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朝陽
老人用畢生積蓄買來的房子,卻莫名其妙地變成了別人的財產(chǎn),老人還被強行趕出家門,而這一切居然都是“合法”的?
北京警方近日破獲了一起涉案74套房,案值3億多元的案件。不法分子將老人騙入“套路貸”,通過房產(chǎn)抵押和擔保,故意制造違約,然后,“合法”地將老人的房產(chǎn)過戶到別人名下,讓老人無家可歸……
以房養(yǎng)老還有利息
2018年9月底的一天上午,七八個壯漢忽然敲開北京朝陽區(qū)慈云寺北里張姓老人的家門:“老太太,你和老頭馬上搬出去,我們要清房了!”“這是我們住了幾十年的家,你們憑什么讓我們搬出去?我們搬出去住哪兒?”
68歲的張老和老伴退休前都是建材研究院的職工,兩人育有一子一女。本來這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滿,誰知幾年前老伴突發(fā)腦梗,雖然救回了一條命,但落下了偏癱后遺癥,從那以后再也離不開輪椅。兒女都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張老一個人根本就照顧不了老伴,請保姆或送敬老院又消費不起,她只能咬牙自己照顧,還堅持給老伴做康復訓練,希望老伴能做到生活自理。沒想到康復訓練那么燒錢,還看不到效果,醫(yī)保也不能報銷,向兒女要錢又張不開口,張老十分為難。
這年6月初的一天,張老到醫(yī)院給老伴拿藥,排隊時遇到原來單位老陳。兩人一聊,老陳說他的妻子也得了腦梗偏癱了。張老感嘆家有偏癱病人開銷太大,老陳卻說:“剛開始我也覺得壓力大,但自從我把家里的固定資產(chǎn)盤活后,輕松多了?!薄翱晌覀兗覜]有固定資產(chǎn)?!笨龋∧銈兗业姆孔?,不就是固定資產(chǎn)嗎?價值幾百萬的房子閑在那里也是閑著,這叫‘以房養(yǎng)老懂嗎?”
老陳說,是朋友介紹的一家保健品公司,這個公司急于發(fā)展需要融資,他便拿房產(chǎn)證給他們抵押貸款投資。貸款的本息都有保健公司負責,投資者什么事都不用管,保健公司免費為投資者提供康復藥品,每月還有投資額1%的利息回報,以后公司發(fā)展起來,還可以按股分紅。
張老首先考慮的是這樣做,房子安全嗎?老陳說,開始時他也有所顧慮,但后來他咨詢了律師,還到公證處做了公正,沒有任何問題,這才放心下來。
張老心動了:老伴的用藥是一筆很大的開支,能免費用藥就太好了;每個月還有1%的利息回報,這下連給老伴做康復你和請保姆的錢都有了。想到這兒,她便托老陳幫忙向那家保健品公司介紹自己去投資。第二天,老陳給回話:“趕快帶著你和老伴的身份證、結婚證和房產(chǎn)證來,人家馬上就要截止報名了!”張老連忙找齊資料打上車去找老陳。
套路真深,強行霸占竟“合法”
張老跟著老陳來到保健品公司一看,覺得這間公司挺正規(guī),墻上掛著各種資質證件。工作人員和一家金融服務公司(即貸款公司)的放貸員跟她介紹了一下情況,張老一邊聽一邊點頭,實際上聽得稀里糊涂。
接下來,工作人員帶著張老到區(qū)不動產(chǎn)交易大廳辦理了房產(chǎn)抵押:“按規(guī)定,房產(chǎn)抵押可以貸到房產(chǎn)價值的70%,你們家房產(chǎn)估價580萬,可以貸款400萬元?!睆埨虾ε氯f一有什么風險,不想投那么多,只想貸100萬元,這樣的話,每個月有一萬元的利息收入,基本夠用了。但工作人員不答應,反復做張老的工作,再加上老陳在旁邊鼓動:“投得多,你得的利息也多,以后分紅更多,難道你怕錢多了咬手?”最后,她用房子作抵押,簽了270萬元的貸款合同。
之后,工作人員又帶張老去做了“公正”?!艾F(xiàn)場他們拿出好幾份文件,加起來厚厚一疊,我當時頭腦是蒙的,根本就看不過來,加上人家在一旁老是催,說快要下班了。我心里想反正這是為了保證房子的安全,后來連看都沒有看,就按他們的指點在上面簽了字”。
老伴吃藥不要錢了,每個月還多了2.7萬元的收入,這讓張老輕松了很多。她以每個月6000元的價格請了一個保姆,另外還花9800元給老伴做康復。她還再三打電話給老陳表示感謝,要請他吃飯。
