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描述:鄭沅此篆書《兩都賦序》六屏軸,紙本,尺寸179.5cm×47.5cm×6。
作者簡介:張鄭沅(1866—1943),派名家觥,字叔進,號肅摺、習叟,室名獨笑齋。湖南長沙縣金井鄭家段栗山坪人。父鄭業(yè),秀才,著有《獨笑齋詩章》,《金石考略》;母唐氏,亦能詩,著有《瓊漪閣詩》一卷。鄭沅幼聰穎好學,弱冠補優(yōu)廩生。光緒十七年(1891)鄉(xiāng)試中經(jīng)魁。光緒二十年(1894)成進士,殿試一甲第三,賜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編修。以翰林侍講入值上書房。光緒二十四年(1898),任會試同考官。光緒二十七年(1901),任甘肅鄉(xiāng)試副考官,南書房行走。光緒二十九年(1903),任山西鄉(xiāng)試正考官,提督四川學政、日講起居注官等職。
辛亥后,其臥病京華,曾與樊樊山、陳散原等結(jié)寒云詩社。袁世凱任大總統(tǒng),其任總統(tǒng)府秘書。后袁稱帝,其恥為袁官,稱病請辭,在袁長子克定百計挽之不從后,借學佛為名遁走津門。不久南下移居上海,客愛儷園,與清遺老瞿鴻機、陳夔龍等人結(jié)詩社,唱和遣懷。時沈宗植、陳曾壽、李瑞清在上海皆有書名,而向鄭沅求書者尤眾,乃昂其潤例,以減應(yīng)酬。
鄭沅幼承家學,早登甲科,于古文始學歐公,深得陰柔之美;詩宗大蘇,顧不多作;書法篆隸皆工,行楷尤美,尤擅章草及籒篆。蕭榮爵曾言:“叔進之書,非今之所謂書家可望其項背?!笔捯嘁詴禺斒?,其推服之忱,可以想見。精鑒賞,尤精碑帖法書考釋。晚年學佛,長沙李肖聃《星廬筆記》有記載。詩文散見于《甲庚雜志》、《中國學報》、《名人文鈔》及名家筆記中。著有《獨笑齋金石題跋記》等。
鄭沅于1943年卒于上海。李肖聃挽詩云:“劫后一棺懸海上,湘山誰為返羈魂?!?/p>
識文:或曰,賦者,古詩之流也。昔成康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大漢初定,日不暇給。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禮官、考文章。內(nèi)設(shè)金馬、石渠之署,外興樂府、葉律之事,以興廢繼絕,潤色鴻業(yè)。是以眾庶悅豫,福應(yīng)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寶鼎之歌,薦于郊廟。神雀、五鳳、甘露、黃龍之瑞,以為年紀。故言語侍從之臣,若司馬相如、虞丘壽王、東方朔、枚皋、王褒、劉向之屬,朝夕論思,日月獻納。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寬、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劉德、太子太傅蕭望之等,時時間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抑亦雅、頌之亞也。
款識:湖涵仁兄同年正篆,弟鄭沅。
鈐?。亨嶃渲。ò祝?、習叟(朱)。
(文/行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