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芳
【摘要】班主任作為班級的主要管理者和負責人,需要承擔起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責任,在班級內部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為培養(yǎng)小學生健全的人格奠定堅實基礎。為此,班主任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獨裁性管理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班級中更好地學習與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教育理念
一、前言
小學階段班主任是與學生相處最多的教師,也是與學生聯(lián)系最為緊密的教師。班主任的主要職責就是了解和研究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疏導,協(xié)調各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制定班級常規(guī),選拔優(yōu)秀班干部,組織班委會工作,適時地創(chuàng)造與家長溝通的機會,有計劃、有組織地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想要更好地完成這些班級工作,班主任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做好統(tǒng)一的班級管理規(guī)劃,促使學生得到更加有效的發(fā)展。為此,本文將對小學班主任如何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進行淺析。
二、堅持家校共育,與家長充分溝通,統(tǒng)一教育理念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教育理念以及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極為深遠。學生在校學習,個別家長認為僅僅是教師的責任,認識有所偏差,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充分與家長進行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改變家長的這一錯誤觀念。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觀念、行為對孩子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孩子最先接受的教育是來自父母的示范與指導。教育工作需要家校齊抓共管,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家校合一。隨著科技發(fā)展,如今通訊更加便利,溝通方式靈活多變。班主任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1],例如電話、微信、釘釘、面談等方式,和家長成為朋友,使家校交流更和諧。那么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統(tǒng)一教育理念呢?
首先,在溝通過程中,班主任應注意自己的言語態(tài)度,尊重個體,以肯定學生作為切入點,慢慢深入,再進行疏通,指導存在的不足,讓溝通在融洽的環(huán)境中進行,這樣才能使溝通更具可行性。針對引導效果不明顯的問題學生,班主任要注意方式方法,與學生家長進行詳談,探討孩子的優(yōu)點是什么、現(xiàn)在的發(fā)展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等等,從而取得家長的支持和幫助。只有家校雙管齊下,對孩子的教育才更具有實效。
其次,班主任應進行家訪,深入溝通,了解學生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背景以及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找到存在的問題與原生家庭影響有關的方面,以便日后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教育,從而確保教育的長遠性。
再次,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長會的機會將班級規(guī)章制度介紹給家長,說明制定規(guī)章制度的理由,詢問和聽取家長的建議,適當地對規(guī)章制度進行調整,這樣才能夠讓家長體會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齊抓共管的重要性,更加理解班主任的工作,支持班主任的工作,統(tǒng)一教育理念,更有利于學生接受教育,提升班級管理的質量[2]。
三、尊重熱愛學生,提升自身素養(yǎng),為班級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班主任管理的主要對象是學生,學生是班級的主體,讓學生在班級中有歸屬感是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前提。給予學生充分的重視,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相反,如果學生感受到的是不在意甚至是厭惡,那么班級對于學生而言就是一個可怕的存在。因此,班主任良好的素質是有效管理班級工作的前提。
首先,班主任要尊重熱愛學生,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班主任不要漠視甚至直接不問緣由地指責謾罵,處理問題時要問清緣由,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與學生進行溝通。無論學生家境如何,學習成績如何,班主任都要就事論事,一視同仁,這樣學生才會對班主任更加信服,更加認同班主任對自己的管理。
其次,班主任要嚴于律己,真正做到以身示范。例如,教育學生要講文明,懂禮貌,知感恩,對于幫助過自己的人要及時表達感謝,而不是坦然受之。班主任利用榜樣示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且按照班級規(guī)章制度主動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才是管理學生最為有效的辦法,才能顯著提升班級管理的質量。
四、保證溝通渠道的暢通,加強與學生、其他教師的溝通交流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橋梁,也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基礎。因此,注重師生交流,保證溝通渠道的暢通,是提升班級管理質量的重中之重[3]。
首先,班主任應積極創(chuàng)設便于師生溝通交流的場景,例如晨會、班會、茶話會等。這時候學生的心理放松,心情愉悅,能夠更好地與班主任進行交流,對于班主任的話語會積極思考。在溝通過程中,班主任不宜過于嚴肅,要保持語言、態(tài)度溫和,以聆聽為主,了解學生的整體狀態(tài),便于尋求合適的方式進行管理工作。
