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鸞宇
摘 要:合唱指揮的指揮技法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合唱團員的審美能力,這不僅是因為合唱指揮的地位,還由于其自身狀態(tài)會對合唱團員造成一定的影響。本文基于這一現(xiàn)狀,對合唱指揮技法影響合唱團員審美能力這一命題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設置好的影響思路和措施,提升合唱團表演的效果。
關鍵詞:合唱指揮技法;合唱團員;審美能力;影響
引 言
合唱指揮作為合唱團的靈魂人物,在合唱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不僅是合唱團中的一員,還是一支合唱團的領導者,對合唱團員的審美能力具有重要影響。合唱指揮不僅需要指揮的技法到位,還需要確保形體與動作的美觀協(xié)調性,包含其穿著、氣質和內在美等。所以如何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提升整體合唱團員的審美能力,是合唱團優(yōu)化發(fā)展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一、合唱指揮的簡單分析
(一)合唱指揮的概念分析
合唱指揮作為合唱中的靈魂人物,主要是通過手勢、表情和動作,把自身對于音樂的感知、理解和審美要求傳遞到合唱團員之中,再利用合唱團員的配合,把曲目奉獻給觀眾。
(二)合唱指揮的作用分析
1.可以確保合唱的正常運行
合唱是指許多人分成幾個聲部,同時演唱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曲調的歌曲,是一種集體性與行動高度統(tǒng)一的藝術活動。在人數(shù)較多的情況下,不僅需要唱的音調、節(jié)拍和情緒一致,還需要融合為一個整體,發(fā)揮每個人的作用,而合唱指揮作為其中的統(tǒng)一領導,是保證其正常運行的關鍵。
2.可以起到組織和訓練的作用
合唱指揮不僅可以對合唱團的人員進行組織和分配,還可以進行對應性的訓練,進而提升合唱團的水平,對于合唱團來說是尤為關鍵的。
3.指揮是集體歌唱藝術的創(chuàng)造者
合唱是一種局域表現(xiàn)力豐富的藝術形式,不僅需要整體聲音的和諧與協(xié)調,還需要各聲部的音色相應統(tǒng)一,音量相應平衡,突出各聲部自身的特色。而合唱指揮作為領導者,可以利用其對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全面分析,充分運用隊員的聲音,使一首歌曲充滿真實感情和藝術光彩。
(三)合唱藝術與合唱指揮的關系
合唱藝術與合唱指揮密不可分,兩者是融為一體的。缺少指揮的合唱會是一盤散沙,而指揮只有借助合唱藝術才能充分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兩者之間只有相互協(xié)調配合,才能完成一部完整的音樂作品,體現(xiàn)音樂作品的藝術價值,并感染和陶冶觀眾,提高大眾的藝術修養(yǎng)。
二、合唱指揮技法對合唱團員審美能力的影響分析
在進行合唱指揮的過程中,其技法對于合唱團審美的影響主要分為兩個層面:一方面是外在的影響,主要包括指揮動作、指揮棒和音樂節(jié)拍等方面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內在的影響,主要包括情感、藝術水準以及作品與形態(tài)的美感等。這兩個層面的指揮技法都會對合唱團員審美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進而影響整體合唱的效果和水平。所以針對這兩個層面的影響,要設置正確的影響思路,從而在確保合唱效果和質量的同時,提升合唱團員的審美能力。
(一)外在合唱指揮技法方面對審美影響的思路分析
1.規(guī)范指揮姿勢
在進行合唱指揮的過程中,指揮姿勢是最能直觀表達指揮者水平和狀態(tài)的部分,指揮姿勢的缺乏會影響合唱的正常運行,動作過大,過于引起觀眾注意,也會影響合唱的整體表現(xiàn)效果。最為重要的就是在指揮的過程中,指揮姿勢的不標準會對合唱團成員造成一定的影響,分散合唱團員的注意力,使他們不能很好地投入到曲目之中,影響合唱團員對作品內容和精神的領會和傳達,進而對團員的審美能力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可以首先針對指揮姿勢的問題,依據(jù)合理標準進行規(guī)范,從而為合唱團員審美能力帶來良好的影響。
在使用合唱指揮技法的過程中,指揮者一定要確保給觀眾和合唱團員最好的體驗,在給合唱團員審美能力帶來良好影響的同時,提升合唱的質量和水平。首先是指揮者自身的站姿問題。合唱指揮要在合唱全程保持站立姿勢,兩腳間距與肩寬一致,腰背要挺直,頭部保持正直向前看,把身體重量平均分到兩條腿上,避免出現(xiàn)傾斜,給觀眾和合唱團員一種精神不集中的表現(xiàn)。并且,指揮者還要加強與合唱團員眼神的交流,用眼神給團員傳遞自身對于作品內容和精神的體驗,從而提升合唱團員的審美能力。其次,在做出指揮姿勢的過程中,動作的幅度不宜過大,如果出現(xiàn)搖頭晃腦甚至扭腰屈膝等動作,會在影響觀眾觀感的同時,破壞合唱團員對作品的投入和理解,給合唱團員的審美能力帶來不好影響。
2.完善指揮棒的使用
指揮棒作為合唱指揮中的重要工具,其使用方式的不同,也會對合唱團員帶來不同的影響,尤其是握棒方式和揮動的動作,對合唱團員審美能力的影響最為明顯。
