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山山
周末的晚上,應(yīng)朋友之邀去看京劇《楊門女將》。
一個不懂京劇的人架起勢去看京劇,肯定是有原因的,其一,附庸風(fēng)雅;其二,懷想逝去的青春。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當兵時,在軍區(qū)通信總站四營一連,我們連住在某野戰(zhàn)軍大院里。于是就有了雙重領(lǐng)導(dǎo),軍里也管我們。管的一個具體標志,就是要我們參加軍里的集體活動,比如看《楊門女將》。
第一次看時,多少有些新鮮,第二次看時,有些不耐煩了,第三次看時,覺得好難熬,第四次、第五次就憤怒了,大家一起叫:怎么又是《楊門女將》?。∧阆胂胛覀儺敃r也就十七八歲,哪里會喜歡那樣慢慢吞吞的咿咿呀呀的戲文?
因為我們是話務(wù)兵,消息靈通,很快就搞明白了軍里為什么總喜歡放這部片子了,原因很簡單:軍長喜歡。
軍長喜歡,我們就沒了脾氣。
我對這個軍長的印象頗佳。1979年春,該軍上云南前線去打仗,軍長親率。我們守著空空的營院等他們回來。那個期間,我還親自轉(zhuǎn)接過從前線打來的報告噩耗的電話,當時線路不清晰,我在中間幫助傳話,當我告訴后方這邊,某某犧牲了,他那邊的電話叭的一下掉在了地上。
后來他們得勝回營,東方歌舞團前來慰問演出。有個叫遠征的女演員,給大家唱陜北民歌,一首又一首,怎么也下不來。無論她怎么鞠躬謝幕,大家都使勁兒鼓掌不停。遠征大概唱了十幾首了,有些唱不動了,大家仍不放過她。這個時候,我看見前排觀眾席上,站起來一個矮墩墩的人,他轉(zhuǎn)過身,面向大家,我看清了,正是軍長,盡管他的臉色已變得黢黑。他抬起他的兩個粗短的胳膊,張開大巴掌,輕輕向下按了按,頓時,滿場的掌聲倏地消逝,安靜得讓人感動。
這么多年過去了,這一幕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你說這樣的軍長,他喜歡看《楊門女將》,我們能有多大意見?
一晃很多年過去,我認識了該軍長的兒子,我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爸是哪兒人?。克麨槭裁茨敲聪矚g看《楊門女將》?
讓我意外的是,他并不知道他爸爸有此愛好。他們家的孩子從小就很少跟父親在一起。那時,他的父親已經(jīng)去世多年。有些事情,就這樣永遠無法破解了。
可是,這個周末的晚上,當我在隔了幾十年之后再看《楊門女將》時,卻迷惑不已,我怎么對這出戲那么陌生啊,除了記得佘太君掛帥之外,其余全忘了,我只記得是部黑白片,如同我的青春。
(《往事細雨中》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