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燃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茖W校,上海 200093)
印染藝術在中國有著長遠的發(fā)展歷史,凝結著歷代中國人民的生活智慧。在現代社會中,印染藝術的發(fā)展更具規(guī)模,充分利用機器生產。隨著印染技術的提高,人們對印染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不僅體現在圖形設計上,更表現在對印染品的色彩選擇與搭配上。因此,生產者在印染品顏色的選擇上偏向大眾喜愛、符合中國消費者審美習慣的顏色。于是,民俗美術色彩便被大量運用到了現代印染技術中,生產者借鑒民俗美術的色彩美學,將其大量應用于印染過程,制作出顏色絢麗又不失協調性的工藝品?!懊袼酌佬g色彩如何應用在現代印染藝術中?”“怎樣被應用?”是關鍵問題,不僅關乎民俗色彩的特性研究,還與實現民俗色彩和印染藝術的融合有密切關系?!队∪炯夹g》一書針對民俗色彩在現代印染藝術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研究。
《印染藝術》一書共分為14 章。第一章講解印染藝術的基本知識,包括印染工藝的發(fā)展歷程、現狀以及決定印染效果的重要因素,例如染色牢度、染色技術等;第二章講解印染中最重要的一步——染色過程中工作者應掌握的理論知識;第三章講解染料染色的詳細過程,包括每一步的注意事項以及使用技藝;第四章針對活性染料上色過程進行專業(yè)介紹;第五章是如何使用還原染料染色;第六章是酸性染料的上色原理以及上色技巧;第七章到第十四章分別對目前最先進的染料技術分散染料、陽離子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的染色技術進行科普與說明。內容詳細全面,其中對現代印染工藝品中民俗色彩的選擇研究非常深入,不僅說明了被選擇的原因,還研究了被應用于染印過程的表現。
首先,現代印染對民俗色彩的偏愛與選擇由民俗色彩本身具有的特征決定。民俗色彩具有如下特點:(1)意向性,指色彩反映出的民族主觀意向。我國人口眾多,由不同的民族組成,具有文化多樣性。每個民族由于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環(huán)境,有著不一樣的文化選擇,其中民俗文化就是最能體現民族主觀意向的文化形式之一,民俗文化的色彩選擇有著深刻的歷史、政治、審美傳統等原因。例如中國人喜歡紅色,認為紅色代表紅火、喜慶和勃發(fā)的生命力,因此在中國服裝市場中,紅色是一種主流色,逐漸成為國際時裝品牌上中國服飾的代表色。印染工藝中出現紅色也是民俗色彩意向性引導的結果之一。意向性反映了某一人群的固定思維,因此能夠幫助生產者們快速把握色彩選擇,將其應用于生產;(2)裝飾性。民俗色彩自誕生起就具備一定的裝飾作用,無論在家具、服飾還是房屋設計中的應用,都體現人們對自我生活裝點修飾的意向。民俗色彩一定程度上具備大眾與樸素兩種特點。民俗色彩在現代印染中的應用便是將這種樸素性與大眾性進行融合,印染不僅能將民俗色彩的大眾性體現到最佳程度,更能通過對幾種顏色的混搭實現樸素性的改進與質變,形成另外一種色彩效果,達到更意想不到的裝飾作用;(3)象征性。民俗色彩具有象征性,比如紅色代表喜慶;黑色則代表莊重、肅穆,多用于喪事;白色代表純潔,也代表對逝者的懷念與追悼,因此也常用于喪事。不同顏色有不同的情緒色彩,這便是民俗色彩的象征性。
其次,民俗美術色彩在現代印染中的應用細致、豐富,充滿技術感。大致分為兩種類型:(1)以現代色彩為主要色彩,以民俗色彩為修飾色彩的印染思維。這不僅能夠發(fā)揮現代色彩引人注目的功能,使作品具有現代氣息,還能夠使民俗色彩發(fā)揮作用,為作品增添文化氣息與歷史感。如此搭配,民俗色彩與現代色彩相得益彰卻不互相排斥,使作品兼具時尚感與質樸感;(2)運用抽象思維將民俗色彩融入印染工藝中。許多設計師在設計印染產品時,不愿只做簡單的色彩組合,更希望通過一種隱含的方式展現民俗色彩,從而達到不顯山不露水的效果,這恰好能與民俗色彩的質樸風格相呼應。撇絲和平涂是我國傳統印染工藝常見的兩種基本扎染方式,如今已被逐漸完善的機器化扎染手法代替,但將這兩種傳統手法與民俗色彩的運用結合起來,能夠更婉轉地體現民俗色彩的美感,使整個設計作品更精致,這便是抽象式地應用民俗色彩。
綜上所述,民俗色彩在現代印染中的應用是由民族審美決定的,體現民族文化日積月累積淀下來的審美傳統與審美心理。民俗色彩應用于印染藝術需要設計師們大膽創(chuàng)新、精心求變,將民俗文化與現代文化更好地融合?!队∪炯夹g》一書不僅對民俗色彩在現代印染中的應用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進行深層次的分析,還對目前我國印染技術中民俗色彩應用的主要方式進行細致闡發(fā),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