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莊田畋
(貴州中醫(yī)藥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景岳全書》是張介賓在總結前人理論之上,結合臨證體會,編寫出的一套系統(tǒng)完備的醫(yī)學理論體系著作。其中《景岳全書》所記載治療遺精病雖非無所不致,但也較為詳細的介紹了該病的病因病機與治法方藥等?!毒霸廊珪吩凇斑z精”篇詳細記載了心腎不交、脾腎陽虛、濕熱下注等多種證型的遺精病,相關列方共42首,在臨床工作中仍被廣為應用,且效果頗佳。為系統(tǒng)學習并深入剖析名家張景岳治療遺精病的寶貴經驗及用藥特色,筆者搜集、整理《景岳全書》[1]中“遺精”篇所載列方,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深度挖掘其中所藥物組合規(guī)律,回顧其治療遺精病的見解,為現代中醫(yī)醫(yī)學治療各種證型的遺精病找尋值得信賴的參考依據。
選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景岳全書》[1]為參照,以“遺精”篇所載列方方劑(內服)作為分析對象。
將《景岳全書》中遺精篇涉及的列方按方劑名稱、八陣分類、藥物組成等匯總錄入 Excel 表格。對于重復出現的方劑僅錄入1次。
根據《中藥學》[2]、《中藥大辭典》[3]、《中華本草》[4]給出的中藥名稱、四氣五味、歸經等進行標準化處理。
使用 Excel 2020將整理所得的方劑名稱、八陣分類、藥物組成等信息建立數據,借助 SPSS Statistic21.0 軟件展開聚類分析[5]探究中藥間的關聯和聚類規(guī)律。
在對《景岳全書》遺精病篇中列方進行統(tǒng)計時,如見存在分歧,請2名相關醫(yī)學人士分別獨立對方劑進行篩選和分類。最后,共得到42首方劑,涉及中藥92味。
《景岳全書》遺精病篇中方劑八陣歸屬分析:42首方中,補陣使用最多為16首,占總使用次數的38.10%;其次是固陣13首,占30.95%;未出現熱陣、散陣。
表1 《景岳全書》遺精病篇中方劑的八陣方分析
表2顯示,對于42首處方的組成藥物頻次進行統(tǒng)計,總共使用中藥92味,其中使用頻次≥6的有13味中藥。
表2 《景岳全書》方劑中藥物使用頻次≥6的藥物比較
《景岳全書》遺精病篇中方劑所包涵藥物共92味中藥的藥性(四氣、五味、歸經)進行統(tǒng)計分析。寒、微寒歸為寒,溫、微溫歸為溫。結果表明,組方藥物的藥性四氣累積頻數為92次,五味累積頻數為153次,歸經累積頻數為253次,以溫性 (33次,35.87%)、甘味 (56次,36.60%)、歸腎經 (49次,19.37%)藥為主,詳情見圖 1、2、3。
圖1 四氣頻次統(tǒng)計
圖2 五味頻次統(tǒng)計
圖3 歸經頻次統(tǒng)計
采用SPSSS tatistics21.0進行高頻中藥聚類分析,采用組間連接的聚類分析方法,當距離系數為10時,中藥組合趨于穩(wěn)定,聚類合理,共得到類。類1:熟地黃、山茱萸、澤瀉;類2:菟絲子、山藥、五味子;類 3:酸棗仁、遠志、人參;類4:當歸、白術;類5:炙甘草;類6:茯苓。詳情見圖4。
圖4 《景岳全書》遺精病篇中高頻中藥聚類分析圖
遺精病在中西醫(yī)的認知中差異較大,西醫(yī)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當做為病[6],因此治療方式上以心理疏導、調節(jié)自主神經功能、抗抑郁等為主[7];反而中醫(yī)皆惜精如命,根據證型不同用以補氣養(yǎng)血固精、溫腎助陽、交通心腎、清熱除濕[8-10]等。在《景岳全書》遺精病篇張仲景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同時,提出治療該病:“遺精之始,無不病由乎心,正以心為君火,腎為相火,心有所動,腎必應之?!闭J為想要治療該病,首先應該“以持心為先”,然后根據證型對癥治療,自無不愈。倘若但憑借藥物治療其癥狀,不以“持心為先”求本之道,該病的治療立竿見影,卻也不能完全治愈。
本研究對《景岳全書》遺精病篇中42首列方進行分析,發(fā)現治療遺精病八陣分型中以補陣、固陣最為常見;可見,其臨床治療仍與補虛、固澀的治法基本一致。但沒有出現散陣、熱陣,其原意可能與該病發(fā)病病因有關,醫(yī)者畏之有關,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但為遺精病病因探討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對遺精病篇列方的處方組成中92種中藥藥性組成進行分析,發(fā)現組成藥物以溫性、甘味、歸腎經藥為主,中醫(yī)認為甘味能補、能緩、能和,溫之性可溫里散寒、引火歸元、溫陽利水;甘溫補氣溫陽,扶助機體正氣,次以苦味以燥濕,兼顧“濕”的病機特征,主歸為腎心肝經,與“遺精”病位相符合,且“腎藏精”,甘溫補之,則腎氣化源充足,統(tǒng)攝有權,達到“心腎相交”、“滋水涵木”之功。42首治療遺精病列方中高頻中藥聚類分析表明,類1:以補益肝腎藥為主,可用于肝腎陰虛火旺、腎精不足型遺精病類;類2:菟絲子、山藥、五味子,可用于因氣虛及陽虛型遺精病類;類3:酸棗仁、遠志、人參,可用于心陰不足、心腎不交型遺精病類;類4:當歸、白術,用于脾虛水濕、血虛型遺精病類;類5:炙甘草,調和藥性,緩急和中;類6:茯苓,健脾寧心。遺精病在以后的臨床實踐用藥時可優(yōu)先選擇潛在中藥組合進行疾病的治療,并減少中藥種類,針對性高效選擇相應的藥對組合以節(jié)約資源,降低成本的同時液降低藥源性疾病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景岳全書》遺精病篇中列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主治證型分類、高頻中藥關聯規(guī)則以及性味歸經等,對遺精病篇中列方的臨床應用特點與潛在中藥組合進行深層次挖掘[11],探討治療遺精病用藥規(guī)律,總結潛在的核心中藥組合,適應臨床需求,為遺精病臨床治療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提供理論依據。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將部分結果應用于治療遺精病的新型方劑的研發(fā)中,有利于促進新型方劑開發(fā)。由此可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中醫(yī)臨床資料與大數據相結合進行深層次分析整合,方便挖掘中藥潛在配伍規(guī)律,為指導臨床用藥及新處方研發(fā)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