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杰
據《生活書店史稿》記載,生活書店全國發(fā)行網絡的建立主要集中在1938、1939年兩年中,先后建立分支店及辦事處達52個,臨時營業(yè)處3個此外還有9個流動供應所。這些發(fā)行據點遍及后方14個省份,除新疆、西藏、青海、寧夏四省外,各省都設有分支機構。
在極其動蕩的局勢下,逆勢擴張自然需要極大的勇氣;而編織這樣一張覆蓋半個中國的大網更需要全局視野和戰(zhàn)略謀劃,生活書店對此有著清晰的考慮?!兜陝胀ㄓ崱返?號所載《業(yè)務報告》做了詳盡的分析。首先,要“從長計議”,“我們的抗戰(zhàn)是全民抗戰(zhàn),并且是持久戰(zhàn),書店工作的開展,當然要和全面抗戰(zhàn)配合起來?!逼浯危鶕?zhàn)勢變化和救亡運動需要,調整既有分支機構職能?!皾h口的重心,先分散一部分力量于華南”,“把反映現實最快的全國性的三日刊《抗戰(zhàn)》和專研討國際情勢的半月刊《世界知識》遷往廣州出版,同時在那里也可編印些新的叢書?!钡谌?,做好后備安排?!皾h口部分,于必要時準備移至重慶工作。廣州將來如因客觀形勢變動而無法繼續(xù)營業(yè)時,可以遷到桂林”;“西安也要作單獨作戰(zhàn)的準備,漸次向蘭州、迪化伸展。將來縱使粵漢受到威脅,華西重心的重慶,可與成都、西安互相聯(lián)絡,西南中心的桂林,可與貴陽、昆明、長沙、梧州等處呼應?!钡谒模⒎謪^(qū)發(fā)行模式?!班]購、批發(fā)的工作,含有一些地域性,為避免郵程轉輾遲延,所以盡先逐步分散至各分店,由各處就近辦理,雜志發(fā)行,暫由漢粵二地分別負責,將來也要做到分散至各分店。
從這些分析謀劃中可以看出,生活書店對后方分支機構的設置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首先是充分考慮到戰(zhàn)勢的可能變化。比如,所預測的“粵漢受到威脅”,不到一年就變成了嚴峻的現實。如果不是早有謀劃,恐怕要措手不及了。其次考慮到與鄰近其他分支機構的呼應配合,尤其是交通的便利。從后面的變化看,這個布局是符合實際的。
根據這個規(guī)劃,各路人馬很快就分頭行動起來,分赴宜昌、萬縣、蘭州、梧州、衡陽、貴陽、昆明等地著手分支機構的籌建事宜。《店務通訊》里多次出現他們在各地奔波活動的記錄。據《生活書店史稿》記載,到粵漢撤退前,內地分支機構已經建立了三十余處。派出去的往往不過一兩位員工而已,有的甚至剛剛處理完某地的籌建事宜,又奉令轉戰(zhàn)他處。看到這些記載,不得不佩服生活書店各位前輩的執(zhí)行力和奉獻精神。他們要去的目的地,多是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地方,從無到有開辦書店面臨不少的困難。路途上,為了及時搭乘上車船而到處奔走、連夜排隊買票;住宿不過尋個小旅店將就過夜,有時候甚至還不得不露宿街頭更為危險的則是要躲避轟炸,前往貴陽籌辦分店的張子皎還在途中遇到了“匪先生”,究竟是有驚無險,還是只好“破財免災”也不得而知了。及至到了當地,則要及時了解行情、設法租賃場地;一些地方當局得知生活書店在此設點,還要橫加刁難,不發(fā)給營業(yè)執(zhí)照,為此少不得還要動用關系代為請托。鄒韜奮先生在其《抗戰(zhàn)以來》中,對此有一番描述和感慨“號稱‘經理,實際上等于流亡,交通擁擠曾有同事乘船被擠得落下水去,勉強獲救,得全生命。有同事因經濟苦窘,登岸后即在碼頭上露宿一宵,然后努力建立新的工作據點,執(zhí)行經理職務。他們所以能有這樣苦干的精神,是深刻明了他們的勤苦不是為任何少數人謀利,而是為中國的文化事業(yè)奮斗?!?/p>
隨著戰(zhàn)勢的發(fā)展,生活書店的發(fā)行點還必須及時做出調整。例如,1938年7月間,南昌形勢已經十分緊張,設在此地的分店已經處于“掙扎”之中。為了提前進行準備,生活書店即安排專人到吉安籌辦分店,以備南昌失守后,經營業(yè)務的轉移。在武漢、長沙即將陷落之際,安排赴常德開設分店,因為當地有大量疏散下來的兩地市民。六安一度為安徽省政府移駐地,且交通相對便利,生活書店曾于1938年4月間在此開設分店,至8月間,六安形勢吃緊,遂又在立煌設立分店,接續(xù)營業(yè)。
1938年10月,武漢、廣州同時淪陷,戰(zhàn)局發(fā)生重大變化。生活書店不得不緊急對分支機構的布局做出整體調整。11月19日,《店務通訊》登載了徐伯昕先生所做《粵漢退出后我店業(yè)務上的新布置》,對“各店的后移與伸展”做出了詳細安排。限于篇幅,這里就無法展開了。本文所提的《日本政治研究》1939年3月上海再版本版權頁中所列的28個城市中,諸如柳州、南寧、百色、巴東、迪化等處的分支機構即是在這時候謀劃設立的。
由于國民黨當局的遏制與打壓,這些分支機構存在了不長時間后先后被迫關閉,到1941年初僅剩了重慶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