不料,到了第3個月,當張老要將當月的利息打給貸款公司放貸員時,那個放貸員的電話卻聯(lián)系不上了,短信也不回。從來不欠別人錢的張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又不知道貸款公司在哪里,打電話給保健品公司,對方回答說:“我們已經(jīng)把利息打給了你,怎么還利息、還不還利息都是你們之間的事,我們管不了?!?/p>
張老沒辦法,只能打電話問老陳。老陳說:“別提了,我也遇到同樣的問題,聯(lián)系不上放貸員了,正急著呢!不過,我覺得他們電話打不通,責任應該不在我們吧?”張老也是這么想的:又不是我不愿還利息,聯(lián)系不上你們,難道怪我?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四五天后,忽然有幾名膀大腰圓的壯漢敲開了張老的家門:“這套房子是我們的了,限你們3天之內趕緊搬走,不然我們就不客氣了!”對方還拿出不動產(chǎn)權證書說:“有人剛剛把這房子賣給了我們,這是證書,我們是合法清房!”
張老連忙去找保健品公司,對方解釋說:“是你們沒有按時還貸款利息,違約了,所以貸款公司按照合同把你們的房子賣了,我們也沒辦法?!睆埨霞绷耍骸奥?lián)系不上放貸員,難道怪我們?”“這我們就不清楚了。你可以到法院打官司。不過,打官司你們也贏不了,因為合同上白紙黑字寫得明白,你們違約在先……”
張老傻了,還不敢告訴女兒。兩天后,先是有人把她家的水斷了,然后又有幾個人闖進家,發(fā)生了不小的沖突?!拔依习橐虿≌f話不利索,但心里有數(shù),連嚇帶氣,當天晚上就發(fā)起了高燒?!?/p>
相比張老,老陳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他“違約”后也堅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不搬。而他的房產(chǎn)卻被放到淘寶司法平臺競拍,最終以565萬元成交,賣了。
兩位老人這才明白,自己簽字并經(jīng)過公證的那幾份文件,包括抵押貸款合同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公證、全權售房委托公證和解押抵押公證,其中甚至還有一張“自愿放棄屋內家具、電器等所有物品”的承諾書。這樣一來,即使他們不出面,人家都可以“合法”并隨意地處置他們的房產(chǎn)和室內物品了。
就這樣,一套原本屬于老人的房屋,通過虛假訴訟變現(xiàn),讓他們連家都沒有了。
“套路貸”背后有“高人”
經(jīng)過北京警方的深入偵查,一起涉案近百人、專門針對老年人,金額高達3億多元的“套路貸”犯罪團伙露出了冰山的一角。
這起“套路貸”背后的“操盤手”姓林,36歲,北京順義人。此前,他曾經(jīng)在多家房產(chǎn)中介公司當過業(yè)務員。2016年,他憑借對房產(chǎn)中介業(yè)務的熟悉,拉起了一支隊伍,成立了金融服務外包(北京)有限公司、保健品公司等6家空殼公司。他們懂房產(chǎn)過戶手續(xù)、精通公證委托,甚至還會針對老年人相關知識的貧乏、無助,通過虛假訴訟拿到法院判決結果。
案發(fā)后,林某某等人交代了他們的作案手法。
2019年12月30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以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詐騙罪、尋釁滋事罪、虛假訴訟罪、敲詐勒索罪數(shù)罪并罰,判處首犯林某某無期徒刑,并處沒收全部財產(chǎn)。其他51名涉案人員也都受到了相應的懲處。
辦理此案的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長鐘欣表示,老年人對社會上所謂的以房養(yǎng)老、各種投資等一定要慎重,最好做到不聽不信、不參與,對于一些親朋好友所說的“借錢過橋”、用房子抵押貸款等籌錢方式,千萬不要輕易答應,如果確實有資金需求,最好征詢一下子女意見,到銀行等正規(guī)金融機構辦理。最后,在簽署文書的時候,老年人一定要慎重,特別是與錢有關的合同協(xié)議,一定要看清楚、搞明白再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