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景, 劉 媛, 李健榮, 楊明進, 方秋香, 許秀琴,劉立峰, 姬宇翔, 李存保
(1.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總站,寧夏 銀川 750001;2.平羅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寧夏 平羅 753400;3.青銅峽市農(nóng)業(yè)技術和農(nóng)機推廣服務中心,寧夏 青銅峽 751600)
保墑旱直播是省工、節(jié)水、易機械化種植的新型水稻栽培方式,近年來該技術在寧夏進行了大面積推廣應用。旱直播稻田干濕交替,較適宜雜草生長,控制雜草發(fā)生是奪取高產(chǎn)的關鍵[1]。由于雜草防控方法單一、施藥技術不到位、雜草抗藥性增強、除草劑藥效降低等原因造成了寧夏大面積稻田,特別是銀北地區(qū),除草效果不佳,還常因過量用藥而對水稻造成藥害,影響產(chǎn)量[2-3]。因此,篩選出適合寧夏保墑旱直播栽培模式需求的安全、有效、經(jīng)濟的莖葉除草劑成為了當務之急。氯氟吡啶酯是陶氏益農(nóng)2018 年新開發(fā)的一種除草劑,殺草譜廣,對環(huán)境友好。本試驗選用6 種除草劑處理組合與1 種單劑處理于2019年在寧夏青銅峽市和平羅縣開展了稻田雜草的防效和安全性評價研究,以期為水稻保墑旱直播田莖葉除草提供依據(jù),促進農(nóng)藥減量。
試驗點1 設在青銅峽市大壩鎮(zhèn)中灘村2 隊,該地是水稻生產(chǎn)水平較高的地區(qū),實行稻旱輪作種植;試驗點2 設在平羅縣姚伏鎮(zhèn)小店子6 隊。試驗地土壤類型一致,肥力水平均一,地勢平坦。兩地田間雜草主要有稗草 Echinochloa crusgali(Linn.)Beauv、三棱草 Scirpus planiculmis Fr.Schmidt、打碗花 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藜 Chenopodium album Linn、風花菜 Rorippa globosa(Turcz.)Hayek、野西瓜Hibiscus trionum Linn.、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Rottb.) C. B. Clarke、 地 錦 Euphorbia humifusa Willd、馬齒莧 Portulaca oleracea Linn、萹蓄 Polygonum aviculare Linn、野苜蓿 Medicago falcata Linn 等。試驗地土壤類型為灌淤土,肥力水平較高。
除草劑品種為34%敵稗乳油(鶴崗市英力農(nóng)化有限公司);美豐千稗凈,25%氰氟草酯水乳劑(美豐農(nóng)化有限公司);30.6%嘧肟·丙草胺(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15%氰氟草酯乳油(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10%噁唑·氰氟乳油(美國富美實公司);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江蘇富田農(nóng)化有限公司);3%氯氟吡啶酯乳油(陶氏益農(nóng)公司);激健農(nóng)藥減量助劑(四川蜀峰作物科學有限公司)。
