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詩可以觀:析論《詩經(jīng)》中多重審美意蘊的“天”

      2021-05-27 10:05柯利強
      美與時代·下 2021年3期
      關(guān)鍵詞:審美意蘊詩經(jīng)

      摘? 要:千百年來,國內(nèi)學者關(guān)于“天”的探討從未止步,但對于《詩經(jīng)》中所涉及的“天”的多重審美意蘊之研究卻是闕如。在《詩經(jīng)》的世界里,“天”主要有三重審美意蘊。首先,“天”是自然力量的操使者,能令風雨,甚至降下災(zāi)禍;其次,神化的“天”凌駕于人間最高統(tǒng)治者之上,是至上主宰般的存在;最后,“祖”繼承了“天”之神能,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天”在人間的分身。辨析《詩經(jīng)》中“天”的多重審美意蘊對于進一步研究兩周審美觀無疑是有益的。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天;審美意蘊;操使者;至上主宰;分身

      一、自然力量的操使者

      “‘天的觀念發(fā)展至西周末年,……自然之天在西周晚期及春秋時期也漸漸為人所重視體會”[1],這里的自然之天常以破壞者的身份出現(xiàn),但中國古人對于自然之天的重視卻遠比這要早得多,如上古神話“后羿射日”“女媧補天”中就蘊含著上古水旱災(zāi)害留給中國先民的創(chuàng)傷記憶,從這些創(chuàng)傷記憶之中我們不難看出,遠古先民一直都在跟破壞人類生存的自然之“天”作著斗爭?!对娊?jīng)》中有關(guān)自然之“天”的書寫主要見于書寫災(zāi)害的詩篇中。

      《小雅·節(jié)南山》詩云:

      節(jié)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憂心如,不敢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jiān)!

      節(jié)彼南山,有實其猗。赫赫師尹,不平謂何。

      天方薦瘥,喪亂弘多。民言無嘉,莫懲嗟。

      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鈞,四方是維。

      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guī)煛?/p>

      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弗問弗仕,勿罔君子。

      式夷式已,無小人殆?,崿嵰鰜?,則無仕。

      昊天不傭,降此鞠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君子如屆,俾民心闋。君子如夷,惡怒是違。

      不吊昊天,亂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寧。

      憂心如酲,誰秉國成?不自為政,卒勞百姓。

      駕彼四牡,四牡項領(lǐng)。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

      方茂爾惡,相爾矛矣。既夷既懌,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寧。不懲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誦,以究王。式訛爾心,以畜萬邦。

      對于此詩,清代學者方玉潤在《詩經(jīng)原始》中寫道:“尹氏為政,失在委任小人,且多姻亞;而又弗躬弗親,政出私門。故多不平,以致召亂。天人交怒,災(zāi)異迭興,流言四起,而猶不知自懲。偶有規(guī)而正之者,反以為怨。此家父之深以為憂也。然其人聲勢赫赫,舉朝畏威。莫敢戲談;況侮之乎?唯家父,周朝世臣,義與國同休戚。故不憚?wù)D罰,直刺其非,無或稍隱?!盵2]雖說詩人“家父”不憚?wù)D罰,直刺尹氏亂政之非,寫的是人禍,但詩中不少言論涉及作為助長惡行發(fā)生的自然之“天”,這個自然之“天”主要是以破壞者的身份出現(xiàn)的。

      “天方薦瘥,喪亂弘多”,上天在不斷地降下疾病瘟疫,國家動蕩不安,死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個“上天”如瘟神一般存在,它是這些災(zāi)難的發(fā)起者。“昊天不傭,降此鞠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這個“天”啊一點都不公平,心眼太壞,降下如此浩劫殘害生靈?!瓣惶觳黄剑彝醪粚帯保咸彀《嗝床还?,害得我們君王一點都不安寧!接連發(fā)生的疾病瘟疫本無所謂的策劃者、發(fā)起者,但在詩人看來,這些都不是偶然事件,必然是有一個“天”在作怪,這個“天”才是罪魁禍首?!疤臁钡降资鞘裁矗克懿粩嘟迪录膊∥烈?,能擾得人間君王不得安寧,像是一個神,一個由當時的人幻想出來的神。在當時的人們看來,人間的疾病瘟疫都是由這個“天”制造,這個“天”是一切疾病瘟疫這樣的自然災(zāi)害的幕后操使者。

