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榮珍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nèi)容。
2、通過視頻,認識到在日常中要到遠離危險水域。
3、提高安全意識,學習防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小貓落水》、相關視頻文件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進入本次活動的主題。
——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夏季),夏天到了是什么感覺呢?(天氣熱),那天氣一熱你們想干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
——師:“有一只小貓,到了夏天它也很怕熱,所以呀,它就……(教師停下,讓幼兒自己猜測)聽完接下來的故事,你們就知道它怎么樣了。
二、教師出示PPT,講述故事《小貓落水》。
1、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仔細傾聽故事。
——師:小貓很怕熱,它去干什么了?(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小貓很怕熱,它趁爸爸媽媽不注意,就跑到去河里抓魚了。
——師:小貓為什么會落水呢?(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它在抓魚的時候,腳一滑不小心掉了下去。
——師:“小貓落水后是誰救了它?(幼兒回答)如果沒有人救它會怎么樣?(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是小鴨子救了它,如果沒有小鴨子小貓就淹死了。
——師:“如果你是小貓,小鴨子救了你會怎么對小鴨子說呢?怎么做才能不掉到水里面呢?”
三、師幼共同討論有關防溺水的安全知識。
1、請小朋友說一說“如果看到有人掉到水里了,你會怎么做?”讓小朋友了解正確的救人方法,不盲目下水救人。
師總結:當沒有大人在自己身邊的時候,小朋友們不能獨自到有很多水的地方玩耍,即使天氣再熱也不能把手和腳伸到水里面。如果自己不小心掉到水里或者發(fā)現(xiàn)別人掉進水里,要記得大聲的叫救命,這樣才會被岸上的人發(fā)現(xiàn)獲得營救。
2、普及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危險水域及安全水域,讓小朋友自覺認識到要遠離危險水域。
3、老師通過視頻和圖片向兒童講述防溺水的知識要點,并讓幼兒自由討論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發(fā)生。
——師:小朋友我們在游泳之前應做哪些準備工作呢?先讓幼兒自由討論,在討論結束后通過一段視頻總結。
(1) 選擇安全有保障的區(qū)域游泳
(2) 做好泳前熱身工作
(3) 身邊有爸爸媽媽等大人的陪同
四、活動延伸
在活動延伸環(huán)節(jié),通過《防溺水兒歌》帶領幼兒一起做起手指謠,通過幼兒喜聞樂見的音樂形式讓幼兒更好的記憶防溺水知識并在日程生活中進行知識的普及。
附:故事《落水的小貓》
夏天到了,天氣很熱,小貓的爸爸和媽媽正忙著做飯,小貓趁著爸爸媽媽不注意一溜煙地跑出來,他跑啊跑啊,來到了一條小河邊。小河的水嘩嘩地流,里面還有許多小魚。小貓也將小手伸到水里,他多么想捉一條小魚啊??墒钦斔僖淮螌⑹稚斓叫『永飼r,他的腳下一滑,不好小貓掉到水里了。小貓在水里拼命掙扎,大喊“救命”。恰巧小鴨子經(jīng)過這里,聽見小貓的呼救,急忙跳到水里,將小貓救上來了。小貓對小鴨說謝謝,他再也不敢自己到水邊去玩了。
課程亮點
夏季來臨,下水游泳成為大人和孩子們一項有趣的活動,但存在的安全隱患卻是最令人擔憂的??紤]到中班幼兒的心理年齡發(fā)展特點,本次活動采用小貓落水這一故事形式來導入,吸引幼兒注意,調(diào)動幼兒參與積極性。在本次活動中,選擇生動活潑的動畫形式來為幼兒講解防溺水知識,語言通俗易懂,符合中班幼兒的思維和語言發(fā)展特點,更比起傳統(tǒng)的說教形式更容易被幼兒所接受。此外,在活動的結束環(huán)節(jié),帶領幼兒一起傳唱防溺水的手指謠,通過幼兒喜聞樂見的歌曲形式對本次活動中知識進行總結,也有利于幼兒更方便快捷的記憶和傳唱防溺水相關知識。當然,安全教育不是一兩節(jié)活動課就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將安全工作細致化、常態(tài)化。0B8B5975-20E4-4D4A-A812-F0D7F35EAA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