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盈,田 甜,李嘉雯
鄭州大學河南省腫瘤醫(yī)院婦瘤科,河南 鄭州 450008
子宮內(nèi)膜癌(EC)作為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僅次于宮頸癌,近幾年有逐年升高趨勢[1]。研究發(fā)現(xiàn),淋巴結轉移是EC 主要轉移途徑,因此淋巴結轉移是判斷治療EC 預后比較重要的一個指標,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患者的復發(fā)率可達到近60%,而5 年生存率不足40%[2-3]。但是,若未合并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則五年生存率可達到80%以上,因此,針對EC 伴腎血管水平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患者,應予以淋巴結清掃術(LND)治療[4]。盡管腹腔鏡輔助下手術治療在EC 患者中成熟開展起來,但是關于腹腔鏡下LND手術治療的護理研究還比較缺乏,有必要深入探究。為了進一步探討EC 患者用腹腔鏡腎血管水平腹主動脈旁LND 的圍術期護理方法與效果,選擇鄭州大學河南省腫瘤醫(yī)院2017 年5 月—2020 年5月收治的8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鄭州大學河南省腫瘤醫(yī)院2017 年5 月—2020 年5月收治的EC 患者80 例進行研究,采取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40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58.5±2.5)歲;病程3個月~3 年,平均(14.8±2.5)個月。觀察組,年齡40~75 歲,平均年齡(58.7±2.3)歲;病程2 個月~3 年,平均(14.3±2.3)個月。兩組患者年齡與病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有先整臨床資料,臨床表現(xiàn)、影像學檢查確診滿足EC 標準,伴有腎血管水平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簽署知情同意書,有手術指征。排除標準:依從性差,合并嚴重心肝腎病變,妊娠期或哺乳期,嚴重精神疾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等患者。
1.3.1 手術方法:均實施LND:氣管插管靜脈全身麻醉,在臍上3 cm處穿刺并置入30°鏡體,取40°頭低腳高位,在下腹中線處置入5 mm trocar,同時在左右髂窩置入10 mm及5 mm trocar,必要時可在左側臍部上處再置入5 mm trocar。臍上trocar 用于放置三葉扇形鉗撥擋腸管,將下腹中線5 mm trocar 擴大到10 mm 并置入腹腔鏡,右邊髂窩trocar上10 cm 處增加5 mm trocar。淋巴結清掃范圍自腹主動脈分叉處到左腎靜脈水平處,順著右髂總動脈將后腹膜打開,將腹主動脈徹底暴露出來,以三葉扇形鉗將十二指腸推開,與此同時上抬,明確雙側輸尿管及生殖血管,并向外推,將兩側腰大肌顯露出來。繼續(xù)顯露下腔靜脈,腸系膜下動脈及做深靜脈。清掃腹主動脈與下腔靜脈表面中間與兩側淋巴結,裝袋取出并及時送檢。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完成后,再對對側進行操作處理。
1.3.2 護理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告知疾病相關知識,解釋手術方法與配合事宜,告知術后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則予以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主要有如下措施:(1)心理疏導:相比正常女性,子宮內(nèi)膜癌患者在生理、心理、經(jīng)濟、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壓力更大,尤其是恐懼心理十分嚴重,擔心疾病威脅生命安全,而不良的心理情緒會經(jīng)下丘腦及氣控制的分泌激素會影響免疫功能,導致免疫力與抵抗力下降,從而降低手術耐受度。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與LND 手術是治療EC 常用手術,也是婦科大型的手術類型,會摘除生殖器、喪失生育能力,術后性生活質量下降,患者難以接受,為此必須做好心理疏導。向患者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優(yōu)勢,告知手術醫(yī)師的業(yè)務水平、經(jīng)驗,同時用院內(nèi)成功案例進行親身說教,盡量緩解或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促使她們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與護理。(2)備皮:術前1 d,常規(guī)備皮,注意動作輕柔,檢查術區(qū)的皮膚完整性,尤其是臍孔清潔,先以消毒棉簽蘸取液體濕潤臍孔,間隔3~5 min 后用干棉簽擦拭干凈,然后用生理鹽水清洗及擦干,選擇75%酒精消毒。操作期間動作輕柔,避免損傷導致繼發(fā)性感染。(3)陰道準備與胃腸道準備:對于未停經(jīng)患者,手術應避開經(jīng)期,陰道出血淋漓不凈,可予以抗炎止血。