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涵
三月三是屬于壯族的。2014年11月11日,“壯族三月三”經中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當年,廣西將“壯族三月三”確定為民族習慣節(jié)日,在全區(qū)范圍內放假2天。自此,廣西人的三月三朋友圈勾起了全國人民的歆羨。
三月三又并非獨屬于壯族,它屬于整個華夏民族。在遙遠的商周時代,“三月三”節(jié)日的雛形——上巳節(jié)就已經出現(xiàn),并在中原大地繁榮了數(shù)千年,三月三更是在中國西南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影響深遠。如今,除了壯族過三月三,廣西的侗族、苗族、瑤族等都會以歌舞和自家特色活動相慶佳節(jié)。
侗族,載歌載舞慶農時
廣西三江縣,生活著一個能歌善舞、勤勞勇敢的民族——侗族。他們心靈手巧、崇拜自然,對“三月三”有著特殊的感情。
自古以來,侗族便有“桐樹開花為農時”的說法,傳說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侗族人民只得逃荒至他鄉(xiāng),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年的三月初三他們便會吹起蘆笙唱著歌,走訪親友,相互提醒農時已到,祈求風調雨順、一年豐收,這樣的行為逐漸演化成當今侗族“三月三”的習俗。
三江侗族的“三月三”一般持續(xù)5天,從每年農歷三月初一開始,各家各寨歡慶氣氛濃厚,捕魚捉蝦、廣邀親友,清溪邊上少女嬌羞地偷看,等待山坡上翩翩少年郎前來“討籃”,還有侗族特色大歌相伴,唱出一段段佳話。
到了三月三這天,侗寨里人們歡歌狂舞、鼓鑼喧天,蘆笙悠揚的曲調縈繞在寨子的每個角落。最熱鬧的要屬寨子中心,在三聲鐵炮轟鳴之際,人潮中心有“猛獸”嘶吼,只見它們尾上火花點點,奔跑帶動魁梧的身姿熱汗淋漓,當它們犄角相觸,周遭的鞭炮聲都掩蓋不住人群中爆發(fā)出的助威聲,場面一時難解難分,待到分出勝負,勝方的姑娘們歡呼著“搶走”敗方的彩旗,給己方的“獸王”掛上紅彩,獻上全寨的榮耀——這便是侗寨最激動人心的斗牛。
在侗族的傳說中,是水牛相斗啟發(fā)了他們的農事,教會了他們插秧,為紀念這一農活大事,人們以兩牛相斗,從此延續(xù)成習。此外,還有對歌、踩堂、搶花炮等活動。
瑤族,獻祭盤古 縱情歡歌
瑤族廣泛分布在中國的西南一帶,其中廣西是最大的瑤族聚居地。三月三也是瑤族的重要節(jié)日。
瑤族的“三月三”與盤古有關。相傳在遠古時候,野獸經常出入瑤族村寨傷人、損壞莊稼,為了保衛(wèi)家園,寨子的民族英雄盤古率勇士上山狩獵、捕殺猛獸,然而,盤古在捕殺途中不幸被羚羊用角頂破腹部而當場死亡,那天正是農歷的三月初三。為了紀念民族英雄盤古,瑤族人民把每年農歷的三月初三取名為“干巴節(jié)”,在這節(jié)日前上山狩獵,將獵物烤成“干巴”帶回家中獻祭盤古。
到了“三月三”這天,瑤族人民都會放下手中的農活集體休息一天,以祭奠盤古。婦女們相約成對,在某家某戶一同拿出針線繡起精致的花樣;男人們有的捧起經書誦念,有的會叫上自家兄弟好友喝個飽;未出閣的姑娘和瀟灑的少年郎此時則相約到寨子周邊的山林上,說起綿綿情話。
在廣西龍勝,三月三這天,人們會聚在一起打油茶、唱山歌。當?shù)厮纳礁栌行蚋?、茶歌、敬歌等,形式靈活多樣,有對唱、合唱以及教唱等。相傳從前瑤家開山種地,春耕秋收,翻山越嶺,累得背弓腰彎。天上神仙憐其艱苦,又被其勤勞精神所感動,于是扮成過路商人來幫助瑤人,在人們的扁擔和背簍上系上一根麻繩,重擔一下變得輕悠悠了,然后又讓大家坐下歇息,教大家唱山歌,唱來唱去,忘了疲勞。這天恰好是農歷三月初三,后來瑤家人為了感謝神仙的幫助,將此日定為傳統(tǒng)的歌節(jié)。
苗族,斗馬比賽為紅顏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有這么一句說法:“人以馬為樂,馬為情而斗。”與其他地區(qū)的猛獸角斗不同,斗馬在融水苗族并非只是個單純的娛樂活動,而是作為一種婚姻裁決行為存在的。在過去,如果幾個后生(少年)都同時愛上了同一個姑娘,姑娘不知道選擇誰作為自己的伴侶,苗王就會組織斗馬比賽,看哪個后生養(yǎng)的馬斗贏了,姑娘就嫁給誰。
隨著時光的變遷,融水苗族的斗馬也已漸漸削弱了“婚姻裁決”的功效,成為了一種群眾性的節(jié)日娛樂比賽活動?,F(xiàn)在,每年苗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都少不了斗馬活動。這種充滿民族古樸風情的斗馬活動,也是“三月三”的重頭戲。
這一天,斗馬場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兩匹公馬隨著主人的牽引踏入場地,只是兩兩相視的一瞬,整個斗馬場原本緊張凝固的氣氛即刻點燃,人們的吶喊聲響徹云霄。迂回,踏步,奔跑,接近!相撞!撕咬!伴隨著驚呼聲越來越大,兩匹公馬在場上也越來越悍勇。忍耐,踢撞,搏斗,受挫,不敵,反抗,倒下……終于,有一方招架不住,前腿跪地后,開始后撤敗逃出場。經過兩兩相斗,最后留在場上的,就是這一期的“馬王”。
苗族的歌舞當然也是“三月三”不可錯過的一環(huán),青山綠水間,銀飾簌簌作響,色彩艷麗的盛裝點綴其間,伴著歡快的舞步,苗家姑娘與苗家少年或是歌頌江河山川,或是傳達愛意,或是紀念先人,整個場面極為熱鬧,讓人忍不住也加入其中,品味“三月三”的民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