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展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云南 曲靖 655000)
本文擬建道路為城市次干路,標準路幅寬度為24m,設計速度為30km/h,橋墩距離道路外邊線為14m。受道路標高的控制,需對橋下開展回填處理,最大回填高度約12m,道路建成后與橋梁路面間高差約14m。現(xiàn)狀橋墩為雙墩結構,墩間距10.5m,橋墩直徑2.5m,采用C30鋼筋混凝土護筒防護,壁厚50cm,護筒與橋墩間的安全距離為50cm。
有限元分析是指將研究對象分散成一定數(shù)量的單元,每個單元之間是互相聯(lián)系的,可以將其看作由一定數(shù)量的單元構成的整體,通過整體分析各單元得出工程所需的研究結果。巖土工程常用的有限元分析軟件較多,本文選取Midas GTS三維數(shù)值有限元軟件分析鋼、鋼筋混凝土護筒的變形及受力。
本文選取常用的鋼筋混凝土護筒及鋼護筒展開對比分析。對于護筒與橋墩間的安全距離取值,通過查閱相關工程案例,得知安全凈距最大為80cm、最小為50cm,暫選50cm安全凈距作為護筒有限元分析的前提條件。
對比分析圓形護筒,有限元模型的圓形結構通常采用由直代曲的形式建立。若護筒各單元劃分尺寸太大,易造成計算結果與工程實際不符,影響分析判斷;若單元尺寸較小,則易造成數(shù)據(jù)過大,影響研究進度。此處選取護筒單元為1m作為單元劃分標準。
表1 模型參數(shù)取值表
對于鋼、鋼筋混凝土護筒、橋墩采用線彈性本構模型,其余巖土材料均采用摩爾-庫倫本構模型,相關材料參數(shù)如表1所示。
圖1 有限元分析模型
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如圖1所示。護筒防護下的新建路基回填模擬可以大致分為初始位移清零、護筒施工和路基分層填筑(護筒施工2m后填筑一次)三個步驟。
本文選取橋墩直徑為1.5m,路基回填高度為5m、8m和12m,在其余工況相同的前提下,對比分析鋼筋混凝土護筒和鋼護筒的位移及應力。
當鋼筋混凝土護筒壁厚為20cm時,各填土高度(從左到右為5m、8m和12m)下護筒產(chǎn)生的位移及應力分布情況如圖2、圖3所示。
由圖2、圖3可知,填土越高對護筒產(chǎn)生的水平位移、應力越大。當路基回填高度為12m時,鋼筋混凝土護筒(壁厚20cm)的最大水平位移為2.2cm,小于標準要求5cm,最大應力為23.1MPa,已大于其抗壓強度設計值14.3MPa,因此壁厚20cm不能滿足工程要求。
當鋼護筒壁厚為2.4cm時,各填土高度(從左到右為5m、8m、12m)下護筒產(chǎn)生的位移及應力分布情況如圖4、圖5所示。
由圖4、圖5可知,當路基回填高度為12m時,鋼護筒(壁厚2.4cm)的最大水平位移為2.3cm,小于標準要求5cm,最大應力為201.5MPa,小于鋼材強度設計值215MPa,護筒位移和應力均滿足工程需求。
圖2 護筒位移云圖
圖3 護筒應力云圖
通過對比分析圖2~圖5可知,當填土高度為12m時,兩種材料護筒所產(chǎn)生的最大水平位移為2.4cm和2.3cm,相差不大;護筒產(chǎn)生的應力差異較大,鋼筋混凝土護筒最大應力已超過材料設計值。因此,橋墩護筒防護應優(yōu)先采用鋼護筒結構。
當路基回填土高度為5m~12m時,各壁厚下鋼筋混凝土護筒產(chǎn)生的最大水平位移及應力如圖6、圖7所示。
由圖6、圖7可知,當橋下路基回填高度小于等于8m時,鋼筋混凝土護筒最小厚度為20cm;當橋下路基回填高度8m<h≤11m時,鋼筋混凝土護筒最小厚度為30cm;當橋下路基回填高度小于11m<h≤12m時,鋼筋混凝土護筒最小厚度為40cm;護筒與橋墩間的最小安全距離為10cm。
圖4 護筒位移云圖
圖5 護筒應力云圖
當路基回填土高度為5m~12m時,各壁厚下鋼護筒產(chǎn)生的最大水平位移及應力如圖8、圖9所示。
由圖8、圖9可知,當橋下路基回填高度小于等于8m時,鋼護筒最小厚度為6mm;當橋下路基回填高度8m<h≤11m時,鋼護筒最小厚度為18mm;當橋下路基回填高度小于11m<h≤12m時,鋼筋混凝土護筒最小厚度為24mm;護筒與橋墩間的最小安全距離為30cm。
本文所依托項目回填土高度為12m,采用50cm鋼筋混凝土防護。根據(jù)上述分析得出,鋼筋混凝土護筒壁厚40cm即可滿足工程所需,當壁厚為40cm時護筒最大水平位移為4.2cm,最大應力為6.4MPa,均滿足規(guī)范控制標準。
圖6 不同壁厚最大位移(鋼筋混凝土護筒)
圖7 不同壁厚最大應力(鋼筋混凝土護筒)
圖8 不同壁厚最大位移(鋼護筒)
圖9 不同壁厚最大應力(鋼護筒)
本文結合工程示例,通過有限元分析軟件,對比分析兩種材料護筒得出3項結論。
路基回填越高,對護筒產(chǎn)生的影響越大。鋼筋混凝土結構抵抗位移能力強,但承載能力稍遜于鋼結構,橋墩護筒防護應優(yōu)先選取鋼護筒,對于護筒位移控制要求較高的情況下建議選取鋼筋混凝土護筒。
針對不同路基回填高度的護筒防護,應結合護筒位移及應力影響,根據(jù)回填高度選取相應的護筒最小壁厚,確保工程經(jīng)濟、可靠,不應盲目增加壁厚保障工程安全。
不同的護筒材料,其抵抗位移的情況有所不同,應根據(jù)材料的特征選取最優(yōu)護筒-橋墩安全保護凈距,在節(jié)約造價的同時縮短工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