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很喜歡詩,自從我決定寫(少年讀詩經(jīng))這本書。這便也成了她十分掛念的一樣事,隔三差五就詢問我的寫作進度。這本書我寫得很慢。仔細推敲琢磨。經(jīng)常是一天只能完成一首詩的注譯工作。有時候在旅途中,對某一句詩有了新思法。就立刻記錄在手機記事本上,唯恐忘記。有時候膳到半夜,久久琢磨不透的一句詩有了解答。也趕緊翻身起來。記錄下來。大多數(shù)時候,是女兒寫家庭作業(yè),我抱著筆記本電腦在旁邊“注詩”。時間在慢慢流逝。我們陪伴著彼此。這中間有“詩”的存在。
我還記得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送她入園的路上都嬰背一首五言小詩,有時是王維的,有時是孟浩然的。她學得很快。走到幼兒園門口基本就能背下來。在教她讀詩這樣事上,我并沒有太功利的目的。只是在她的興趣基礎(chǔ)上做一點引導。有一天她從幼兒園回來。用稚嫩的聲音唱著一首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罪罪……她說這是老師教的歌,是當時一部熱播古裝劇的插曲。我告訴她,這幾句歌詞出自《詩經(jīng)》,并順手從書架上取了一本書給她看,這是她第一次接觸《詩經(jīng)》這本書。
女兒幼兒園時期,背誦了很多古詩詞,對詩歌有一種不自覺的喜愛。我記得有一天刮大風,她看著灰黃的天空和被風吹得四處飄飛的墨料袋,缸然對我說“爸爸,我寫了一首詩?!蔽艺f“那你念給我聽?!彼絿伒肋b“詩的名字叫城今天風太大了》"。
今天風太大了今天風太大了風吹得大象滿天飛風吹得龍亂飛
風把星星也吹落在了地上
我無法說這是一首好詩,還是一首精糕的詩,甚至這算不算是一首詩。但我知道她在表達。她已經(jīng)知道詩的表達方式,懂得使用重疊句式,并以此加深表達的感情色彩。
她寫的第二首詩是《你為什么哭》。
你為什么哭你家貓生病了你家蟲子病了你為什么哭
據(jù)說,她那天看到班上的小伙伴在哭,問她為什么哭,小伙伴始終不吭聲,所以寫了這首詩。我同樣宋置可否,女兒未來是否會成為一個詩人,并不要緊。重要的是她幼小的心靈里葆有詩意。
那一段時間,小丫頭特別喜歡寫詩(姑且稱為詩吧)。有兩首我覺得很有童趣,抄在這里
《棉花糖》
天上的白云像棉花糖
我想拿一個桶
坐飛機的時候
盛一桶
吃個夠
《我喜歡吃肉》
我喜歡吃肉
我天天吃肉
我吃啊吃啊吃啊
爸爸說,你吃成一個小胖子了
但我的仍然喜歡吃肉
一個人年少時的經(jīng)歷。感觸,熏陶和閱讀,在他的一生中也許并不會有太過明顯的映現(xiàn)。但潛移默化的力量是存在的。它會成為一種內(nèi)核,深藏在生命的深處。成為精神與氣質(zhì)的泉源。
20秒年春節(jié)我?guī)畠喝ゴ罄砺糜?,看雪山??炊?,看當?shù)氐拿耧L民俗,小丫頭特別開心。某一天早晨。我拿酒店的便簽紙和一支書寫不太流利的圓珠筆,寫了兩首小待給她
拜上三軍人來超。答山之慧曬肚皮.
白露掠過山茶樹。洱海滋泡云腳低。
雪風吹懷溪山靜,清泉過街響聲急。
購業(yè)盛酒行葉青。天龍浮屠梵青奇。
里面的意象全部來自我們旅行中所見所歷。由于前一天腦的路太多,我和孩子都比較痰倦,真正到日上三竿才起床。起床后又在陽臺上曬太陽,差不多曬了一整天。從餌海邊飛來的白色海鷗一直在窗前的山茶樹邊盤旋,遠處的洱海仿佛一大塊藍色的桌布,云腳低飯的壓在上面。第二圓寫的是我們前一天的旅行。冬日的大理古城特別靜謐,從蒼山上歡來的雪鳳令實步行走的我們頗覺舒爽,仿佛遠山靜默了,河流也靜止了,只有過街的泉水發(fā)出涼津的水聲,叮叮咚咚、嚕嘈切切,簡直像敲擊著佩玉。大理當?shù)禺a(chǎn)一種果酒,綠如竹葉,我倒在陶瓷里喝,就稱為“竹葉青”。我們一路上走得最辛苦的時候是在崇圣寺,也就是《天龍八部》里的“天龍寺”,四五十分鐘從山門跑到最后一重大殿,又跑下來,耳邊哨起憑聲,別有一種空靈之感。這幾句的意象顯然跳脫,但卻都是寫實,并非虛構(gòu)。我第一次拾孩子一句一句講詩,是想告訴她,詩是更高維度的生活。她聽得很仔細。并且把這幾句詩背了下來,就像她小時候背古詩一樣。
女兒會完整背誦的第一首《詩經(jīng)》篇目是《蒹葭》。當時我想找一本帶注譯的書給她看,因為她已經(jīng)具備一定程度的閱讀能力了,但大多數(shù)注譯本比較繁復,偏向?qū)W術(shù)性,不適合青少年閱讀,這也是怩使我后來寫這本書的原因之一。我想寫一本曉暢明白的《詩經(jīng))注釋本,它也許是該顯的但并不淺薄。就像一座百花盛開的范圍,人們在墻外傷叫到花香。也能看到花朵的樣子。拉并沒有跟她亞之妹妹。但是拆掉了那罐墻,便人們能夠茶近,并愛上這座花園。
《詩經(jīng)》作為中國古代最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之一,歷代注疏不絕,然而多穿曾用會,凡涉男女,動輒就是“后妃之德”。當然,這也不能怪古代的先賢們,他們生活在自己的時代,有自己的認知和目的。(詩經(jīng)》中的作品,歌詠的范圍李常之廣泛,從題材上來說后世詩歌要表達的內(nèi)容兒乎在這里都已存在,有勞動的歌。有征戰(zhàn)的歌,有祭祀的歌,有宴飲的意,有思會的意,有限中經(jīng)收,有征火哀歌,有田園牧歌。還有情歌和史詩……幾乎無事不能成詩,無事不能成詠??梢姟W怨乓詠砣藗兊那楦袃?nèi)核是相同的。