試驗設7 個處理:處理Ⅰ,34%敵稗EC 300 mL/667 m2+25%氰氟草酯EW 200 mL/667 m2;處理Ⅱ,34%敵稗EC 300 mL/667 m2+30.6%嘧肟·丙草胺EC 100 mL/667 m2;處理Ⅲ,34%敵稗EC 300 mL/667 m2+10%氰氟·噁唑酰草胺EC150 mL/667 m2;處理Ⅳ,34%敵稗EC 300 mL/667 m2+5%五氟磺草胺OD 60 mL/667 m2;處理Ⅴ,5%五氟磺草胺OD 60 mL/667 m2+25%氰氟草酯EW 200 mL/667 m2;處理Ⅵ,25%氰氟草酯EW 200 mL/667 m2+激健20 mL/667 m2;處理Ⅶ,3%氯氟吡啶酯EC 30 mL/667 m2;另設噴施清水作為對照。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每個處理重復3 次,小區(qū)面積60.48 m2。各處理小區(qū)筑埂覆膜,分別開設單獨的進、出水口實行單灌單排,防止串灌。試驗田前期各處理小區(qū)不進行土壤封閉。田間采取統(tǒng)一措施進行水肥管理,水稻三葉一心期采用背負式噴霧器對莖葉均勻噴霧,且確保莖葉處理施藥時雜草2/3 露出水面,藥后保持3~5 cm 淺水層 7 d 以上。
1.4.1 安全性調(diào)查 采用目測法,施藥后7 d 觀察水稻是否有黃化、生長受抑制等癥狀。
1.4.2 除草防效調(diào)查 采用五點取樣法,每點為0.25 m2,施藥后分15 、30 d 調(diào)查樣點內(nèi)雜草株數(shù),計算株防效。使用SPSS 19.0 Duncan 新復極差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株防效計算公式:防治效果(%)=(CK-PT)/CK×100。式中:PT 為處理區(qū)殘存雜草數(shù);CK 為空白對照區(qū)活草數(shù)。
1.4.3 產(chǎn)量調(diào)查采用實測方法測定產(chǎn)量,每小區(qū)對角線選5 點,每點1 m2,實收實測,產(chǎn)量單位折算成kg/667 m2。
通過觀察,7 種處理均對水稻幼苗安全,不影響其生長發(fā)育,沒有發(fā)生藥害。
由表1 可知,不同除草劑處理對雜草均有一定防效,不同試驗點稻田雜草基數(shù)雖然不同,但各處理藥劑對雜草防效表現(xiàn)較為一致。
青銅峽市試驗點,藥后15 d,各處理株防效較高且差異不顯著,其中防效最好的為處理Ⅱ,防效為95.44%;其次為處理Ⅰ和處理Ⅲ,防效分別為93.18%和92.79%;處理Ⅳ、處理Ⅴ和處理Ⅵ防效相對較低,防效分別為86.81%、89.1%和85.49%;處理Ⅶ防效最差,為79.41%。藥后30 d 防效與藥后15 d 基本一致,其中處理Ⅰ防效最高,達到了99.00%;其次為處理Ⅱ、處理Ⅲ、處理Ⅳ,防效均在93%以上;處理Ⅴ、Ⅵ、Ⅶ防效較低,為85.82%~88.84%,各處理間無顯著性差異。
表1 不同藥劑處理藥后15 、30 d 雜草防除效果
平羅縣試驗點,藥后15 d 與藥后30 d 株防效基本一致。處理Ⅰ和處理Ⅵ藥后15 d 和藥后30 d防效最高,均在92%以上,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其次為處理Ⅲ和處理Ⅴ,防效均在90%左右;處理Ⅳ和處理Ⅶ防效較低,均在80%左右;處理Ⅱ防效最差,為60%左右,有待進一步驗證。
綜上所述,針對稻田抗藥性雜草,處理Ⅰ效果最好,經(jīng)兩地田間試驗,藥后15 d 和藥后30 d 的防效均達92%以上;處理Ⅵ,對稻田雜草的防效為85%~95%,且農(nóng)藥用量少,是很好的莖葉處理藥劑。
根據(jù)實測產(chǎn)量(表2),各處理的產(chǎn)量與對照相比顯著增加。青銅峽市試驗點產(chǎn)量較高的為處理Ⅰ(629.16 kg/667 m2)和處理Ⅱ(625.33 kg/667 m2),分別增產(chǎn)46.27%和45.38%,其余各處理的產(chǎn)量為529.34~608.65 kg/667 m2,差異不顯著,增產(chǎn)23.06%~41.50%,與對照間存在顯著性差異。
平羅縣試驗點產(chǎn)量較高的為處理Ⅵ(648.7 kg/667 m2)、處理Ⅰ(640.2 kg/667 m2)和處理Ⅲ(631.8 kg/667 m2),顯著高于其他藥劑處理,分別增產(chǎn)43.50%、41.62%和39.76%;其次為處理Ⅴ(579.3 kg/667 m2) 和處理Ⅳ (569.1 kg/667 m2),增產(chǎn)28.14%和25.89%;處理Ⅶ和處理Ⅱ分別增產(chǎn)22.44%和18.54%,與對照間存在顯著性差異。
