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莉
摘 要:作為班主任要提出新的管理應對策略,這也是每一位班級管理者面臨的新問題。為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運用科學合理的策略去管理自己的班級,做好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陪伴者和引領者。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建設
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受到的教育為其人生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因此,小學班級管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特殊作用。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都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一、班主任老師要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各種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班主任老師一定要立足時代前沿,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尤其在新媒體背景下,班主任要熟練地運用各種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自己的班級管理方式,也要學習新的班級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技能。
1.班主任要做好角色的轉換
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偏重的是班主任老師的絕對權威,這樣的管理模式很容易扼殺學生的自主性,對班級管理極為不利。在新時代背景下,為適應時代的需求,班主任要從之前的全面管控中解脫出來,還給學生自主權利,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意識。因此,班主任老師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管家婆”,對于學生的一切不能保管到底,而要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提高自我認知,從而營造和諧民主的氛圍。
2.班主任老師要及時更新管理理念
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班主任老師要能夠運用新的管理手段,以適應新媒體時代下的管理模式:一是要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尤其在新媒體時代下的班級管理有別于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運用媒體形式與學生做好溝通和交流,及時地關注學生的成長,施以愛心和幫助,耐心地做好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者。二是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在新時代背景下,對于班主任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要具備運用新媒體的管理能力。除了運用媒體技術備課、上課之外,還要掌握一定的媒體交流技術,以幫助自己更好地去管理班級。
二、班主任要創(chuàng)新師生互動的新途徑
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中,師生間的交流是單一的,主要是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方式來體現(xiàn),這種交流的方式雖然有其優(yōu)勢和存在的必要,但是其缺點顯而易見,它因受到時空的限制,不能體現(xiàn)情感交流過程中的即時性。而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即時互動交流成為現(xiàn)實,老師在進行交流時完全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教師與學生實現(xiàn)了及時通信通話,即便交流主體不能同時在線,還可以運用文字及語音留言功能將信息進行有效傳遞。這種交流方式優(yōu)點很明顯,在進行師生交流時,一些心理素質(zhì)較差的學生可以避免面對老師時的心理波動,真實地呈現(xiàn)了自己當前的心理狀態(tài),讓師生雙方以更自然的心態(tài)進行直接或非直接的交流,讓雙方的思想互動更為真實。同時,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在師生進行交流時,可以更好地保護學生的心理隱私,學生不會出現(xiàn)較多的心理顧慮,可以借助平臺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及時表達出來,老師可以了解到真實的學生心理動態(tài)。學生可以開誠布公對教師的教學及班級管理等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在新媒體的交流環(huán)境中,班主任掌握的是學生實時的心理動態(tài),了解了學生真實的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管理策略,提出個性化的班級管理措施,極有利于班級的良好發(fā)展。
三、班級管理中要重視家校共育功能
1.家校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
家長和學校要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雙方形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共同為孩子服務。目前,家長普遍認為教育孩子要從娃娃抓起,但是怎么抓,抓什么,又讓很多家長非常頭疼,這就需要合理采用教育方法,這不是家校任何一方努力就能完成的。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相信教師,在教育孩子方面完全尊重教師的選擇和方法,從而做出正確的引導,如此家校雙方才能夠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齊心合力,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合力。同時教師也要相信家長,當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問題時,要大膽和家長交流,傾聽家長的建議,發(fā)現(xiàn)孩子某方面有問題時,也要開誠布公地告訴家長。
2.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孔子也說過“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位老師,他們就是孩子成長中最好的榜樣,與孩子相處時要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怎么樣去孝敬長輩。除了言傳之外還要做好身教,這即是榜樣的作用,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會觀察并記在心里,長此以往會形成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樣的道理,在學校里,孩子接觸得最多的人還是老師,老師也應該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孩子從小受到熏陶,生成“孝心”,成為對時代有用的人才。一個孩子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孝心和愛心同樣重要,需要從小處著手培養(yǎng),讓孝道貫穿孩子的整個人生,這就需要家校共同承擔起教育和指導的責任,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給孩子創(chuàng)建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新時代背景下的班級管理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這就要求班主任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從理論上多學習,從方法上多創(chuàng)新,從而為班級管理提出創(chuàng)新思路,讓學生在新時代環(huán)境下健康成長,只要教師和家長齊心協(xié)力,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前行,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機制,家校共育一定會取得可喜的成果!
參考文獻:
[1]何遠清.活動德育:提高德育實效的有效途徑[J].教育導刊,2009(9).
[2]范小鳳.論新時期中小學德育模式及其運作機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