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怡
在大山深處,有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山村,這里遠離塵世的喧囂,人人安分守己,滿足于現(xiàn)狀。在村旁有一條小河,這條河哺育了村子里的一代代人。
黃嬸的家在河邊,站在家門口,可以看見一年四季都奔流不息的河水。在黃嬸家附近,有一座河神廟。聽老人說,傳說某年村里大旱,河也干了,露出干裂的河床,田里的莊稼都枯死了,村里的人就籌錢在河邊修了這么一座河神廟。說來也怪,在廟修好后的第二天,河里就注滿了水,清盈盈的。但后來村里的年輕人卻沒幾人信這個傳說,所以廟里的香火也不旺,就只有零星幾個陌生的趕路人為求平安在此上那么一兩炷香。
夜?jié)u漸深了,只有幾戶人家的窗口還亮著燭光。黃嬸坐在床邊,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被子里裹著一個孩子,小臉紅撲撲的,嘴上干得起了皮。睡夢中的他睡得并不安穩(wěn),眉頭皺得緊緊的,小手從被子里伸出來,在空中胡亂地抓著什么。黃嬸抹了抹眼淚,愛憐地摸摸孩子的臉,心里暗自著急:寶兒這患的是什么病呀?請郎中看了只說是普通的發(fā)熱,可這都一天了,也不見好轉(zhuǎn)。黃嬸輕輕地拍著孩子的背,在她的安撫下,寶兒慢慢地放松下來,沉沉地睡去了。
熬了一夜,寶兒的病不但不見好轉(zhuǎn),反而更加嚴重了。黃嬸的心沉了沉,給孩子掖了掖被角,下定決心,走出了家門。
天蒙蒙亮,黃嬸走進了河神廟,“撲通”一聲跪下,對著河神磕了幾個頭,雙手合十放在胸前,口中默念:“河神大人,您大慈大悲,希望您能保佑我的孩子?!闭f完,又撫了撫心口,站起身,拍拍褲子上的塵土,走出了廟門。
回到家后,黃嬸給寶兒擦了一遍身子。到了中午,寶兒的情況果然好了很多。他已經(jīng)可以睜開眼睛,動動小手了。黃嬸喜得合不攏嘴,又去河神廟拜了幾拜,甚至將小河神龕請到了家里。此后,逢年過節(jié)黃嬸都要在神龕前拜上幾拜,祈求多福。
寶兒從懂事起就常聽娘講這個故事,不免對門前的河多了幾分敬意,他想:這可是救過我命的河呢!
到了梅雨季節(jié),孩子們都喜歡光著腳踩水坑玩,這天寶兒和小伙伴起了爭執(zhí),小伙伴把寶兒推進了水坑,寶兒成了“落湯雞”?;氐郊液?,黃嬸并沒有很在意,訓斥了寶兒兩句,就又去地里忙活了。
寶兒看著娘遠去的背影,撇了撇嘴。過了一會兒,他感覺頭暈?zāi)垦#鋈谎矍耙缓?,昏倒在地上。黃嬸晚上回來時,見寶兒躺在地上昏迷不醒,連忙丟下鋤頭,抱起寶兒。她摸到寶兒臉上燙得嚇人,她的手止不住地顫抖,嘴里念念叨叨地,不知說些什么。突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看了看門口的那條河,又看了看寶兒。黃嬸把寶兒抱到床上后,一路小跑到了河神廟。她相信河神會顯靈的,上次寶兒的命就是河神救的!
等到黃嬸從河神廟回來時,寶兒已經(jīng)出氣多進氣少了,黃嬸卻渾然不覺,自顧自地說:“寶兒,不怕!娘已經(jīng)請河神爺救你了,你一定會好起來的?!睂殐翰恢牄]聽見,小手抓了幾下。到了后半夜,昏暗的燭光在微風中搖曳不定,黃嬸感覺被人抽扯了一下,睜眼一看,寶兒醒了,正睜著大眼睛在看她呢。黃嬸連忙拉起寶兒的手說:“寶兒,好些了嗎?”寶兒動了動嘴,說:“娘,渴。”黃嬸急忙穿鞋下床,等她拿來水時,寶兒的眼睛已經(jīng)閉上了,黃嬸叫了兩聲,沒人應(yīng),她顫顫巍巍地伸出手,搖晃了寶兒幾下,還是沒有反應(yīng)。黃嬸突然意識到了什么,尖叫一聲,昏倒在地上。
黃嬸感覺自己做了一個夢,夢里有她的寶兒,還有一條河……
指導老師點評:
文章將鏡頭對準了大山深處的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山村,聚焦到了村旁河邊的河神廟,擷取了黃嬸一家與河神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通過黃嬸的勤勞、善良、迷信、落后,暗示了一條河的隱秘,寓意著在落后山村“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的深刻道理。文章尺水波瀾,描寫細膩,情感真摯,韻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