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四清, 吳 楊, 羅 瓊
1.海軍特勤療養(yǎng)中心第三療養(yǎng)區(qū) 門診部,山東 青島 266071;2.解放軍第九二一醫(yī)院 腎內科,湖南 長沙 410003;3.長沙市岳麓區(qū)婦幼保健所,湖南 長沙410006
隨著我國慢性病逐漸向低齡化發(fā)展,慢性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備孕夫妻的健康情況可能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及孕產婦的安全[1-2],因此對孕前人群的CKD患病情況調查十分必要。目前,我國已有不少關于CKD的流行病學調查,但對孕前人群的針對性流行病學調查較少。本研究通過調查2018年長沙市岳麓區(qū)參加國家優(yōu)生孕前檢查人群體檢結果,以了解該區(qū)域孕前人群CKD患病情況及相關危險因素?,F(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長沙市岳麓區(qū)2018年1—12月參加國家孕前優(yōu)生體檢人群3 408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腎損傷≥3個月。排除標準:嚴重心力衰竭、嚴重感染、惡性腫瘤、近期手術或有輸血史者。根據(jù)性別不同將其分為男性組與女性組,每組各1 704例。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收集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尿酸(uric acid,U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xiàn)BG)等。血尿的診斷:排除月經期女性樣本后,采用試紙法檢測尿潛血,采用顯微鏡計數(shù)尿沉渣紅細胞。尿潛血>1+或鏡檢平均每個高倍視野中紅細胞數(shù)>3個為陽性。尿蛋白≥1+,定性為蛋白尿陽性。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比較兩組單純蛋白尿、單純血尿、蛋白尿合并血尿、估算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下降及CKD患病率。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年齡、DBP、T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性組BMI、SBP、BUN、Scr、FBG、TC均低于女性組,UA、eGFR高于女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同疾病患病率比較 兩組單純蛋白尿、蛋白尿合并血尿、eGFR下降、CKD檢出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性組單純血尿檢出率顯著低于女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女性、年齡、高尿酸血癥、高脂血癥均為影響CKD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隨著社會經濟和生活水平的快速發(fā)展與改善,CK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3]。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CKD并及時干預,對延緩CKD進展至關重要。本研究納入的研究對象均為孕前人群,年齡主要分布在30歲左右,低于湖南省及全國CKD調查的平均年齡。年齡作為不可調控因素,為CKD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4-7]。強化年齡分段管理,加強中老年人群CKD患者管理,有利于CKD的預防及治療,追蹤隨訪檢查異常孕前人群,必要時采取干預措施,有利于延緩CKD的進展,改善生存質量。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表2 兩組不同疾病患病率比較/例(百分率/%)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CKD患病率的差異可能與地理位置、生活習慣、環(huán)境相關,但需要更多的調查研究證實。本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年齡、高尿酸血癥、高脂血癥均為影響CKD的危險因素(P<0.05)。性別及年齡作為不可控因素,無法進行一級預防,但后兩種危險因素作為可調控因素,可進行早期干預及預防。高尿酸血癥可能通過以下機制影響腎:氧化應激;誘發(fā)炎癥反應;血流動力學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的激活;抑制上皮細胞—間充質轉化和一氧化氮合酶產生[8]。相關研究表明,高脂血癥引起的腎損害主要表現(xiàn)在蛋白尿[9-10]。因此,健康飲食、生活習慣的改善及早期疾病的干預對CKD的發(fā)生及進展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廣泛開展孕前優(yōu)生人群的定期篩查及隨訪工作,對CKD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