術前3 d,選擇0.5%碘伏沖洗陰道與尿道,避免細菌上行性感染,影響術后愈合。術前3 d 進食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渣少的食物,忌油膩、辛辣食物。術前1 d,22:00 后禁飲禁食。(4)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腹主動脈旁LND 術有一定的潛在風險,比如大血管損傷,嚴重情況會威脅生命安全。為此,術后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詳細做好護理記錄。對腹腔引流管的引流情況進行觀察,注意引流液的性質、量,維持暢通,若有出血、腸漏、尿漏等情況發(fā)生,及時處理。腹腔鏡手術視野有限,部分患者腫瘤組織浸潤后和周圍組織粘連較重,手術剝離會損傷周圍的血管、腸腔等,導致腹腔出血等并發(fā)癥。為此,應積極做好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并上報,協(xié)助處理。(5)飲食指導:婦科手術雖然不涉及腸道,但因麻醉藥物、手術期間腹腔及相關臟器牽拉等,可能對胃腸道功能有影響。為此,術后6 h,若患者無惡心嘔吐、神志清晰,選擇半流質飲食,排便恢復后可改為普通飲食,使患者盡快恢復固體飲食,從而改善營養(yǎng),加速恢復。
比較兩組清掃時間、清掃淋巴結數(shù)目、手術出血量、手術并發(fā)癥、術后肛門恢復排氣時間、置管時間、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率。
護理滿意率用院內(nèi)問卷調(diào)查,問卷滿分100 分,包括滿意90 分以上、一般70~90 分、不滿意不足70 分,護理滿意率=滿意率+一般率。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淋巴結清掃時間、清掃淋巴結數(shù)目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手術出血量更少、術后肛門恢復排氣時間、置管時間、住院時間更短,與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與術后指標對比
觀察組無大血管損傷,但有1 例發(fā)熱,并發(fā)癥率為2.50%,對照組有3 例大血管損傷、4 例發(fā)熱,并發(fā)癥率為17.50%,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更高,與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率對比 例(%)
EC 作為常見婦科疾病,部分患者伴有淋巴結轉移現(xiàn)象,其中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是常見情況。腹腔鏡手術子宮切除術治療EC是常用方案,有一定的效果,但對于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患者,應配合LND術治療,才能改善預后,避免復發(fā)[5]。腹主動脈旁LND 術治療EC 也是手術病理分期主要組成,LND的應用可為EC準確分期與預后評估制定精準的術后輔助治療策略,從而改善她們的生存質量[6-7]。盡管當前腹主動脈旁LND 術在全球婦科腫瘤專家中基本達成了共識,但在我國這種技術還不太成熟,尤其是一些基層醫(yī)院,婦科醫(yī)生對這種手術技術還無法熟練掌握[8]。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預后,還要做好護理干預。
本次就收治的80 例EC 患者分組研究,兩組均用腎血管水平腹主動脈旁腹腔鏡LND 治療,對照組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用圍術期綜合護理,結果發(fā)現(xiàn)兩組淋巴結清掃時間、清掃淋巴結數(shù)目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手術出血量更少、手術并發(fā)癥率更低,術后肛門恢復排氣時間、置管時間、住院時間更短,護理滿意率更高。綜合護理干預可兼顧方方面面,包括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會功能等,進而促進患者身心均得到明顯改善,從而提高預后[9]。在護理期間,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現(xiàn)象,從而針對性處理;因患者留置導尿管,為此要隨時觀察置管情況,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維持尿管暢通;積極做好患者的飲食管理,盡量提高她們的身體抵抗力與免疫力,從而改善機體營養(yǎng)狀況,提高預后;了解患者的情緒變化,尤其是對疾病擔心、對手術治療擔憂等,都可能導致她們喪失治療信心,為此要做好心理干預,及時緩解或消除她們的負面情緒,使她們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與護理,提高治療信心[10-11]。此外,出院后做好指導,要求患者定期回院復查,若有陰道出血,則叮囑她們及時回院檢查,查明原因,并針對性處理。
綜上所述,EC 患者應用腎血管水平腹主動脈旁腹腔鏡LND治療,做好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可進一步減少出血與并發(fā)癥,縮短術后恢復時間,促進患者對護理更滿意,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