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楠
一、全面實施基礎教育改革,能更好的應用于教育實踐
新課標下的教師更多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課,或者說成功的每一次互動合作都離不開師生之間有效的、和諧的交流溝通。新課標下的教師成功的轉換了自身的角色,教師更多的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內在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順應學生的天性,保護學生的自尊,相信學生的能力,滿足學生的自我需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不管對錯不以給出批評,更多的是贊揚和默許。錯誤的觀念讓學生在探究和學習中加以改正。新課程下的老師,充分的認識到,教材只是一個載體,需要每一個教師去挖掘,去創(chuàng)造。教學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對課程的不斷發(fā)展、不斷豐富的過程,教師不再只是簡單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根據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對教材進行調試和重組。
二、 沃德曾說過:“平庸的老師傳達知識,水平一般的老師解釋知識,好的老師演示知識,偉大的老師激勵學生去學習知識?!?/p>
1.新課標和新教材就注重啟迪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容、理解、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盡管講得滔滔不絕,頭頭是道,分析得有板有眼,入木三分,但由于忽視了綜合、歸納、滲透,結果造成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的嚴重不足。而新教材的內容與時俱進,圖文并茂,精選了一些反映生命科學最新進展并與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健康等息息相關的內容,盡可能精簡課堂講授時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探究、觀察、操作、思考、表達、交流的機會,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活動提供了更廣闊的時空。通過探究、實驗的教學,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動手、觀察能力,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學生既學習了知識,培養(yǎng)了操作技能,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標和新教材強調注重知識形成過程的分析,把握知識系統(tǒng)內部的關聯和轉化,促進知識、技能、思維的遷移,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以便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能力。
2.新課標要學生由過去被動、機械、僵化的學習方式變?yōu)橹鲃?、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由過去“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如何實現這一轉變,關鍵是課堂是否能真正交給主體的學生,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統(tǒng)治者、演講者,而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學生的討論分析,在老師的啟發(fā)引導下解決了有爭議的問題。在新課程課堂上上述這種針鋒相對的提問情況經常出現,老師趁機發(fā)動全體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就這樣開始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在激烈的爭論分析中,既解決了問題,又學到了知識,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于學生探究學習任務的扎實完成,也有利于教師在新課程的實踐中不斷地完善教學,發(fā)展自我。其次,教學過程中新教法的運用。讓學生了解自己在探究活動中應該要干什么事,明確自己的目的,教師也在學生探究過程中給學生一些方向性的提示,但這些提示應區(qū)別于我們傳統(tǒng)課中的“直接灌輸”。教學在“形散而神聚”中有條不紊地進行。再次,在教學理念上“淡化概念的嚴整性”。物理學科概念的嚴整性有時反而是學生探究學習的“障礙”,大多數學生會覺得非常困難,因此而產生為難情緒。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提出在教學中“淡化概念的嚴整性”,降低探究學習的難度。最后教學結束后“開展問卷調查”,及時地溝通師生間的需求,使進一步的教學更有針對性和指向性。
三、教師是教學的核心和關鍵,素質教育如何,結果怎樣,與施教者的思想觀點和教學水平有直接關系
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就是創(chuàng)新的原動力和導航者,只有教師思維超前,擺脫陳規(guī),才有人們良好愿望的實現。因此,教師在抓素質教育時,必須確立創(chuàng)新的思想和方法,這樣,才能賦予素質教育豐富的內涵和寬闊的境界,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新教育應把學生看作具有獨立個性的人
雖然許多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點,但絕不能因此而抹殺學生的個性。當前創(chuàng)新教育極力提倡重視學生的個性,就是要求每個教育者應從學生的個性出發(fā)來考慮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人格,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才能,從而使學生能更自覺、更充分、更生動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
五、學生的學習成績相差懸殊,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要求是不可能的,教師靠硬手段去壓制也是不行的
1.對于這種情況,我建議采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由家長協(xié)助監(jiān)督的辦法。讓學生自己訂出每一單元測試的目標成績,每個人都是以第一單元測試成績?yōu)榛A標準,知道學生訂目標成績時要結合自己的實際,訂出的目標成績要明確,要緊緊圍繞自己的目標成績去學習。每次訂出的目標成績都先由家長過目、簽名。每次實現了目標成績都在班上給予表揚、鼓勵,并向家長報喜。不能實現目標成績的則鼓勵他繼續(xù)努力,直到達標為止。
2.課堂教學時,我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學習。學生之間積極互動的現象非常頻繁,因為他們都意識到必須緊密團結,互相幫助才能在為大家講解時較流暢,不出錯誤、不會鬧笑話。而我也要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精神與協(xié)作能力,如在講解完,有的組答得并不太好時,有的自責,有的懊喪。這時我會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增強其信心,堅持以表揚鼓勵為主的正面教育,對學生做到多關心、不歧視、不放棄,讓他們感覺到來自老師以及班級體的關愛,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認真研究造成其學習的困難的根本原因,堅持對癥下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個別輔導,果然,在下一課的復習當中,該組積極思考,緊密團結,通力合作,終于有了出色表現。
3.在實施學習目標時,我還采用“一幫一”的方法,以優(yōu)帶差,營造一種互相學習,互幫互助,你追我趕的優(yōu)良學習風氣。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明白個人的成績會影響到班級的集體榮譽而一起努力,為實現自己的目標成績而奮斗。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強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
4.抓好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德育教育尤為重要?!拔鹨詯盒《鵀橹?,勿以善小而不為?!边@句話,我常對學生說,他們也很明白此道理,所以,做得也挺好。抓好愛國主義教育這個主旋律,切實抓好學生的行為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使愛國主義、贊英雄,愛英雄,良好的行為習慣深入人心。具體來說,通過"三熱愛"教育、學校紅領巾廣播室、國旗下演講、法紀教育、安全教育和國防知識教育,并開展了朗誦會、演講會等活動,培養(yǎng)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總的來說,教師應當通過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方法,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習陣地領域的拓寬,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最短的時間,給學生以啟發(fā)和引導。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導者,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讓教師成為創(chuàng)造者,讓教育充滿智慧的挑戰(zhàn)。用真誠、執(zhí)著與愛心,點擊學生智慧的鍵盤,啟迪學生美好的心靈。
遼寧省義縣瓦子峪鎮(zhèn)中心小學?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