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
極端天氣、森林火災、冰架垮塌……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環(huán)境不斷惡化的趨勢似乎已經(jīng)難以扭轉。而導致地球變暖的元兇則是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年復一年,地球的溫度正在不斷攀升,有什么辦法能將人類釋放的“惡魔”“抓捕”回去呢?
鎖定罪魁禍首
全球變暖是人類活動給地球氣候帶來的惡果。自從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放的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不斷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就不斷增強。溫室氣體在大氣中很難消失,超量的溫室氣體就像是給地球罩上了保溫罩,地球的溫度不上升才怪。
二氧化碳就是必須治理的六種溫室氣體中最著名、占比最高的氣體,是直接引發(fā)溫室效應的物質,控制甚至消減溫室效應,就必須從治理這個“元兇”入手。
遏制兇手
對付二氧化碳最有效的辦法是碳封存和碳抵消。這是什么意思呢?
舉例來說,一個人或者一個公司,又或者一個國家,在一定時間里(比如一年)直接或間接向自然界排放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或其他溫室氣體,如果這些氣體中的一部分能夠被土壤、森林、海洋等吸收,這部分碳排放量就相當于被封存了起來。
而如果人類能夠在一些行業(yè)中使用可再生能源、低碳清潔能源等技術,從而降低碳排放量,這樣就能抵消掉其他行業(yè)的高碳排放量。這就是碳抵消。
兩種辦法全用上,也許就能讓碳排放量無限趨近于零。這就是“碳中和”概念。
抓捕與改造
在短時期內,人類找到能徹底代替?zhèn)鹘y(tǒng)能源的新型能源可能性不大,因此第一種方法才是目前的重點:“抓捕”碳,“囚禁”它。
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分離出二氧化碳,儲存起來,不讓它進入大氣,或將捕捉到的二氧化碳通過管道,直接注入很深的地下巖層,“封禁”起來。
還有一些科學家在研究,如何對二氧化碳“改造”。也就是說,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
科學家想到,二氧化碳在高壓低溫狀態(tài)下是以液體形態(tài)存在的,由液態(tài)轉化為固態(tài),再由固態(tài)轉化為氣態(tài),二氧化碳的體積會瞬間膨脹成百上千倍,相當于發(fā)生了一次“二氧化碳爆炸”,這種能量完全可以用來驅動機械工作。而汽化后的二氧化碳,又被捕捉回來,壓縮成液體,再次“改造”。
這項技術與汽車發(fā)動機使用的內燃機技術是一樣的,相當于將燃燒汽油獲得膨脹氣體推動機械運動,換成了“燃燒”二氧化碳,一旦技術成熟,既解決了二氧化碳的處理難題,又找到了一種不會再生二氧化碳的新能源,一舉兩得!
碳排放的規(guī)模超乎你的想象:在生產(chǎn)一部不到200克的手機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約100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而我們每人每天呼吸,也會釋放大約1140克的二氧化碳!科學家估算,地球環(huán)境能夠承受的氣溫上升極限為2℃,以此為標準,則全球碳排放承受力的極限為1萬億噸。自19世紀工業(yè)革命以來,全世界累積的碳排放量已經(jīng)超過六千億噸,照這個趨勢發(fā)展下去,到了2045年,全球碳排放承受力將達到極限?!疤贾泻汀笔玛P人類未來,刻不容緩!
據(jù)估算,2℃的氣溫上升,就是人類社會所能夠承擔的極限。如果氣溫再上升3℃(也就是說全球氣溫較工業(yè)革命之前上升5℃)南北極的平均氣溫就會上升10℃,這將導致南極80%的冰蓋融化,海平面會上漲45米左右。幾乎所有國家的沿海地區(qū)將全部被淹沒在海平面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