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頻頻“翻車”,凸顯標準缺位困局
以需求驅動,美容小家電迅速豐富著小家電的品類。美容護膚儀、脫毛儀、美發(fā)器、蒸臉器等等,品類繁多的美容小家電產品在不斷豐富著“美”的內涵,但同時,也因為燙傷、爛臉等質量問題頻頻“翻車”,以一己之力拉升著小家電市場的質量隱憂。動輒幾千、上萬的美容小家電為何會存在如此嚴重的安全隱患?答案就是標準體系的不完善,讓行業(yè)監(jiān)管存在了諸多空白地帶。
2021年3月1日,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美容及其他器具分技術委員會官方發(fā)布的紅頭文件回應“關于家用電子美容儀相關標準信息咨詢”一事,明確指出,目前,國家對美容儀適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是GB4706.15-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皮膚及毛發(fā)護理器具的特殊要求》和GB4706.85-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紫外線和紅外線輻射皮膚器具的特殊要求》。同時這兩項標準應該與GB4706.1-200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通用要求》配合使用。這些標準都是著重強調美容儀的“電器”身份,主要從用電安全、接觸安全等方面對其普遍風險進行規(guī)范,而對于其作為“美容美妝”產品的功能性部分并沒有涉及,而這恰恰是使用隱患的高發(fā)區(qū)。
2019年1月1日實施的家用美容儀推薦標準GB/ T 36419-2018《家用和類似用途皮膚美容器》,雖然涵蓋超聲波、射頻、微電流、強脈沖和離子等技術,在電氣安全、噪音要求、材料的安全要求以及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技術要求,但整體強調的仍是電器產品的安全使用。比如,對于產生熱蒸汽的美容器具,其結構應保證不會濺出可能造成危害的水滴或噴出可能造成危害的蒸汽或水;對于皮膚刺激器,其應具有過流保護裝置,等等。
與標準進展緩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容小家電技術的一日千里。激光、射頻、強脈沖光等復雜技術蜂擁而至,但是,由于缺乏標準依據,效果究竟如何,消費者無從得知,只能敬而遠之或者以“血淚”見證。被冠以“偽科學”“智商稅”,美容小家電陷入了嚴重的信任危機。
同心協(xié)力,推動美容小家電標準建立健全
行業(yè)迫切呼吁,美容小家電功能性標準規(guī)范為何遲遲不能落地?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生活電器檢測中心副部長關陽在接受《家用電器》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內,美容小家電雖然歸屬于家電品類,但其本身具有顯著的美容美妝特質,應用效果與使用者的膚質、環(huán)境等緊密相關,且需要較長時間的驗證期,統(tǒng)一標準的制定要考慮多重因素,難度系數(shù)較大。
雖然困難不小,但在全行業(yè)的共同努力下,美容小家電的標準建立健全一直在穩(wěn)步推進。2017年9月,《家用及類似用途器具 美容護理器具的特殊要求》經IEC批準立項。作為一項全新的標準,該標準對美容護理器具的范圍進行界定、新出現(xiàn)的專業(yè)術語進行科學解釋、對微電流、射頻等新功能的美容器具提出安全要求及測試方法等。據相關人士透露,該標準的制定工作雖然遭遇了不小的挑戰(zhàn),但是一直在穩(wěn)步推進。2019年10月進入了CVD(詢問)階段。
以美之名,為美而生。這是美容小家電的宿命,更是使命。在規(guī)模極速擴張的同時,如何確保行業(yè)整體健康有序發(fā)展?標準引領是大前提。通過相關標準的建立健全,為美容小家電行業(yè)設立從業(yè)門檻,避免劣幣驅逐良幣,不僅是對消費者負責,更是為行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