“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碧崞鹞挥谒拇◤V漢的三星堆遺址,世人如是評價。
三星堆古遺址分布面積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中國西南地區(qū)發(fā)現的范圍最大、延續(xù)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1986年發(fā)現1、2號“祭祀坑”,出土青銅神像、青銅人像、青銅神樹、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貴文物千余件,多數文物前所未見,揭示了一種全新的青銅文化面貌。1987年考古工作者提出“三星堆文化”命名,推斷其年代相當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際。
6座祭祀坑出土文物500余件
2020年,時隔34年,三星堆遺址再次啟動祭祀坑發(fā)掘。
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進展會在成都舉辦。據了解,考古工作者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發(fā)現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凹漓肟印逼矫婢鶠殚L方形,規(guī)模在3.5平方米至19平方米之間。目前已出土金面具殘片、鳥型金飾片、金箔、眼部有彩繪銅頭像、巨青銅面具、青銅神樹、象牙、精美牙雕殘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此次新發(fā)現的6個“祭祀坑”位于1、2號“祭祀坑”旁。專家認為,目前這8個“祭祀坑”整體構成祭祀區(qū),是古蜀王國專門用來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國泰民安的場所。
這之中,新發(fā)現的半張神秘黃金面具頗為引人注目。
三星堆遺址工作站站長雷雨介紹,目前所發(fā)現的半張黃金面具重量大約為280g,預計完整的總重量應該超過500g,如果能夠完整發(fā)現,這件黃金面具將成為目前國內所發(fā)現的同時期最重的金器。
而此次發(fā)現的這件黃金面具,則為古蜀(下轉第32頁)(上接第30頁)文明中對于金器的崇拜,又增添了一大實證。同時,又帶來了許多等待被揭開的秘密。
“出乎意料的是,此次還出土了一些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青銅器,比如有些青銅尊附著有奇異詭譎的龍或牛的造型?!崩子暾f。
在3號“祭祀坑”,記者看到了坑內鋪滿百余根象牙和上百件青銅器。
就目前的階段性成果而言,已經展示了三星堆高度發(fā)達的物質文明,以及獨特的技術、藝術和精神信仰。
“黑科技”與“豪華陣容”助力
如今的發(fā)掘現場,被大跨度鋼結構大棚覆蓋,里面數個通透的玻璃房子將新發(fā)現的“祭祀坑”罩住。這個裝滿各類設備的考古“發(fā)掘艙”可以控制溫度、濕度,讓人驚嘆不已。
工作人員穿著“防護服”在古蜀國祭祀“圣地”開展“野外”考古,仿佛是在封閉的高科技實驗室工作。在“考古艙”旁設有各種應急文物保護實驗室和庫房,各種先進設備一應俱全。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和高校紛紛加入此次考古發(fā)掘工作。在現場忙碌的,是一個包括文物保護技術、體質人類學、動物學、植物學、環(huán)境學、冶金學、地質學、化學、材料學等在內的多學科交叉創(chuàng)新研究團隊。
正是這樣的齊心聚力,才有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發(fā)現。
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提供實物例證
1929年(也有專家認為是1927年或1931年),四川農民燕道誠干活時,一鋤頭下去,偶然發(fā)現了一坑玉石器,讓“沉睡”數千年的三星堆遺址露出冰山一角,由此揭開了燦爛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
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此發(fā)現1、2號“祭祀坑”,出土文物之精美、風格之詭譎,超出了人們當時的認知范圍。
“三星堆的考古發(fā)現是影響四川考古、中國考古甚至世界考古很重要的發(fā)現?!北本┐髮W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華說。
“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充分體現了古蜀文明、長江文化對中華文明的重要貢獻,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起源和發(fā)展脈絡、燦爛成就的實物例證?!毕嚓P專家表示。
大量珍貴文物的出土,只是考古工作的開始階段。種種謎題的破解、文明傳奇的講述,需要踏踏實實地進行長時間的學術研究、分析。
這是一個“正在進行時”的考古發(fā)掘,每一天,都可能會迎來令人驚喜的新發(fā)現。
(本稿綜合新華社3.21訊、中新社3.21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