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以及網絡的日益普及,網絡對初中生的吸引與誘惑越來越大。對還沒有形成良好自我約束與辨別是非能力的初中生而言,網絡的開放性和信息使用的增加,既為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帶來了諸多不良影響。在這種背景下,初中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都在發(fā)生變化,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也受到了網絡信息化的影響。青少年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品質形成、確立的關鍵時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及時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尤為重要。
一、初中網絡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的內容與依據
課堂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教授曾說:“一直以來懷抱的理想,就是以教材帶動該課程的理念和方式的變革,并以課程的專業(yè)性進一步影響到德育工作的改善?!辈烤幦私贪娉踔小兜赖屡c法治》正是依據《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2016),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強調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為學生成長服務。該教材是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因此,是我們對初中生進行網絡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依據。
二、初中網絡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1.疫情之下網絡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實踐
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停課不停學”的網絡授課成為師生們日常學習生活的主流。老師們更是化身為十八線主播,用盡了蠻荒之力。最初啟用微信群,每天定時發(fā)送學習資料,包括視頻、音頻、筆記、習題等,隨后由微信群轉戰(zhàn)釘釘群,嘗試了釘釘直播,視頻會議等。沒有了真實的面對面教學,既考驗了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和教學情感的融合,也考驗著教師們對大數據時代的適應。
2020新年之后,隨著疫情形勢的不斷擴大,作為一名思政老師,我們及時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搜集抗疫相關信息,利用釘釘群進行現場討論,圍繞疫情中發(fā)生的事實、情緒,觀點、看法、行為、做法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同時進行生命教育、責任教育、理想教育、愛國教育等等。針對疫情時期的生命教育,我們還專門以線上班會的形式,讓學生搜集了很多資料,諸如《不能忘卻的紀念》、《天使的逆行》、《習聲回響》,以及魯江校長對師生的演講《災難和微機是成長的一門必修課》等等,大家共同收看視頻,線上學習和交流。一時間同學們的責任感和愛國情感爆棚,充分發(fā)揮出了網絡思政與法治教育的優(yōu)勢,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常態(tài)化下網絡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探究
網上教育教學成為特殊時期的有力幫手,不僅是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短暫變革,同時也影響著我們的觀念和發(fā)展。對于如何在上好線下思政課的同時進行好網絡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也引起我們的思考。
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早已打破了教師在課堂上的“權威”地位,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比教育者更多的信息資源。教師如果還處于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僅停留在知識的死記硬背、教育形式單一,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不到我們預期的教育效果。因此,無論是疫情的特殊時期,還是常態(tài)化課堂教學時期,教師都必須要學會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靈活多樣地對學生進行引領、教育。
首先,教師要積極吸納網絡上的優(yōu)秀資源,提升線上課堂質量。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德育回歸生活是初中道法課的重要課程理念。作為思政老師要學會從社會現實出發(fā),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充分挖掘搜集網上相關信息、政治新聞,國內外大事以及社會熱點問題等,并且與初中道法課教學內容相結合,舉一反三。比如當前正在進行的文明城創(chuàng)建工作,針對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分別下載關于國家、社會和個人層面國家采取的種種舉措以及制定的大政方針的視頻資料,聯系課本內容,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從而增強學生的時政興趣,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針對網絡上出現的一些熱點問題,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同學間及師生間的線上討論,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微博,積極參與時事討論。
其次,教師要搭建或推薦網絡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平臺。
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網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將學生上網的熱情吸引到正規(guī)的平臺或網站上,在搜索與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及法治素養(yǎng)。比如我們每一名黨員教師要求注冊下載的《學習強國》APP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里邊涉及國內外大事、時事新聞,相關紀錄片等很多思政教育有益內容。教師可以及時推薦給學生和家長。思政教師也可以構建自己的思政學習公眾號,以便于學生及時瀏覽、獲取思政知識和信息。
第三,教師要建立網絡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的交流平臺。
思政教師要以學校、班級為單位建立思想政治學習QQ群,建立起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的學校論壇,指導學生用好微博。當然也可以是微信群或釘釘群等,構建起學校與學校、學校與班級、班級與班級之間的思政教育大課堂,從而提高網絡課堂的教育效果。比如當前正在熱播的網劇《隱秘的角落》,這部片子涉及初中生如何增強法治意識、如何控制情緒、如何對待友誼、以及家庭、社會中的諸多問題。教師可以在假期時通過網絡發(fā)布推薦信息,讓學生利用休息時間在規(guī)定時段看完,然后通過交流群發(fā)表意見。教師要針對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發(fā)現的學生問題舉一反三,適時重點或個別單獨交流引導,可以達到課堂上無法實現的教育效果。
三、結語
網絡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突破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縛,不受信息傳播途徑和范圍的時空界限,使各種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形式得到共享,極大拓展了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的空間和渠道。師生間沒有身份、地位上的差異,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輕松的氛圍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的內容也更能深入到中學生的內心。但在實際進行中,如果教師不能有效地處理好學生提出的疑問,將會失去在課堂上的權威性。因此對于初中網絡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的實踐,我們還需不斷進行實踐與探索。
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十中學?王愛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