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漢江邊的茶樓大都臨水而建。
春滿江南時候,茶樓邊就依著青青的楊柳。柳枝剛剛發(fā)芽,宜遠看。嫩綠的鵝黃色,有“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美。三兩枝嫣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迎風而立,站在江畔,風中隱隱飄逸一縷花香。有一處紫藤,開著淡然的花朵,偎在籬笆墻邊,沉默而寂靜,像徐渭的一幅寫意畫,有著款款的深情。
茶樓上幾把竹椅,幾張小桌,和三兩友人圍坐,來一壺陜南碧綠的清茶。望江水如藍,遠山如黛,相看兩不厭。有時,傍晚時分,天陰沉了,落了細雨,江面就上升起淡淡雨霧,白霧迷茫,漢江就如一條玉帶,繞城而過。江對面的山,就分不清是山還是島嶼了。霧也不像是霧,而更像是云海了。
天氣暖和時,空氣微醺,就從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黃昏。太陽就猶如一丸蛋黃,掛在山頭上。晚霞如一匹綢緞鋪滿江面,半江瑟瑟半江紅。青山依舊,幾度夕陽。水中有幾只白鷺低飛徘徊,飛累了,便停在江邊的沙洲上,一對對悠閑地散步。江心劃過一只小船,船后泛起一層層微瀾。漁人頭戴著斗笠,不急不慌地一下下?lián)u著船槳,夕陽把漁人涂上一層金色,人仿佛游在畫中一般。
作家周作人寫過品茶的文字:“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碧焐珴u漸暗了下來,一彎新月爬上柳梢。茶樓亮起一串串紅燈籠,清風拂面,燈影搖曳,漢江的夜晚有了幾分嫵媚和詩意,你仿佛一腳踏進沈從文夜色迷離的鳳凰小城。江邊有人浣衣,搗衣之聲陣陣回蕩在江畔。漢江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有一女子在茶樓撫琴,水波如鏡,琴聲如訴,流水一般洗過心田。
茶,適宜和三兩故友同品。有時談天說地,有時,不說什么也是好的。夜深了,有了幾分涼意。江心泊著半彎新月,就想起豐子愷先生的一幅畫:“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畫的也是茶樓。竹簾半卷,一彎新月、茶幾、竹椅、茶杯幾盞,就是沒有一個人物,卻有著說不出的意境。仿佛一位大家的文章,懂得取舍、進退,有節(jié)制,更顯得氣象萬千、意味悠長。
……
張潮寫道:“賞花宜對佳人,醉月宜對韻人,映雪宜對高人?!蔽艺f,品茶宜對知己,可以清心暖肺。猶如清風明月入懷,心中之事,只說三分。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3月8日)
賞析
漢江茶樓勝在景色優(yōu)美,勝在情韻優(yōu)雅。端坐茶樓,可觀柳綠、桃紅、梨白,可嗅淡淡的花香,可望漢江似帶,江水如藍,遠山如黛。夕陽西下,景色如畫;月上柳梢,夜色如詩。與三兩故友品茗談天,可得浮生半日閑。文章寫景細膩,如詩如畫。引用前人與茶有關的文、畫、典故入文,使文章增添了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