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娜
春來了公屬們與春天的作文也來著保是的部闊:有的寫春天的色彩,有的寫春天的聲音,還有的寫春天的味道……從視覺到聽覺再到味覺,小編們讀著寫春天的作女,感覺自己坐在辦公室里,沒花一分錢,就看了一場關(guān)于春天的畫展,聆聽了一場春天的音樂會,趕赴了一場春天的盛宴。
這不,隨手點開一個文件,又是寫春天的,這次的主角是桃花——春天來了,湖畔的桃花最先得到消息。一夜之間,它們就換上了新的公主裙,遠遠望去,粉嫩嫩的,很甜美。
嗯,不錯,富有想象力的開頭,小編很喜歡!趕快接著往下讀吧!走近一看,碧綠的葉片,粉色的花朵,搭配在一起,就像一幅美麗的水彩畫。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了紅色的花蕊;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像蒙著面紗的少女;有的還是花骨朵兒,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躲在大大的綠葉后面,像是在和我玩捉迷藏……
讀著讀著,小編心里的喜歡一點一點減少,疑問卻一點一點增多:怎么描寫桃花又套用了課文《荷花》里的句式呀?小作者有沒有認真觀察過桃花呢?
小編天天從文瀛公園走過,哪一樹桃花先開,絕對躲不過我的眼睛。依據(jù)我多年的觀察經(jīng)驗,桃樹可是先開花,后長葉的一等到花都開得差不多了,花瓣顏色由深粉變成淺粉時,枝頭才會冒出來一簇簇嫩綠的新芽。所以,怎么可能會有花骨朵“躲在大大的綠葉后面”這樣的情形呢?還有,桃花的花瓣不像荷花的花瓣那樣層層疊疊,緊緊地裹在一起;桃花的花瓣只有薄薄的五片,圍成一圈,要開放,就一齊慢慢向外鋪展,開兩三瓣收三兩瓣的桃花,我還從來沒見過呢。
難道是小編記憶出現(xiàn)了偏差?還是問問“度娘”吧。一查,果然小編沒記錯,桃樹就是先開花、后長葉。因為桃樹的花芽生長需要的溫度比較低,而葉芽生長需要的溫度比較高,早春氣溫較低時,花芽先生長開放,等到氣溫升高后,葉芽才開始萌發(fā)。迎春花、玉蘭、蠟梅、櫻花……都是先開花、后長葉的植物。
瞧,沒有認真去觀察,想當然地描寫桃花,犯了常識性錯誤了吧?親愛的小星星,趁著桃花還沒謝,趕快走近它,仔仔細細觀察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