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貓
自從第一次去到北海道,我便愛上了那里,先后探訪了4次。前幾次旅行都是在冬季,直到現(xiàn)在都覺得那是我見過的最美的冬天,純美中散發(fā)著野性和靈氣。而這一次,我決定換一種“打開方式”,沒想到收獲了一場更加令人驚喜的旅行。
北海道,這個日本人眼中的“鄉(xiāng)下”,一直是日本的傳統(tǒng)糧倉、食品原料基地和主要農牧業(yè)基地,人口密度低,生活節(jié)奏慢。然而,這也正是她吸引人的地方,如果你厭倦了都市的紛擾,向往陶淵明式的悠然自得的生活,那么在日本,沒有比北海道更合適的地方了。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國家,能夠慷慨栽種鮮花的地方也只有這里了。
印象里,只有荷蘭才是人工花田的大國,北海道的花田規(guī)模雖比不上荷蘭,但具備了日式的精致格調?;ɑ苻r場不像荷蘭那樣大量出口鮮花和球莖花卉,卻也經(jīng)營得有聲有色,尤其是薰衣草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成為北海道的招牌了。游走在北海道的花海間,能感受到鮮花帶給人的滿滿幸福感。
大名鼎鼎的富良野地區(qū),介于上富良野町及中富良野町之間,是北海道最早種植花田的地方。從北端的美瑛町到南端的富良野市,跨度不過六七十公里,中間由日本鐵路(JR)富良野線連接,花田景區(qū)分散在富良野、中富良野、美馬牛和美瑛這4個小鎮(zhèn)。
我們先來到富田農場,這個私人農場目前已成為富良野地區(qū),甚至整個北海道最著名的花卉農場。園內種植也由昔日以薰衣草為主,發(fā)展成多達150種花卉盛放。每年的4月到10月中旬,不同花期的鮮花依次盛開:4月藏紅花,5月水仙、郁金香,6月玫瑰、芍藥,7月薰衣草;從8月中旬到初冬綠色暖棚開始運營,在室內還可以繼續(xù)觀賞栽培的薰衣草和天竺葵等各類植物。花田有超強的治愈力,難怪這里被稱作是生性壓抑的日本人實現(xiàn)樂活夢想的地方。
富良野最出名的就是薰衣草田,北海道夏季的清涼及廣闊的地域,為薰衣草成規(guī)模的大片生長提供了絕佳的條件。富田農場最早在日本種植薰衣草,已經(jīng)有上百年的歷史了。丘陵上蔓延到天際的薰衣草田仿佛要把天空也染成一片浪漫的紫色。這樣的場景似乎在各種旅行推薦上看過不少,然而現(xiàn)實中的我們卻落了個空:眼前只有正在勞作的工人,薰衣草田已經(jīng)被收割得差不多了。其實,薰衣草花期沒有那么短,但一般8月的第一周后,農場就要把它們收割下來,拿去制作各種產(chǎn)品了。
日本人的經(jīng)營頭腦沒的說,富田農場通過免費的觀光帶動消費,在花卉的加工和衍生品方面下足了功夫。農場里既有制造香水與萃取熏衣草精油的工廠“蒸餾之舍”,也有擺滿各種工藝品的“薰衣草干花之舍”,擺件、精油、香水、化妝品、薰衣草糖等富良野特產(chǎn)讓人眼花繚亂,還可以親手制作薰衣草枕頭,把北海道夏天的氣息帶回家。人們興高采烈地挑選著薰衣草圖案的紫色T恤,我也順便品嘗了富良野當?shù)爻霎a(chǎn)的哈密瓜,特別香甜,還有薰衣草味的冰激凌也絕對不能錯過。這些衍生產(chǎn)品和體驗讓一個簡單的賞花之旅變得更加豐富。
最令人驚艷的美景其實在美瑛?!罢雇óx 四季彩之丘”是美瑛最具代表性的花田。風輕云淡,人們或是在花田中騎行,或是坐上拖拉機牽引的觀光車,在丘陵花海中體驗起伏穿梭的樂趣。
