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龍
(陜西省西咸新區(qū)灃東新城市政園林配套中心)
綜合管廊是指建在城市地下,用于容納兩類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線的構筑物及附屬設施[1]。它可徹底解決馬路“拉鏈”、空中“蛛網”、能節(jié)約釋放大量地下空間、增強管線抗災抗險能力、保障城市生命線安全,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是一種集約度高、科學性強的城市綜合管線工程[2]。
管廊的電氣設計主要包括斷面設計、供配電設計和纜線設計三個方面,文章結合筆者參與過的項目,對綜合管廊電氣設計要點進行簡要介紹。
西安市某新區(qū)天谷四路為該區(qū)正在建設的管廊之一,長約1.3km,收納管線包括電力、通信、給水、再生水、天然氣、熱力。
根據專項管線規(guī)劃及與供電、通信各管線單位溝通,確定電力容量為4×110kⅤ+40×10kⅤ,通 信 容 量 為24孔?110mm管(按4層500mm×150mm橋架設計)。
根據相關規(guī)范[3]及供電部門的相關要求,管廊內電力和通信管線設置遵循以下原則:
①電力包含110kⅤ和10kⅤ線路,且數量較多,單獨成艙;
②通信與再生水、給水同艙;
③熱力與天然氣分別成艙。
管廊共設置四個艙室,標準斷面詳見圖1。
根據規(guī)范和管線維護單位的建議,10kⅤ電纜梯架敷設水平間距為1500mm,110kⅤ電纜支架敷設水平間距為750mm,縱向間距取350mm,通信纜線采用橋架敷設,支架水平間距取750mm,縱向間距取300mm。
管廊全長1.3km,供電采用景觀式地埋變供電,單母線接線,10kⅤ側預留環(huán)網柜,電源遠期由監(jiān)控中心引來,高供低計,在0.4kⅤ進線處設置電能計量測量裝置,并設置低壓集中無功補償,補償后功率因數不小于0.9。
低壓供電半徑一般不宜超過0.8km,因此在管廊中段設置一座箱變。管廊以防火分區(qū)作為配電單元,每兩個防火分區(qū)共用一個配電室,每個防火分區(qū)設一套非消防負荷AP配電箱,負責區(qū)間內三級負荷的配電;采用單電源進線,同時設一套消防負荷APE配電箱,負責區(qū)間內二級負荷的配電;采用雙電源供電,分別由低壓柜和EPS柜引入。負荷分類詳見表1。
管廊內用電負荷采用需要系數法進行計算,方法如下:
①排水泵,僅考慮綜合艙或熱力艙檢修泄水時的排水,取3個防火分區(qū)排水泵同時工作;
②風機,僅計入風機低速運行時的工作負荷;
③檢修負荷,單個檢修箱取30kW;④照明負荷,按每艙2.5kW/km估算;
圖1 綜合管廊標準斷面圖
表1 負荷分類表
⑤弱電電源負荷,按每艙1.5kW/km估算;
⑥其他負荷根據相關專業(yè)的條件確定。
設備安裝容量為:Pe=1625.20kW(含檢修負荷1470kW);計算容量為:Pjs=112.39kW。因此選取容量為200kⅤA變壓器,負荷率58%,EPS電池柜容量為30kW。
管廊內設正常照明及應急照明,人行道平均照度為15lx,疏散應急照明照度不低于5lx。疏散指示燈、出口標志燈均自帶蓄電池,平時常亮;應急照明雙頭燈自帶蓄電池,平時關閉;火災時強制點亮,蓄電池持續(xù)供電時間不少于60min。燈具采用LED光源。照明控制分為就地、遠程兩種控制方式,普通照明燈具按1:1間隔配電控制。
管廊內電氣設備布置要求如下:
①箱變安裝位置首選寬度大于3m的綠化帶,其次為道路紅線外;
②管廊內配電箱等電氣設備應防水防潮,防護等級不低于IP54,天然氣艙內電氣設備防爆等級為ExdIIBT4;
③電纜橋架采用鋁合金材質,自用橋架采用鋁合金材質且外敷防火涂料。
①在箱變內、配電箱、設備電控箱內均裝設SPD,防止雷電波侵入。
②設置環(huán)形接地網,沿管廊內兩側縱向敷設通長接地干線,與預埋件可靠焊接,接地干線采用?14mm銅覆鋼,接地支線采用?10mm銅覆鋼。
圖2 綜合管廊纜線設計
③天然氣艙防靜電接地體采用管廊的接地系統。
管廊起點近期為臨時封堵,終點與已設計的科技二路管廊直接相連。為滿足周邊地塊的需求,通信出艙節(jié)點與給水、再生水節(jié)點結合設置[4],通信和電力10kⅤ管線每間距150m~200m出艙一次,地塊內出線采用預埋過街套管(南側3×4×DN110mm,北側2×4×DN110mm)敷設至道路紅線外,詳見圖2。
管廊交叉節(jié)點采用“立交”方式,局部擴大以滿足管線連接和人員通行要求。交叉節(jié)點設置預留洞滿足纜線連接要求,電力預留洞尺寸不小于艙室寬度一半;通信預留洞為600mm×600mm,距結構壁1100mm。
電氣設計是綜合管廊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根據每條管廊的實際情況,就斷面設計、供配電設計和纜線設計等方案進行優(yōu)化比選,提高設計的實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經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