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
古代官吏出差,途次投宿驛亭。官階高的自有膳食供應(yīng),一般小吏就須躬親炊爨,好在鍋灶柴火現(xiàn)成。怕麻煩可自帶焙干了的飯粒,討碗熱湯,泡了便吃。南宋亡國,江南的蔣捷逃難,有詞句記事云:“明日枯荷包冷飯,又過前頭小阜?!闭侨绱恕?/p>
比蔣捷早八百多年,南朝劉宋之初,小吏陳遺出差,總是肩負(fù)一袋稻米,自煮燜鍋飯吃。飯畢,他便鏟起鍋底焦飯(川人謂之鍋巴),置于囊中,隨身帶著。出差既久,積存滿囊,卻又不吃。原來是他母親愛吃這個,他才不憚其煩地沿途煮燜鍋飯——若是先煮后蒸,就無鍋底焦飯可鏟。誰知途遇叛亂,逃竄日久,不得回家。待到亂平,提著那囊鍋底焦飯趕回家中,母親雙眼已哭瞎了。陳遺進門,跪地哭拜,竟使母親復(fù)明。
更早千年,孝子曾參說過:“初做小吏,月薪三釜米,趕快背回家,供養(yǎng)雙親,我心頭真快樂。雙親去世后,月薪提高到三千鐘米,領(lǐng)到手,只想哭。啊,還我的三釜米吧!”
想起我小時候,有長輩問:“長大干啥?”回答:“做事?!庇謫枺骸白鍪赂缮??”又答:“掙錢?!痹賳枺骸皰赍X干啥?”再答:“供媽?!蹦赣H在旁聽了,笑得很甜。我十九歲時領(lǐng)稿費十五萬(此系舊幣),全交與母親,自己徒步到成都去參加工作。七年之后罹禍,只領(lǐng)生活費,再無錢供媽,如是者二十年。至今心中有愧,覺得小時候的回答欺騙了老人家。而今我也老了,欲養(yǎng)親而年不待了,為之一嘆。
(火箭熊摘自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書魚知小》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