亞斗夢之丘位于旭川往美瑛方向的國道上,山丘上盛開著色彩繽紛的各式花卉,尤其是向日葵田,雖然規(guī)模不大,但金燦燦一片很養(yǎng)眼,那棵網(wǎng)紅樹——“Ken & Mary之樹”則孤獨地矗立在3000株薰衣草田中。
不少人并不知道Ken與Mary的愛情故事,它跟那些言情小說中悲傷、離別的劇情有所不同。而這一切,都是基于上世紀70年代一套日產(chǎn)第四代“Skyline”的廣告片而來。戀人間的故事不僅感化了北海道美瑛的一株白楊,同樣也將日產(chǎn)“Skyline”車系的海外市場正式打開。廣告片中的男女主角Ken 和?Mary,以這棵高大的白楊樹為背景,在北國大地上演繹了一出精彩的愛情故事。這對熒幕情侶潺潺流水般的感情訴說,與車文化溫馨串聯(lián)。Ken與Mary的走紅,直接成就了日本汽車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跨界宣傳。他們高挺的鼻梁、精致的面龐也剛好相伴當年在日本本土盛行的美式文化。
五彩艷麗的花卉在起伏的丘陵上蔓延開來,花田里也有可愛的藝術造型。
青池的水中含有大量的鋁酸,在陽光的照射下,池水反射出如同蒂芙尼藍的顏色,整個池面如畫布一般,美得令人驚嘆。
遠望去,這棵高大的白楊樹獨立挺拔地生長在美瑛遼闊的丘陵上,構成一幅典型的北國風景畫。“一株白楊帶動一方經(jīng)濟”,成了美瑛這塊土地在商業(yè)價值上的標簽。近些年在樹的附近開了一家民宿,提供簡單的餐飲,如果旅途中在此休息,眺望北海道的花海,聽著樹與車的故事,一定十分愜意吧。
我可以流連在花田一整天都不覺得審美疲勞,常常一個轉角就遇見一大片怒放的鮮花,無比療愈。這條最具觀賞性的花田路線其實有個有趣的名字——拼布之路,全長約17.8公里,除了七彩絨毯般的山丘,遠處還有稻田、蕎麥田、土豆田等,由不同農作物形成的一塊塊拼圖般大色塊的黃與綠拼接而成的風景。花田與作物交織成不同的色彩,以十勝岳連峰為背景,超級有畫面感。
美瑛町還有一處獨特的色彩:青池。據(jù)說,在2012年,蘋果發(fā)售的“MacBook Pro”的一款屏保壁紙采用了青池的照片,名不見經(jīng)傳的青池從此名聲大噪。
當年,旁邊的十勝岳火山噴發(fā)時,人們?yōu)榉乐鼓嗍髑趾Χ鸬虊危瑓s意外形成了這片池塘。池水來自白須瀑布,因瀑布中含有膠態(tài)氫氧化鋁等天然礦物質,呈現(xiàn)出明亮的藍綠色、翠綠色和鈷藍色,還會隨著四季更迭以及天氣變幻而改變。據(jù)說早上的青池最迷人,霧氣繚繞猶如仙境。沿著湖畔的木棧道觀賞,藍綠色的湖水,加之白樺樹倒影其中,猶如一幅印象派的畫作。
被一大片花田包圍著,滿眼姹紫嫣紅,不由得想起這里的冬季——萬物凋零,大地一片蒼茫,與繁花似錦的夏天猶如兩個世界?;蛟S有些地方,你需要來很多次,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間,方可品味出她的精華。北海道,就是這樣的地方。
祭拜、祈禱、歌舞、游行、美食、浴衣、焰火……我終于得以在北海道見識了這些日本夏日里的節(jié)慶元素,一場祭典頓時讓冷清的漁港小鎮(zhèn)充滿了生機活力。
日本是四季分明的國度,春賞櫻花,秋看紅葉,冬天觀雪泡溫泉,似乎唯獨夏天少了些什么,畢竟北海道的花田不能代表日本的大部分地區(qū)。但其實夏天也有特色:"夏祭り"。從最北端的北海道到最南邊的沖繩,都會有熱鬧非凡的夏日祭以及花火大會等節(jié)日盛典在街頭舉行,宏大、炫目,這種“仲夏夜,煙花火”,是關于日本夏日最美好的想象吧!