      當然,作為自然之力的幕后操使者,“天”除了會降下疾病瘟疫之外,《詩經(jīng)》中還記載了由它發(fā)動的其它災(zāi)害?!疤旖祮蕘y,滅我立王。降此蟊賊,稼穡卒癢。哀恫中國,具贅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蒼?!保ā洞笱拧どH帷罚对娦颉吩唬骸啊渡H帷?,芮伯刺厲王也?!焙笕艘不举澇蛇@首詩是在說厲王之事。上天在降一場奪人性命的大災(zāi)難,要滅掉我們的王,害蟲到處都是,大田里的莊稼都被吃完了,任憑大家怎么祈求上蒼都不管用,這個自然之“天”是冷血無情的?!皡?、幽之時天旱地坼”[3],厲王執(zhí)政時的大旱與這次蟲災(zāi)是否存在什么關(guān)聯(lián),后人已無從考證。通常情況下,蟲災(zāi)的發(fā)生必然與旱災(zāi)存在聯(lián)系,旱災(zāi)導(dǎo)致自然界的諸多植物枯死,以致自然界的害蟲無處覓食,只能跟人類搶奪食物。再加上當時的王室腐敗,官吏貪污嚴重,天災(zāi)人禍交織,這場劫難自然也就愈演愈烈。

      有旱災(zāi)、蟲災(zāi)便會有饑荒的發(fā)生,《詩經(jīng)》中關(guān)于饑荒的記載相對較多。“浩浩昊天,不駿其德。降喪饑饉,斬伐四國?!保ā缎⊙拧び隉o正》)這個自然之力的幕后操使者不會經(jīng)常賜予人間恩惠,反倒是降下一場大饑荒,讓天下的百姓死的死傷的傷?!稑b梁傳》中有言:“五谷不升為大饑;一谷不升謂之;二谷不升謂之饑;三谷不升謂之饉;四谷不升謂之康;五谷不升謂之大侵。”《墨子》中亦云:“一谷不收謂之饉;二谷不收謂之旱;三谷不收謂之兇;四谷不收謂之饋;五谷不收謂之饑”?!按箴嚒薄按笄帧迸c“饑饉”都是指古代發(fā)生的大饑荒。關(guān)于這場持續(xù)時間相當長的大饑荒,《大雅·召旻》中亦有記載:

      旻天疾威,天篤降喪。我饑饉,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綜上可知,無論是疾病瘟疫,還是喪亂饑饉,“天”都是幕后的操使者,一切人間災(zāi)難之發(fā)生都是“天”的神威所致。反映在《詩經(jīng)》的世界里,“天”同樣是至上主宰般地存在。

      二、作為至上主宰的存在

      “一般認為,‘帝或‘上帝就是殷代的至上神,類于后世的至高無上的‘天的觀念?!盵4]甲骨文中有“天”字的書寫,說明早在西周以前人們對“天”就有了認識,只不過西周以前的“天”所指向的更多的是先民對自然力混沌不清的認識,在這種混沌不清的認識之中先民不知不覺融入了人的意志?!昂笫馈斓挠^念是在西周初年出現(xiàn)的?!盵4]23

      武王伐商前,于孟津會盟各路諸侯,便是以殷紂王“弗敬上天,降災(zāi)下民,沉湎冒色,敢行暴虐”(《尚書·周書·泰誓上》)的理由發(fā)動了對殷商的大戰(zhàn)。由之可見,“天”的地位高于人間的最高統(tǒng)治者,若人間的王不受“天命”束縛,其他人甚至可以受“天命”而伐之,不難看出,這里的“天”是真正的至上主宰。在《詩經(jīng)》中,有不少關(guān)于“天”的書寫,作為至上主宰的“天”便是其中之一。