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恩無邪”。是什么意思呢這是他效勵弟子們讀《詩經(jīng)》的一句話,這句話成為后世認識《詩經(jīng)》的一個基準.古代的貴族們把學(詩)做為必修課,因為讀《詩》不但能夠知禮俗。還能涵養(yǎng)性情。培養(yǎng)談吐。一個人光知禮是不夠的,還應(yīng)該有內(nèi)在的風度。此外,孔子對學《詩》還表達了一個戀度“小子何莫掌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多識于鳥獸魚蟲之名。”菪用大白話說,就是“小朋友應(yīng)該學(詩經(jīng)》咧?!对娊?jīng)》可以激發(fā)情志??梢远床焐鐣c自然,可以結(jié)交賢達。可以朝戰(zhàn)不甲……還可以通過它學習鳥獸魚蟲等博
《詩經(jīng)》本身是物學知識。”
非常豐富的,現(xiàn)代詩歌所倡導的真誠、審美與教育,都已經(jīng)存在于這里。
《詩經(jīng)》是漢語的泉溺之一,如果沒有《詩經(jīng)》,漢語的豐富性要大打折扣。我們現(xiàn)今使用頻率很高的一些詞語、成語、俗語和典故,都源出于《詩經(jīng)》,如形容美人的“竊定淑女”,形容男子的“孔武有力”,形容傷心的“涕泗滂沱”,形容難跟的“鞭轉(zhuǎn)反側(cè)”。形容謹慎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形容憂慮的“憂心忡忡”,形容辛勞的“夙興夜寐”,形容孤獨的“獨行蹣躪”,形容意志的“舍命不諭”,形容言誤的“巧言如簧”,形容敬仰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形容自然的“風雨凄凄”“鳳雨如晦”“楊柳依依”“雨雪霉罪”……此外還有很多耳熟能詳?shù)乃渍Z,如“執(zhí)子之手,與子僭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知我者,謂我心優(yōu)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兄弟閱干墻,外御其侮”,“摩不有初,鮮克有終”……真可以說俯拾皆是,滿地珠玉。
從上述內(nèi)容我們不難明白。讓孩子讀《詩經(jīng)》的意義何其深遠
這本書每個篇目基本上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原詩,也就是《詩經(jīng)》篇目的原文∶第二部分是注音與注釋。《詩經(jīng)》里有很多生僵字,有些字的讀音與我們現(xiàn)在不同,需要給出準確的讀音。注釋,除了對其中詞句必要的釋義外,最重要的是對詩中涉及的一些先民文化進行簡明扼要的解釋。以便家長和孩子對《詩經(jīng)》古老的表達方式有一個了解。注釋工作非常繁瑣。既要清晰明了又不能太過雜芫。需要相當大的耐心和毅力,為此我參照了多本乾嘉時期的《詩經(jīng)》注本。頗有豁然開朗之感第三部分是譯詩,這是投入精力最大的一塊,《詩經(jīng)》所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距今已經(jīng)兩千多年,有些文字比較古奧,語序和詞序也和現(xiàn)今有很大的不同,當代人理解起來頗為費力,如果照釋義直譯成大白話,固然便于理解,但卻喪失了詩歌本身的美感。因此,髓譯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要兼顧詩歌的聲韻之美、格律之美?!对娊?jīng)》的一大特色是“重章疊句”,有些詩每句只有一個字的差異,如果照句文直譯,無疑減弱了詩句的力量。我嘗試將譯詩翻成多種形式,有的譯成五言詩,有的譯成七言詩,有的譯成現(xiàn)代詩,無論哪種形式,都盡可能的保留中國詩歌的韻味在里面,力求做到表達的多樣性,讓孩子意識到漢語的音樂之美。形式之美與永恒的力量第四部分是“知識延仲”,有的沙及歷史故事,有的涉及民間傳說,可以說是《詩經(jīng)》的“周邊”,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孩子對《詩經(jīng)》這部古老而珍貴的作品產(chǎn)生興趣。并大致了解先秦時期的先民文化
我相信,孩子都是有詩性的,我們作為父母,應(yīng)該盡量呵護孩子與生俱來的詩性。我也堅信,每個孩子都可以從《詩經(jīng)》中汲取應(yīng)對未來現(xiàn)實的心靈力量。重拾童心、童真、童趣。
王小波先生曾說,我們只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應(yīng)有詩意的生命。(《少年讀詩經(jīng)》,白羽譯著,航空工業(yè)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