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慧霞
一、抗阻力展腹跳
適用項目:立定跳遠。
練習目的:提高學生腿部力量及彈跳力,強化立定跳遠騰空階段的空中身體姿態(tài),加強立定跳遠起跳階段的蹬地效果,促進上下肢協(xié)調(diào)用力。
練習方法:2名學生1組,將彈力帶繞在練習者的腰部,輔助者站在練習者正后方并雙手握住彈力帶的兩端,使彈力帶保持拉緊狀態(tài)(圖1-1)。練習者前腳掌蹬地跳起,充分伸髖展腹,起跳充分(圖1-2)。要求練習者積極發(fā)力對抗彈力帶的阻力。建議8次/組,共練習2~3組。
教學建議:提醒輔助者雙腳左右開立或前后站立,以保持身體穩(wěn)定,強調(diào)輔助時有較強的責任心。沒有輔助者時,可以將彈力帶兩端固定于與腰同高的欄桿上進行練習。
拓展練習:抗阻力立定跳遠。在上述練習的基礎(chǔ)上,練習者進行立定跳遠的完整動作練習(圖1-3)。練習5次后去掉彈力帶進行練習,重復(fù)2組。
二、仰臥提拉
適用項目:短跑。
練習目的:強化短跑途中跑的提拉技術(shù),使肌肉形成動作記憶,提高下肢力量及肌肉收縮速度,從而增大短跑途中跑的步幅和步頻。
練習方法:練習者仰臥于墊上,將彈力帶中間繞過欄桿等穩(wěn)定的支撐物(或由輔助者以蹲姿握持彈力帶于較低位置),彈力帶兩端固定于練習者腳踝處。練習者對抗阻力進行屈膝提拉練習(提大腿、拉小腿)。建議左右腿各20次/組,共練習2~3組(圖2)。
教學建議:初學者可以先做徒手的仰臥提拉技術(shù)練習,熟悉之后再增加彈力帶練習,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做動作時的速度和力量,大腿積極主動用力,小腿放松。
三、單腿墊步提膝
適用項目:短跑。
練習目的:提高跑步時的蹬擺能力,增加下肢及腰腹肌肉力量,促進上下肢協(xié)調(diào)發(fā)力。
練習方法:將彈力帶一端固定于欄桿等穩(wěn)定的支撐物上(也可由輔助者以蹲姿握持彈力帶于較低位置),另一端固定于練習者腳踝處。練習者支撐腳處于墊步狀態(tài),另一腿向上提起至大腿與地面平行,小腿放松,勾腳尖。建議左右腿各20個/組,共練習2~3組(圖3)。
教學建議:提醒學生練習時身體盡量保持直立,核心區(qū)保持緊張,身體協(xié)調(diào)用力,避免左右晃動。
四、俯撐收腿跳
適用項目:立定跳遠、短跑。
練習目的:增加腰腹力量,提高大腿肌肉收縮能力和身體靈活性。
練習方法:將彈力帶繞于練習者的腳踝位置,兩端固定于欄桿等穩(wěn)定支撐物上(或由輔助者在練習者身后緊握),使彈力帶保持緊繃狀態(tài)。練習者雙腳蹬地向前方跳至團身姿勢,膝蓋盡量靠近胸部(圖4-1、圖4-2)。此練習有利于立定跳遠落地前的收腹舉腿技術(shù)動作的形成,建議10次/組,共練習2~3組。
教學建議:練習前充分熱身,避免受傷。初學者可以先進行徒手練習,待動作熟悉和能力有所提升后,再進行彈力帶練習。
拓展練習:抗阻力開髖跳。練習者成俯撐姿勢,將彈力帶兩端分別固定于左右腳踝,彈力帶中間繞過欄桿等穩(wěn)定的支撐物(或由輔助者以蹲姿握持彈力帶于較低位置),可根據(jù)學生實際能力調(diào)節(jié)彈力帶的松緊度。練習者雙腿交替向前上方跳至肘關(guān)節(jié)外側(cè)。建議練習10次/組,重復(fù)2~3組(圖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