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睿哲
2020年8月27日,是袁隆平90歲的生日,他高興地說:“過了這一天,我就要從‘80后正式變成‘90后了。”在生日的前一天,袁隆平特地穿上新衣服,去自己經(jīng)常光顧的理發(fā)店,理了個帥帥的發(fā)型。理完發(fā),他開心地說:“哈,又年輕了5歲?!边€幽默地問店主自己穿上新衣服是胖了還是瘦了,店主對他說:“您今天穿的新衣服很漂亮,顯得胖了,胖了好些?!甭犃诉@句話,袁隆平笑得更開心了。其實,袁隆平的新衣服只不過是一件35元買來的藍白格紋襯衫。小店理發(fā)只要20元就夠了,袁隆平每次都多給,店主不收還不行,他說:“你不收,我就不來了?!?/p>
很多人不理解,以袁隆平的收入,他完全可以去高檔美發(fā)店理發(fā),卻偏偏選擇這家路邊店;他完全可以穿名牌衣,卻偏偏選擇廉價衣服。生活如此簡單樸素,袁隆平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在一次訪談中,袁隆平說:“我就是一個農(nóng)民,我經(jīng)歷過貧窮,見證過60年代的饑餓,應(yīng)該保持一種簡樸的生活。三五十元錢的襯衣好,下田的時候穿起來方便,不用擔(dān)心弄臟了。我穿過最貴的一套西裝不超過800元,腳上的鞋子不超過200元。那些昂貴的品牌,我總覺得太奢侈了。我的節(jié)儉不是因為窮,錢應(yīng)該用在值得的地方,不是奢靡的借口。懷著一顆樸素的心,做任何事都能成功?!?/p>
袁隆平生活簡單,卻夢想高遠。耄耋之年的他仍堅守在科研一線,為實現(xiàn)他的兩個小目標(biāo)“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而努力著。莊子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袁隆平用一顆樸素的心,活出了人生的大美。
龍樂豪院士是我國第一代航天人,曾任“長征三號”甲、乙、丙運載火箭總設(shè)計師兼總指揮。他出身貧苦,生活簡樸,從不抽煙喝酒,茶水都很少喝,經(jīng)常穿一件舊背心。有一次,女兒生氣地問:“為什么非得穿這個?”龍樂豪說:“這個背心不能穿嗎?穿的時間長了,自然也有感情了?!倍?jié)儉的龍樂豪卻將節(jié)省下來的錢拿去捐獻了。
其實,龍樂豪是一個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早年沒錢買飯桌的他自己做了個飯桌和幾個凳子,先是撿了一些人家的破板子,又在廢料堆里揀點金屬片做鋼鋸,然后自己畫圖設(shè)計,長多少、寬多少,買不起膠,就用豬皮熬,終于做成了,現(xiàn)在還在用,都舍不得換。
如今80歲高齡的龍樂豪還奮戰(zhàn)在祖國航天事業(yè)第一線,別看他走在大街上平凡得無人認出,但他卻有3句分量十足的話:中國的導(dǎo)彈可以打到地球上任何一個需要打到的地方;中國的運載火箭可以將航天器發(fā)射到太陽系內(nèi)任何一個空間軌道上去;中央一聲令下,只需7~10年,就可以將3~5名中國人送上月球。這3句話,令對手膽寒,令朋友振奮,令人民歡呼,令天下華夏兒女揚眉吐氣。
樊錦詩25歲時從北大畢業(yè),被分配到敦煌工作,在此扎根57年,長期遠離愛人和孩子,無私無畏,把人生的大愛和智慧全部獻給了敦煌莫高窟文物保護事業(yè),被人們親切稱為“敦煌的女兒”。2020年5月,樊錦詩當(dāng)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為敦煌貢獻巨大的樊錦詩,留給自己的唯有樸素。她的衣服常常是起球、泛白、破洞了仍繼續(xù)穿;她每次吃飯都會帶一個小碗,在食堂吃多少打多少,有時實在吃不下了,就會將剩下的飯菜裝在小碗里帶回去。她不僅要求自己,也要求身邊的人吃飯必須光盤;酸奶喝完了,她還要用清水把酸奶瓶涮干凈,然后把空瓶子帶回去當(dāng)藥瓶子繼續(xù)用。
在工作中,樊錦詩極為節(jié)省。她得過小兒麻痹癥,雖然沒有落下殘疾,但此后她的腿腳卻并不如正常人靈活。有一次,院里考慮到樊錦詩的身體狀況,派秘書程亮陪她一起出差,飛機票都買好了,誰知樊錦詩卻堅持一個人去。原因很簡單,一是為了省錢,二是不愿麻煩別人。起初程亮不理解她,后來才懂她的用心。長期以來,每次出差,樊錦詩都盡可能一人去,同事去機場送她,看著她瘦小的身軀拖著個行李,一個人孤單單遠去的背影,心里都難過得不行。樊錦詩去北京出差多一些,每次她都是住在景山公園后的一個地下室招待所,那里的服務(wù)員都認識她,稱她是“住在地下室里級別最高的名人”。離開招待所的時候,她一定把里里外外打掃干凈,把被子鋪得整整齊齊,她說這是對服務(wù)員的尊重。這位“敦煌女兒”簡直低調(diào)到塵埃,節(jié)儉樸實到簡陋,真是當(dāng)下人們常說的“硬核老太太”。
真正高貴的東西,都藏在質(zhì)樸無華的生活當(dāng)中。唯有質(zhì)樸無華,才是真高貴,也最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