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利平
文題亮相
請以“路”為題,寫一篇作文。(50分)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內(nèi)容具體,有真情實感;(3)卷面整潔,書寫規(guī)范;(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引導(dǎo)
看到“路”這個字,我們很自然地就能想到它的兩種含義:一是實寫的自然之路,一是虛寫的人生之路。那么,要如何寫,又怎樣去立意呢?
1.寫自然之路,可以寫路的發(fā)展史。如介紹路的形成、發(fā)展、功用等,并展望路的發(fā)展趨勢,可以寫成說明文。也可以寫自己在路上遇到的一些美好的人、事、景、物,或某次走在路上的頓悟等等,可以記敘文或散文的形式來寫,但要注意寫出自己對這條路的感知,進而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
2.寫人生之路,我們的一生會經(jīng)歷各種各樣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有順境,有逆境,順境時應(yīng)當(dāng)居安思危,戒驕戒躁;逆境時必須迎難而上,勇于拼搏。以此為立意,既可以寫散文,又可以寫議論文。
當(dāng)然,除了寫以上說的“實路”或“虛路”外,我們還可以這樣寫——
如:(1)看到一條馬路被修整好幾次,聯(lián)想到城市規(guī)劃不合理,從而生發(fā)議論,要重視城市規(guī)劃的合理性、科學(xué)性。
(2)由在某條路上的見聞引發(fā)出某種感受、看法。
(3)還可以寫“我”與路的關(guān)系,寫出路給“我”的某種啟示。
(4)由馬路分快車道、慢車道、公共汽車道等聯(lián)想到社會要想合理發(fā)展,就必須有一定的秩序。
由此,可歸納出以下幾點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1)由“路”引發(fā)的聯(lián)想,通常起點是“路”,但中心不一定是“路”。
(2)由寫“路”轉(zhuǎn)到寫聯(lián)想的內(nèi)容時,中間的過渡必須合理、自然。
(3)注意處處緊扣“路”來寫。
作文一
路
羅 楠
我走過不同的路,看過不同的風(fēng)景,但大都隨著時間的流逝在記憶中逐漸模糊。然而,上小學(xué)時的那條路,卻一直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學(xué)校在鄰村,如果走大路,要繞很遠,為了趕時間,我們都是走小路。那是一條狹窄的田間小路,途中還有一個高高的陡坡。雖然行走不便,但我們卻很快樂,因為這里有著不一樣的風(fēng)景。
早晨上學(xué),時間早的話,可以慢悠悠地在路上走著;要是時間不多,就一路小跑,至下坡處,做好充足的準(zhǔn)備,然后身體像離弦的箭一樣直往下沖,體驗飛一般的感覺,真是既驚險又刺激。
下午放學(xué)后,就有足夠的時間在路上玩了。
路邊有兩個荷塘。炎熱的夏天,遠遠就能聞到荷花的清香,走近就能看到潔白或粉紅的荷花。荷葉田田,高下相和,疏密有致;荷花或裊娜地開著,或羞澀地打著朵兒,盡情地展現(xiàn)著它們美好的姿容。看著看著,我沉浸在無邊的幸福中,內(nèi)心是從未有過的安寧、愉悅。多年后,讀到《愛蓮說》中的“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才知道自己那時的心境,竟與古人是相契合的。
對于荷花,我們只能靜靜地欣賞,而月季花就不一樣了。水塘邊長了一大叢月季,一年四季盛開著鮮艷的花朵。古人曾為其作詩,“唯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占四時春。”更有“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足見他們對月季的喜愛。我也與他們共情,隨手采下一束,放置瓶中,頓感滿室芬芳。有時,還會把月季花瓣一片片地夾在書頁中,只要一打開書本,就能聞到淡雅的花香。我的童年正是因為有了花兒的陪伴,才顯得格外美好。