合唱指揮者在使用指揮棒的過程中,一定要完善指揮棒的使用方法,在準確表達指揮意圖的同時,規(guī)范使用方式。首先,針對指揮棒的握棒方式,合唱指揮人員應該勤加練習,形成肌肉記憶,對常用的集中握棒方式進行規(guī)范,如當作品比較激昂時,就需要握緊指揮棒,而樂曲較為悠揚時,采用三指間輕握的方式即可。其次,需要根據(jù)作品內容和精神,對握棒方式進行實時調整,給合唱團成員傳遞自身感情和節(jié)奏。最后,在揮動指揮棒的過程中,要注意姿勢自然優(yōu)美,不要過度刻意,避免破壞合唱團整體氛圍,進而有效提升合唱的質量和水平。
3.加強不同音樂節(jié)拍種類指揮技巧的掌握
音樂的節(jié)奏是多變的,存在不確定性,但大體不會超出常見的四種節(jié)奏,這四種節(jié)奏主要是依靠一小節(jié)中包含的拍子節(jié)奏進行分類的,分為兩拍、三拍、四拍和六拍。在指揮過程中,指揮者要對這四個不同音樂節(jié)拍種類指揮技巧進行掌握,設計指揮圖示、提示各聲部和力度層次,從而提高合唱團員的審美能力,促進合唱質量和水平的提高。
合唱指揮者在指揮過程中,一定要加強自身對于不同音樂節(jié)拍種類指揮技巧的掌握,根據(jù)兩拍、三拍、四拍和六拍作品之間的不同技巧展現(xiàn),激發(fā)合唱團員的審美情趣。其次,指揮者還要根據(jù)基本的指揮技巧,把自身對于作品的理解進行充分的表達,引導合唱團員沉浸到作品環(huán)境中去,給合唱團員的審美能力帶來積極影響。
(二)內在合唱指揮技法方面對審美影響的思路分析
1.加強情感融入
音樂作品大都是作者情感的寄托,都會有其獨特的情景和背景。合唱指揮者在指揮過程中,不僅需要理解和感受作品中的精神和情感,還需要利用合理的指揮技法進行表達,在傳遞給合唱團員深刻感悟的同時,給觀眾更好的情感體驗。所以,合唱指揮者需要加強情感的融入,提高自身的音樂理解與表達能力,感悟音樂作品的情感處理,將自己的理解形象地表達給合唱隊員,為指揮技法賦予靈魂。
在合唱指揮中,指揮者可以針對音樂對情感的訴說,在確定內外結合目標的基礎上,從內而外進行指揮技法的展現(xiàn)。其次,在進行指揮前,合唱指揮者可以利用情景融入或自身代入的方式,提前沉浸在作品的整體情感中,用自身的真實感情進行指揮技法的展現(xiàn),進而打動合唱團員與觀眾。如在指揮《歌唱祖國》《義勇軍進行曲》等作品的過程中,指揮者一定要把自身的愛國情懷和自豪感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加強合唱團員對作品整體情感的把握,凸顯合唱指揮者的引領作用,進而為合唱團員帶來正確積極的審美能力影響。不僅如此,情感在指揮技法中的融入,可以讓觀眾身臨其境,讓觀眾走入表演之中,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2.合理把握藝術標準
合唱指揮作為合唱團的靈魂,是合唱產(chǎn)出過程中的主導者,也是整體音樂作品的表達者和掌控者,是確保合唱質量和水平的關鍵。而在實際合唱表演過程中,指揮者的藝術水準以及對藝術標準的把握,是正確影響合唱團員審美能力的基礎和前提。
合唱指揮在進行指揮時,要努力提高自身藝術水準,不僅要對作品無誤地表達,還要用自身的高水平藝術水準征服合唱團員,影響合唱團員形成正確的審美能力,帶動合唱團員感受作品中的美感。如可以通過反復排練的方式,對一個作品養(yǎng)成良好的肌肉記憶和理解,從而確保在指揮的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失誤。并且,在排練的過程中,合唱指揮一定要對作品的段落、調式、音樂強弱、快慢、各聲部間的配合、高潮部分的處理等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然后結合多樣的引導方式,加深合唱團員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加強對作品美和形態(tài)美的掌握
要加強對作品美和形態(tài)美的掌握,對作品進行更精準的表達,確保合唱指揮在合唱中的作用充分發(fā)揮。
合唱指揮在指揮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美表現(xiàn)過程的有效掌握,從而讓作品美與形態(tài)美深入到合唱團員與觀眾心中。首先,合唱指揮要把握好與合唱團員以及觀眾之間的尺度,自身的動作和情感表達不要過于夸張,避免給人一種做作的感覺,影響合唱團員對作品的審美能力。其次,要加深自身情感的表達,通過動作語言,給合唱團員與觀眾傳遞真實、完善的音樂作品精神。
三、結 語
在對合唱指揮技法影響合唱團員審美能力這一命題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對合唱指揮進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基于外在和內在對審美能力的影響,通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式,有效規(guī)范合唱指揮技法,在為合唱團員提供正確審美能力影響的同時,提升合唱的質量和水平。
(齊齊哈爾大學)
參考文獻
[1] 秦文靜.合唱指揮技法對合唱團員審美能力的影響分析[J].喜劇世界(下半月),2020(7).
[2] 吳文霞.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導學,2020(014):67.
[3] 沙菲.合唱教學對初中學生音樂素質提升的研究[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20(00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