其次,班主任應該為學生提供發(fā)言的機會。班主任可以提出一些交流性的問題,讓學生盡情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引導者,班主任對待學生的觀點和看法不應持批判的態(tài)度,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加以理解。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不妥觀點和看法,班主任可以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及角色互換等方式進行溝通疏導。
再次,班主任應提供新的溝通渠道。根據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小學生渴望溝通,同時又不敢表達。有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往往會有很多的心事想要傾訴,想要尋求班主任的幫助,倘若直接找班主任,通常會感到難以開口。此時班主任就可以設計一些新的溝通渠道,比如在班級的一角或者在辦公室的門口設計一個小信箱,學生可以將自己想說的話、想要表達的感情以及對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建議寫在紙上投入信箱。這樣既能夠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又能夠使學生與班主任的交流更加親密有效。
最后,班主任應主動與任課教師進行溝通,共同商量班級管理方法。班級管理工作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責任。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活生生的人,具有多面性,因此班主任不可能很全面地了解每一個學生,與其他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與其他任課教師進行交流,班主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與認識學生,在交流過程中還會進行思維的碰撞,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尤其是針對班級中情況特殊的問題學生,更應與其他教師一起商討,探究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共同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五、明確班級規(guī)章制度,盡心選拔優(yōu)秀的班級干部
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痹谛W班級管理活動中,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是不可缺少的[4]。小學生自我認知能力、自我約束能力有限,班主任制定班級規(guī)章制度,可以使小學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班級中應該做什么,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做了不該做的事會有怎樣不好的影響。若沒有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學生的行為就會不受約束,問題就會層出不窮。出現(xiàn)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效率太差,而且不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班主任需要制定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使班級管理工作事半功倍。規(guī)章制度的內容應包括尊敬師長、同學互助、課堂紀律、安全公約、衛(wèi)生管理等一系列規(guī)則。班主任利用班會詳細地為學生介紹在班級學習生活中需要遵循的規(guī)章制度,讓學生對規(guī)章制度有更加明確的了解,避免犯錯誤,提升班級管理的質量。
新課改要求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遵循這一原則,將學生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根據學生的表現(xiàn)和綜合能力選出優(yōu)秀的班干部團體。明確班干部團體的職責,并且盡可能地放手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同時需要向學生說明,班干部是服務于班集體的,若是班干部在管理過程中存在問題,其他學生可以向班主任反映。班主任應根據事實情況做出判斷,考慮是否更換班干部。同時,制定班干部輪換制度,不僅能促使班干部更加認真地輔助班主任進行管理工作,而且能夠讓其他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一般以一個月為一個考察周期,選擇表現(xiàn)最優(yōu)的學生加入班干部團體,讓其在班級中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管理,提升班級管理質量。
六、結語
總而言之,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職責和義務,能夠讓學生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因此,班主任需要深入研究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提升班級管理的質量。首先,班主任需要堅持家校共育,與家長深入溝通,明確教育理念。其次,班主任要尊重熱愛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提升自身素養(yǎng),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為班級管理工作的有限開展奠定基礎。再次,要保證溝通渠道的暢通,與學生及科任教師進行更深入的溝通交流,協(xié)調班級內部管理工作。最后落實到學生個體,給予指導,明確班級規(guī)章制度,盡心選拔優(yōu)秀的班級干部,發(fā)揮帶頭作用,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與規(guī)則意識。
【參考文獻】
雒艷紅.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J].新課程,2020(43):215.
賈佳.家校合作在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運用探究[J].新課程,2020(43):217.
黃榮波.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試題與研究,2020(26):130-131.
明月雷.淺談小學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