      “對揚王休,作召公考。天子萬壽!明明天子,令聞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國?!保ā洞笱拧そ瓭h》)“天子”即“上天”之子,周王是人間的最高統(tǒng)治者,其地位之尊貴已是無人能及,但周王卻與“天”有著生養(yǎng)關(guān)系,為“天”在人間的繁衍,這樣看來,“天”的地位自然就在周王之上了?!瓣惶煊谐擅笫苤??!保ā吨茼灐り惶煊谐擅罚┳鳛椤吧咸臁敝?,周王秉承“天命”,代“上天”管理人間事物,“上天”則發(fā)揮神力護佑周王朝國運昌盛,“時邁其邦,昊天其子之,實右序有周”(《周頌·時邁》),看看周管理的這些大邦小邦,“上天”視周王為下界之子,護佑著大周國運昌盛。在祭祀時,“天”亦是在祭祀之列,“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儀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饗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時保之?!保ā吨茼灐の覍ⅰ罚倪@首祭祀詩來看,“上天”之子并非只是一個幌子、一種單純的意志存在,而是真實的心理存在。《詩經(jīng)》中屢次寫道“天生烝民”,這說明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天”也是人類的祖先,與人有著生養(yǎng)關(guān)系。只不過當“天”作為至上主宰的身份存在時,這種父子關(guān)系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上天”不僅能夠“護佑”下界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而且它還能夠警示,甚至懲戒那些不遵“天命”的行為:

      上帝板板,下民卒癉。(《大雅·板》)

      天降喪亂,滅我立王。降此蟊賊,稼穡卒癢。哀恫中國,具贅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蒼。(《大雅·桑柔》)

      旻天疾威,天篤降喪。我饑饉,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大雅·召旻》)。

      無論是“上帝板板”,還是蟊賊橫行,抑或是旱災(zāi)、饑饉,這些不正常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都絕非偶然,它們是“上天”對某些人違背“天命”的行為給予的警示與懲罰。“天”是有意志的,下界的人不能違背“天”的意志,否則就是挑戰(zhàn)“天”的至上權(quán)威,必然會受到相應(yīng)的懲罰。

      三、人間的分身——祖

      來自操使自然之力的“天”的懲罰是讓人恐懼的,作為至上主宰而存在的“天”是讓人敬畏的。周人不僅懼“天”、敬“天”,也崇“祖”。祖先崇拜早在夏朝就已經(jīng)存在,“據(jù)《尚書·甘誓》,在夏啟時,已有‘賞于祖、‘戮于社的聲明,說明已有國家一級的‘祖、‘社的宗教活動?!婕醋鎻R,‘社即社神,說明當時已有祖先崇拜和地神崇拜?!盵4]16

      如果說從原始社會到《詩經(jīng)》創(chuàng)作這段時間的“天”是一步步人化的,那么“祖”便是“天”在人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個“分身”,是“人”與“天”的第一次完全融合,是神化的“人”?!疤焐鸁A民”這個“天”可以理解為人類最初的來源,它是所有人類的祖先,但這個祖先是神秘而模糊的存在。在人類步入文明社會后,宗親之別、血源之差逐漸為人們所意識到,這個時候,祖先的樣貌也逐漸明晰了起來。到了西周時期,在眾多的祭祀活動中,血源祖先幾乎取代了“天”這個模糊祖先,前者不僅比后者的樣貌清晰,而且?guī)缀趵^承了后者的全部神力。當然,有一些祖先神即便與祭祀者沒有血源關(guān)系,人們?nèi)匀粚⑵涔┓?,主要是因為這些祖先神與“天”這位元祖一樣,在當時人們的心中擁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

      《詩經(jīng)》中的祖先神除了“天”以外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有血源關(guān)系的祖先神,一類是無血源關(guān)系的祖先神,兩類祖先神常見于祭祀詩的書寫之中。

