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慶
王戎①七歲,嘗②與諸③小兒游④??吹琅岳顦涠嘧英菡壑Β蓿T兒競⑦走⑧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信然⑨。
選自《世說新語》
①王戎:晉朝人,竹林七賢之一。②嘗:曾經(jīng)。③諸:眾。④游:玩。⑤子:果實。⑥折枝:壓彎了樹枝。⑦競:爭著。⑧走:跑。⑨信然:確實如此。
1. 解釋下列句子中“之”的含義:
(1)諸兒競走取之( )
(2)人問之( )
(3)取之,信然( )
2. 文中形容路邊李子樹上李子多的一個詞是( )
A.多子
B.折枝
C.競
3.用簡短的語言概述本文的內(nèi)容。
1.(1)代詞,代李子
(2)代詞,代王戎
(3)代詞,代李子
2. B
3.王戎七歲的時候,曾和小朋友們一道玩耍,看見路邊有棵李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大路邊上,還有這么多李子,那一定是苦李子?!闭獊硪粐L,果然是這樣。
這個故事寫王戎小時候觀察仔細,善于動腦筋,能根據(jù)有關現(xiàn)象進行推理判斷。文章最后講“取之,信然”,說明王戎的推理是正確的。我們應該學習王戎仔細觀察,善于思考,不盲目從眾的處事方式。學會在生活和學習中,根據(jù)現(xiàn)象進行思考,做出有理有據(jù)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