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
天下廟宇眾多,但論香火最盛處,必然是大大小小的財神廟。自古至今,有不少人做著白日夢,靠燒幾炷香、磕幾個頭便想發(fā)家致富,教人哭笑不得。
清代時,有人見身邊親友生活困頓,不思進取,卻執(zhí)迷于去財神廟燒香磕頭,便于廟旁題寫一聯(lián):“頗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不做半點事,朝來拜,夕來拜,教我為難。”以財神的口吻調(diào)侃磕頭之人,不做半點事就想不勞而獲,即便真有神仙,對這樣的人也不會同情,終究是空夢一場,自欺欺人。如前人所評:“祈神者見之,能不豁然悟而啞然笑乎?”
據(jù)《詩聯(lián)諧話》載,前人還有一副異曲同工之作:“彼四百兆相率前來,剪紙花錢難應(yīng)付;你一件事不肯去做,燒香點燭也徒勞?!闭f得更為生動,如果四百兆國人都來求神,財神爺就是拿把剪刀剪紙為錢,也應(yīng)付不過來,可見求神無用,關(guān)鍵還是要自己有所為,否則一切徒勞。
但總有人執(zhí)迷不悟,于是,另一副經(jīng)典之作進一步嘲諷道:“經(jīng)懺可超生,難道閻王怕和尚;紙錢能贖罪,分明菩薩是贓官?!睂δ切└市囊朗阉硕蛔允∽粤⒄?,作當頭棒喝。
(小猴子摘自微信公眾號“啄木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