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
一陣門鈴聲,把我們的晚餐打斷。推開門,眼前立著一個大大方方的姑娘,看著有些眼熟,我想了起來,她就住在樓下。
“我是1103的,我們家這兩天要裝修,有些噪音,多多見諒??!”
我懷疑聽錯了,這棟樓,隔三差五敲敲打打、轟轟隆隆是常有的事。第一次,有人登門相告,好言致歉。
姑娘說:“我就是來打個招呼,打擾你們了!這個,你們留著解解渴?!?/p>
幾個橙子,已經(jīng)塞到我的手中。我正要謝絕,姑娘卻已轉(zhuǎn)身走遠。我打算關(guān)門,發(fā)現(xiàn)鄰家的門把手上有張字條,走近一看:“近兩天家中裝修,噪音有些大,請見諒!1103室鄰居?!?/p>
說來也怪,那幾日,不論樓下傳來多大動靜,我也不覺得刺耳。
月朗星稀的好天氣,結(jié)束晚餐,總習慣出門信步閑走,必經(jīng)一個小廣場。和風輕拂,夜星高懸,賣小吃,賣玩具,滑滑板,跳廣場舞,人聲喧天。
這一天,我照例穿行在廣場中央。一個面目干凈的男孩背著吉他,邊彈邊唱。面前,吉他箱攤開,接受人們的任意打賞。音樂漸止,一曲終了。
“下面給大家?guī)硪皇桌细琛都t日》。如果聲音太吵,影響了大家,請多多見諒!”
真該刮目相看!在這個熱鬧的地方,沒人會聲討一個街頭賣藝人的歌聲驚擾到自己,可是,他卻要請大家多多海涵。
更遠處的人,開始圍攏,一群人安安靜靜,看月光如水,也聽歌聲如水。一曲又停,男孩再一次致意:如有打攪,多多見諒!
小區(qū)業(yè)主們建了微信群,大事小情,你急我難,總要在群里說一說,至于有一搭沒一搭的回應,誰都不在意。
“家里小孩初學小提琴,每晚7點至8點練習,可能會吵到大家,請多見諒!南2棟305室?!惫?,蒼茫暮色中,南2棟準時傳出一陣陣小提琴聲,拉得似乎沒什么章法。
自此以后,日復一日。鄰里經(jīng)過,也沒抱怨,反倒相視一笑。
“你聽,好像比前幾天拉得好點了!”
“別說,還真是,熟練多了!”
原本噪音擾民可能會造成的鄰里矛盾,就這樣被事先一句“請多見諒”化解。誰家還沒個笨手笨腳的孩子呢,哪屋還沒個聲嘶力竭的“家丑”呢,有人先行賠罪了,誰還不拿出些肚量來呢?
世界,也許不如想象的那般深情,也一定沒有想象的那么冷漠。
(摘自《今晚報》)(責任編輯 辛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