回來是上坡,比較費力,爬累了,我們便在一處房檐下歇息。這時,離家近了,也不著急回去。隨手拾起一顆小石子,在地面畫一個棋盤,再找來一些小石子、小樹枝當(dāng)棋子,便開始兩兩對陣,誰輸了可要被罰刮鼻子或在下巴掛“山羊胡”的,真是太有意思了。
后來,村里有了小學(xué),我們再也不用走那條田間小路了,高興的同時又有些悵然,只為那些不能重現(xiàn)的美好。
現(xiàn)在,那條小路早已不復(fù)存在,我也再沒有見過那么美的荷花和月季了,兒時一起讀書的伙伴們也很難像從前一樣聚在一起了。
這一切,都成了我生命中最寶貴的回憶。
(湖南邵東市靈官殿鎮(zhèn)毛荷殿中學(xué))
模擬得分:45分
得分理由:習(xí)作實寫上學(xué)路上的經(jīng)歷,這是一條小路,沒有大路的寬闊平坦,卻有著不一樣的風(fēng)景。習(xí)作通過敘述“我”和小伙伴在路上“觀賞荷花”“采摘月季”“下棋”三件具體的事情,寫出了上學(xué)路上美好的故事,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結(jié)尾很好地表達了自己對童年時光的懷念:唯有美好,才值得留戀;此景不再,才更顯珍視。
失分理由:如果能對“我”的心理描寫再多一些補充,習(xí)作內(nèi)容想必會更加充實。
作文二
路
羅 菁
村里有條大路,我每天上學(xué)都要走,然而,我卻對其中一段感到恐懼。
那段路其實離家不遠。路邊有一個較大的池塘,站在路上,面對池塘,可以看到一條上坡的小道通往遠處的山上。過了池塘,路旁有兩戶依山而建的人家,旁邊不遠處的小山坡上有一個洞,大概是以前的人挖來放東西用的,在馬路上就可以看到洞口。而我的恐懼就來自這個池塘和山洞。
記得某次從學(xué)?;丶遥乙粋€人走在路上,不經(jīng)意間望向那個洞口,突然看到里面有一張紅白相間、像京劇臉譜一樣的臉,我以為見到了“妖魔鬼怪”,嚇了一大跳,從此路過,便再也不敢往里看了。
如果說對山洞的恐懼源于我親眼目睹了未知的讓人害怕的東西,那么,對池塘的恐懼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每次路過池塘,越靠近池塘,我心里就越害怕,總是會想到《聊齋》中的鬼怪,覺得會有“落水鬼”或其他怪物出來把我拉下水;或者從遠處突然吹來一陣妖風(fēng),把我給卷走。即便是在晴朗的白天經(jīng)過此地,心里也是害怕的,一路小跑著離開。如果遇到陰雨天,就更不必說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要是還刮風(fēng)的話,就更覺毛骨悚然。這時,我便懷著“壯士一去兮不復(fù)返”的悲壯氣概,深吸一口氣,飛也似的猛跑過去,直到過了池塘,到了有人家的地方,心才慢慢平靜下來。
或許是因為太害怕的緣故吧,當(dāng)時我都不敢把心中的恐懼說出來,只是一個人默默地承受著,以至于這種可怕的場景時常出現(xiàn)在夢里。
不止于此,我還常常在晚上睡覺前突然想起有關(guān)鬼怪的故事,為此久久不能入睡。但同時也會想起一句俗語——“為人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我對自己說,別怕別怕,只要行得正、坐得端,正氣永存,邪不可犯。這兩種思想在我心里來回翻滾碰撞,最終,正念戰(zhàn)勝了恐懼。再路過池塘?xí)r,我就這樣想,便不再害怕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不斷地成長。對于鬼神,我不再無端地恐懼,而是敬而遠之,做好自己。
(湖南邵東市靈官殿鎮(zhèn)毛荷殿中學(xué))
模擬得分:42分
得分理由:習(xí)作寫的是“我”由路上所見而引發(fā)出的恐懼感受。通過描繪“洞口”“池塘”這兩個地方,寫出了自己恐懼的原因以及恐懼的心理變化過程,最終由無端的恐懼變成敬而遠之。文中的心理描寫十分生動、形象。結(jié)尾跳出恐懼,寫自己正心誠意,與前文相呼應(yīng)。
失分理由:結(jié)尾意味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