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滿鳳
文言文的考察是高考的重點,而文言文又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弱項,“學貴得法,教貴有法”。引導學生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有效地實施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結(jié)合所教學生的問題總結(jié)了一些文言文實詞學習的技巧,希望給大家?guī)硪恍﹩l(fā)。
一、借助同義詞推斷
文言文中,意思相同、相近的兩個詞連用,表達同一個意思。我們可以借助此特點來推斷較為生疏實詞的詞義。
在教學中,我利用大屏幕給學生展示課本中句子,例如:“咨諏善道,察納雅言?!保ā冻鰩煴怼罚伞白伞蓖茢唷罢尅?, 咨詢;“雖蒙寬宥,猶執(zhí)謙退?!保ā逗鬂h書·王梁傳》)由“寬”推斷“宥”,寬恕;“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保ɡ蠲堋蛾惽楸怼罚┯伞鞍巍蓖茢唷斑?,提拔。最初學生沒有思路,我給他們提示,后來孩子們就活躍開來,基本上都能答出來。
二、借助反義詞推斷
在文言文中,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意思相反或相對的兩詞連用,我們可以此推斷實詞。
1.“治世之能臣,亂世之鬼雄?!?“治”與“亂”位置相對,意思相反,治,安定;亂,動亂。
2.“貪多務得,細大不捐?!保n愈《進學解》)“細”與“大”反義,細,小的。
三、借助成語推斷
成語中保留了很多文言詞義,可以讓學生以此來推斷實詞的意思。例如:
1.“吾乘時邀幸,得為吏部尚書?!保ā段簳ご蘖羵鳌罚把弊值暮x容易誤解,我們可以借助成語“邀功請賞”推斷出:邀,請求、謀求。
2.“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左傳·桓公十年》)句中“賈”字的含義也可以借助成語“直言賈禍”推斷出來,是“招致”的意思。
四、借助古代文化推斷
文言文作為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的載體,和時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了解古代文化,有助于推斷實詞。
黔首:百姓。平民以黑巾裹頭。15歲的男子叫束發(fā),15歲的女子叫及笄,20歲的男子叫弱冠;30歲的男子叫而立;孝悌,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尊重順從。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豬三牲全備。少牢,指只有羊豬而沒有牛。丁憂,就是遭逢父母喪事的意思。
五、借助語境推斷
推斷文言實詞詞義,要求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結(jié)合語境。如:
1.“太和中,帝思褚忠孝,下詔褒贊?!保悏邸对S褚傳》)贊:稱贊、頌揚。
2.“國無道而年谷和熟,天贊之也。”(《左傳·昭公元年》)贊:輔佐、輔助。
總之,文言實詞的理解把握關(guān)鍵要學生在積累的基礎(chǔ)上運用各種技巧,結(jié)合語境推斷。希望我的這些粗淺的見解能給學生帶來些許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