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哲涵
例文展示
“陪伴是最好的禮物?!北局惆楹⒆拥某踔?,不少家長選擇陪讀。這背后,體現(xiàn)的是全社會對教育的重視。
這一代奉行“書包翻身”的家長,拎起孩子的書包,走上陪讀之路。他們承擔雙份的辛苦,只為每天能給孩子一句暖心的叮囑。而我以為:“陪伴”,絕不僅僅是“陪讀”。
每一位陪讀的家長,都是為了孩子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捎袝r卻會起反向作用。當工作一天的家長拖著疲憊的身體堅持接送你,他們的情緒也會影響你——陪讀家長與子女的爭吵并不罕見。假若“陪讀”真的是解決孩子身心問題的關鍵一著,那與陪讀等一起提高的青少年心理疾病等為何一直居高不下?
“陪讀”只是一種最淺層的手段,治標不治本。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jié)合,才是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治本之策。
衡水中學的名聲響徹整個教育界,從衡中走出的國家棟梁數(shù)不勝數(shù)。在全面軍事化管理的教育體制下,那些沒有人陪讀的孩子在獨自學習、生活階段培養(yǎng)出的是可用一生的好品質(zhì)?!昂T貴子”劉媛媛寒窗苦讀,獨自一人向命運絕地反擊。由此可見,陪讀并非成長的關鍵因素。
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不一定表現(xiàn)為“陪讀”。真正的陪伴,不是地理距離的遠近,而是心靈的依托與鼓勵。家長的適時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凹摇保瑧撌俏覀兠總€人心靈最深處的避風港。
陪讀現(xiàn)象的普遍,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家長對孩子們的普遍希望,他們渴望孩子金榜題名,實現(xiàn)人生的轉(zhuǎn)型。在這樣的期許下,“成功”很可能壓倒“成長”。教育的功能,從“認識你自己”,常常被強加為“階層躍升”。受陪讀家長的影響,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有所下降。我們思考的,只是“考一所什么樣的大學”,而非為成“一個什么樣的人”。
德國教育家卡西奧爾多曾說:“教育的真正意義,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蔽覀儾环裾J“陪讀”這種家長表達愛的方式,但我們始終強調(diào)心靈上的陪伴往往比陪讀來得更重要。
當我們回望“陪讀”的初衷,才發(fā)現(xiàn)教育無關方式,家人之愛也無關形式,靈魂的塑造才是家庭教育的最本質(zhì)精神內(nèi)核。
結(jié)語
其實,作文要想走向深刻,歸根結(jié)底可從以下四方面入手。1.是什么?要揭示文題本質(zhì)。概念是思維的細胞,對概念透徹、深入的理解有助于我們形成判斷,準確立意,并且使議論更明確、集中、深刻。很多時候我們寫作膚淺,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對概念的理解不深入、不豐厚。2.為什么?多元歸因問題。分析時要從具體的問題、具體的事實出發(fā),選擇具體的分析方法,避免教條化、標簽化,要言之有物,持之有故。分析的方法要多樣化。不能滿足于自說自話,文章要呈現(xiàn)出清晰層次。3.怎么辦?文章不停留于理論解讀,要著重闡釋解決問題的方法??蛇\用反復追問、樹立假想敵等手法讓觀點更豐滿。4.會怎樣?可以解讀材料核心價值屬性及其主要影響,將視線拉遠、將角度墊高,深刻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