      《周頌·清廟》有詩云:

      於穆清廟,肅顯相。濟濟多士,秉文之德。

      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不顯不秉,無射于人斯。

      《周頌·清廟》是周統(tǒng)治者在宗廟內(nèi)祭祀文王的詩,“濟濟多士,秉文之德”,主祭者率領(lǐng)著一班人整整齊齊地站在宗廟內(nèi),懷念著文王遺留于后世的美好德行。這首詩雖沒有直接寫作為祖先神的文王具有某種特殊的神力,但我們?nèi)钥梢酝ㄟ^字里行間體會到肉身寂滅的文王具備的神性——德?!渡袝ざ喾健酚醒裕骸拔┪抑芡蹯`承于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天惟式教我用休,簡畀殷命,尹爾多方?!币簿褪钦f,周之所以能夠取代殷商承接“天命”,統(tǒng)治四方,主要是因為周“克堪用德”,“德”是秉承“天命”的必備條件,是“天”之神性,而作為祖先的文王也具備這樣的“施德”本事,自然是承接了“天”之神性。與《周頌·清廟》一樣,《周頌·我將》亦是祭祀文王的樂歌。

      《周頌·我將》有詩云:

      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儀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文王,既右饗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時保之。

      但跟《周頌·清廟》不同的是,在這首樂歌里,文王是作為配祭的對象而存在的?!墩x》曰:“《我將》詩者,祀文王于明堂之樂歌也。謂祭五帝之神于明堂,以文王配而祀之?!盵5]那么主祭的對象是誰呢?“五帝之神”,也有說是“上帝”的,但不管是“五帝”,還是“上帝”,它們都是極為古老的祖先神。文王作為周人的祖先雖說在這里只是個配祭的對象,但足以看出,文王的身份在發(fā)生變化,他已不再是普通的人,而是神一般的存在。

      除了像文王、武王這樣作為血源關(guān)系的祖先神享受周后人的祭祀外,祭祀詩中還寫到了一些沒有血源關(guān)系或者說血源關(guān)系不太明顯的祖先神。

      《周頌·思文》: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爾極。

      貽我來牟,帝命率育。無此疆爾界,陳常于時夏。

      《小雅·大田》:

      既方既,既堅既好,不稂不莠。

      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周頌·思文》和《小雅·大田》這兩首祭祀詩所祀的祖先神皆與農(nóng)業(yè)有關(guān)?!昂箴ⅰ保瑥摹洞笱拧ど瘛穪砜?,周人視“后稷”為周之始祖,何為始祖?與“天”這位元祖不同的是,始祖不僅存在于傳說之中,在實際生活中始祖存在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也就是更現(xiàn)實些。從公劉和古公亶父的以農(nóng)立國,到周朝建立之后統(tǒng)治者所采取的一系列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措施來看,周一直都十分重視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所以以發(fā)明種植百谷之法的“后稷”作為他們的始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思文》中寫“后稷”“克配彼天”,可見,“后稷”在周人心目中所占的地位是何等重要,與“天”這位元祖神幾乎是同等的存在。《大田》所祭的“田祖”被后人稱為“農(nóng)神”,即農(nóng)業(yè)的守護神,“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边@是祭祀者的祈禱之詞,他們祈禱著“田祖”施展神力將所有的害蟲投入眼前的熊熊大火之中,這樣大田來年就有個好的收成了。

      “祖”作為人化的“天”之分身,在《大雅·云漢》中亦有所體現(xiàn)。

      《大雅·云漢》詩云:

      倬彼云漢,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

      天降喪亂,饑饉薦臻。靡神不舉,靡愛斯牲。

      圭壁既卒,寧莫我聽!

      旱既大甚,蘊隆蟲蟲。不殄祀,自郊徂宮。

      上下奠瘞,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臨。

      耗下土,寧丁我躬!