綜上所述,兩地田間試驗中處理Ⅰ產(chǎn)量均較高,增產(chǎn)均在41%以上;其次為處理Ⅲ,增產(chǎn)均在39%以上,增產(chǎn)效果顯著。
通過7 種莖葉除草劑處理用于水稻田苗后除草試驗,發(fā)現(xiàn)各處理水稻出苗未受影響。在寧夏兩地驗證各除草劑處理對稻田雜草的防效,結果表明:34%敵稗EC 300 mL/667 m2+25%氰氟草酯EW 200 mL/667 m2、34%敵稗 EC 300 mL/667 m2+10%氰氟·噁唑酰草胺EC 150 mL/667 m2、5%五氟磺草胺OD 60 mL/667 m2+25%氰氟草酯EW 200 mL/667 m2、25%氰氟草酯EW 200 mL/667 m2+激健20 mL/667 m2在藥后 15 、30 d 防效均較高,均在 85%以上;34%敵稗EC 300 mL/667 m2+30.6%嘧肟·丙草胺 EC 100 mL/667 m2和 34% 敵稗 EC 300 mL/667 m2+5%五氟磺草胺OD 60 mL/667 m2在平羅縣試驗點的防效低于青銅峽試驗點,效果有待進一步驗證。3%氯氟吡啶酯EC 30 mL/667 m2防效最差,兩地試驗防效均在80%左右。根據(jù)兩地田間試驗,發(fā)現(xiàn)各處理均可提高水稻產(chǎn)量,增產(chǎn)22.44%~46.27%。對安全性、防效、產(chǎn)量、農(nóng)藥減量等因素進行綜合比較,34%敵稗EC 300 mL/667 m2+25%氰氟草酯EW 200 mL/667 m2、25%氰氟草酯EW 200 mL/667 m2+激健 20 mL/667 m2、25%氰氟草酯EW 200 mL/667 m2+激健20 mL/667 m2是最好的除草劑處理組合,可大面積推廣使用。
表2 不同藥劑處理對直播稻產(chǎn)量的影響
朱玉恩等[4]報道34%敵稗乳油9 000 mL/hm2單獨使用對寧夏稗草防效較低,本試驗選用敵稗與氰氟草酯、嘧肟·丙草胺氰氟草酯、氰氟·噁唑酰草胺和五氟磺草胺混用,對稻田雜草防效顯著提高,且農(nóng)藥使用量降低。劉興林等[5]指出除草劑混用在延長藥劑持效期、降低對作物藥害及延緩雜草抗性的發(fā)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試驗選用上述敵稗、氰氟草酯與五氟磺草胺等除草劑混用,結果顯示各處理對直播稻田雜草防效較高,有助于降低雜草的抗藥性。激健是一種高效農(nóng)藥助劑,除草劑中添加一定量的激健在提高農(nóng)藥使用效果、降低農(nóng)藥用量的基礎上,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6]。據(jù)報道,氰氟草酯尤其適用于直播稻田[7],本試驗中設計處理25%氰氟草酯EW 200 mL/667 m2+激健20 mL/667 m2,對稻田雜草防效在85%~95%,且增產(chǎn)27%~43%,與5%五氟磺草胺OD 60 mL/667 m2+25%氰氟草酯EW 200 mL/667 m2相比,農(nóng)藥減少23%,實現(xiàn)了農(nóng)藥減量增效。氯氟吡啶酯殺草譜較廣,對稗草、稻稗等禾本科雜草和異型莎草等莎草科雜草防效較好,對藜、水莧菜、野慈姑等闊葉雜草防效出眾,且對環(huán)境友好,對激素類除草劑也未產(chǎn)生交互抗性,能配置成多種劑型,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稻田除草劑[7]。本試驗中3%氯氟吡啶酯EC 處理用量僅為30 mL/667 m2,達到了80%左右的防效,今后可進一步驗證與其他除草劑混用的除草效果,以提高防效、促進農(nóng)藥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