      旱既大甚,則不可推。兢兢業(yè)業(yè),如霆如雷。

      周余黎民,靡有孑遺。昊天上帝,則不我遺。

      胡不相畏?先祖于摧。

      旱既大甚,則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無所。

      大命近止,靡瞻靡顧。群公先正,則不我助。

      父母先祖,胡寧忍予!

      旱既大甚,滌滌山川。旱魃為虐,如如焚。

      我心憚暑,憂心如熏。群公先正,則不我聞。

      昊天上帝,寧俾我!

      旱既大甚,黽勉畏去。胡寧我以旱?不知其故。

      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昊天上帝,則不我虞。

      敬恭明神,宜無悔怒。

      旱既大甚,散無友紀。鞫哉庶正,疚哉冢宰。

      趣馬師氏,膳夫左右;靡人不周,無不能止。

      瞻昂昊天,云如何里!

      瞻昂昊天,有其星。大夫君子,昭假無贏。

      大命近止,無棄爾成!何求為我,以戾庶正。

      瞻昂昊天,曷惠其寧!

      高亨在《詩經(jīng)今注》寫道:“周宣王時,連年發(fā)生嚴重的旱災(zāi)。周王作這首詩求神祈雨,抒寫他為旱災(zāi)而愁苦的心情?!盵6]當時西周統(tǒng)治下的中原地區(qū),連年大旱,以致赤地千里,哀鴻遍野。周宣王為此心急如焚,不斷祈求上天、先祖,希望他們能夠幫助周民渡過這一劫,可嘆的是“圭壁既卒,寧莫我聽”,旱災(zāi)仍然持續(xù),天空仍是萬里無云。“后稷”“上帝”“父母先祖”皆是“一聲不吭”,但即便是這樣,宣王仍是不愿意放棄希望,“趣馬師氏,膳夫左右;靡人不周,無不能止。”祭祀隊伍還在不斷壯大。在周人看來,“后稷”“上帝”“父母先祖”是幫助他們度過危機的希望,換句話來說,“后稷”“上帝”“父母先祖”皆有“降雨”的神能,至少在“降雨”這一方面,三者在周民心目中的地位是同等的,而“令雨”最初是“天”之神能,可見“后稷”“父母先祖”承接了“天”之神性,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天”在人間的分身。

      參考文獻:

      [1]謝奇懿.先秦兩漢天人意識與《詩經(jīng)》學之研究(上)[M].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66.

      [2]方玉潤.李先耕,點校.詩經(jīng)原始[M].北京:中華書局,1986:388.

      [3]楊寬.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888.

      [4]王振復(fù),陳立群,張艷艷.中國美學范疇史:第1卷[M].西安:陜西教育出版社,2009:14.

      [5]《十三經(jīng)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毛詩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299.

      [6]高亨.詩經(jīng)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445.

      作者簡介:柯利強,廣西師范大學美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審美意蘊詩經(jīng)
      《詩經(jīng)》中走出的“莊姜”
      《詩經(jīng)·國風·周南·桃夭》
      《詩經(jīng)·鄭風·野有蔓草》
      《詩經(jīng)》研究七十年管窺
      淺談中國古典舞作品《粉·墨》的文化傳承
      論明代文人茶畫中的審美意蘊
      《大魚》的意象敘事及審美意蘊
      巧用《詩經(jīng)》解難題
      試論朝鮮朝文人李廷龜?shù)闹袊剿斡泟?chuàng)作
      化妝品外包裝設(shè)計中中國元素的審美意蘊
      徐州市| 泰顺县| 瓦房店市| 静安区| 乌鲁木齐县| 定日县| 微博| 扶余县| 赤壁市| 廉江市| 霍城县| 锡林浩特市| 大悟县| 赫章县| 临安市| 石首市| 华宁县| 景德镇市| 清远市| 疏附县| 宿迁市| 丰顺县| 临清市| 淳安县| 苍溪县| 新野县| 青川县| 额济纳旗| 亳州市| 庆城县| 邵武市| 渝中区| 黔江区| 宜良县| 浦江县| 上蔡县| 五大连池市| 政和县| 宝丰县| 奎屯市| 秭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