冬季的北海道有雪祭,夏季的祭典則更豐富、更熱鬧許多。
冬季的北海道有雪祭,夏季的祭典則更豐富、更熱鬧許多。
冬季的北海道有雪祭,夏季的祭典則更豐富、更熱鬧許多。
冬季的北海道有雪祭,夏季的祭典則更豐富、更熱鬧許多。
在日本,據(jù)說有超過30萬個傳統(tǒng)祭典,這種日本特有的慶?;顒哟蠖嗍且勒崭鞯厣裆绲募漓牖顒友匾u下來的。最初,這些祭祀大多起源于宗教,后來慢慢衍變成敬畏祖先或是祈禱家族興旺、五谷豐登或生意興隆。除了像京都祗園祭、大阪天神祭、東京神田祭這樣大規(guī)模的慶典,地方上舉辦的小型活動有時候也被稱為祭典,家門口小神社舉辦的,一般只有附近的居民參加。但各類大大小小的祭有一樣卻是相同的:吸引人們參與。
這些祭典的活動內容因地而異,通常由當?shù)氐纳裆缁蚴撬聫R贊助,加上民間團體的策劃安排。參加者穿上傳統(tǒng)的祭典服飾,扛著沉重的神轎(可攜式神社)走遍大街小巷,祈望神明的保佑。祭典內容也可以是舞蹈表演或是藝術競賽。古代日本的“祭り”純屬是一種向神祈禱保佑的行為,但是今天的“祭り”卻充滿了娛樂性、戲劇性和商業(yè)性。即使年輕人也很感興趣,因為可以穿美麗的浴衣(夏天輕便的和服),品嘗各種美食小吃,還可以看到迷人的煙火。正因為全民參與度高,使得日本的很多傳統(tǒng)文化得以保存流傳下來。
冬季,我觀賞過北海道的雪祭,隨著氣候轉暖,各種節(jié)日祭典也多了起來,更熱鬧許多。根室的金刀比羅神社例大祭是北海道三大祭之一。為期三天時間,第一天是宵宮祭,我們趕上了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活動,就是本祭和市內巡游。
日本祭祀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花車(日語“山車”)巡游?;ㄜ囀且酝献Х绞角斑M,而神轎則必須扛在肩上?;ㄜ嚿峡梢宰?,而神轎不能,因為那是給神明坐的。金刀比羅神社例大祭的巡游由小奴行列打頭,最后由壯實的青年抬著豪華的神輿,喊著勇者的號子,在燦爛的夏日陽光下巡走在街頭。
這些花車的外觀沿襲著古代的樣式,色彩非常艷麗,花車上“吹拉彈唱”一應俱全。前后都有隊伍護送,男女老少齊上陣,雖然都是當?shù)孛癖?,但參加者無不盛裝出席,服飾統(tǒng)一,以示對慶典的尊重。有不少七八歲的孩子,非常認真地賣力表演,相信他們一定不止是把這當作任務去完成。盡管艷陽下的孩子們有些疲倦,有一個小男孩索性坐在地上打起了盹兒,但這樣的活動,會是他們童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也就這樣印刻在心里,比任何單純的說教都要管用。
冬季的北海道有雪祭,夏季的祭典則更豐富、更熱鬧許多。
平常安靜沉穩(wěn)的日本人,一到慶典就完全變了個人,人們盡情地揮舞著鼓槌擊打著花鼓,那種驟然釋放的熱情和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令人興奮不已。突然間我看到了熟悉的街頭舞龍,龍跟著繡球上下翻飛,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各種姿勢,這日本版的舞龍似乎也還不錯哦?;ㄜ囮犖榻j繹不絕,沿途大道成了人與神輿的長河。我們尾隨著來到了主會場,神輿在隊列簇擁下,涌向當?shù)刈畲蟮纳裆?。而整個祭典的高潮便是“神輿入宮”。遠處天邊的夕陽余暉,讓這座傳統(tǒng)的漁港小城格外迷人。
晚上,慶典還在繼續(xù)。太鼓的鼓點聲響徹夜空,人們席地而坐,全神貫注地欣賞著鼓手們的表演。我突然感到一種深深的羨慕,能夠把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保留下來,還可以參與其中,是多么幸福??!
美好的大自然是北海道最珍貴的財富,像當?shù)厝艘粯油讲缴搅种g,在如畫的風景中觀察著野鳥,辨識著植物。從風蓮湖到春國岱,再到知床半島,一路領略著太平洋、濕地、森林三大生態(tài)系統(tǒng)相輔相成所創(chuàng)造出的獨特美景。
北海道的春天,非常適合遠足。在別海町的風蓮道立自然公園里,有一個很美的名字——風蓮湖,這個位于根室半島根部,與周圍約65公里的海水混在一起的汽水湖(又稱為半海水,指的是水的鹽度介于淡水與海水之間),周圍是一個由海流帶來的沙子堆積而成的生態(tài)保護區(qū)。從地圖上看,標津川排放出的泥沙順著海流堆積成的野付半島,形狀奇特,宛如一只弓著背的大蝦,突出在北海道東部的根室海峽和野付灣一帶,由草原和濕地構成,長約28公里,是日本面積最大的分支沙洲。
這個季節(jié)的海風清爽而溫暖,沿著海邊棧道漫步,空氣中彌漫著花香與青草的氣息?!皠e海原生花園”的牌子引起了我的好奇,原生花園指未經(jīng)人工培育的遍布花草的濕地和草原,生態(tài)植被仍保持著原始狀態(tài)。海邊沙丘上綻放著野玫瑰,日文中寫作“濱梨”“濱茄子”,原來這就是北海道的“道花”。濱梨屬于薔薇科,在北海道的海邊沙丘中經(jīng)??梢钥吹?。夏天,紅色和粉紅色的花朵競相盛開,秋天則結出橙色的圓形果實,據(jù)說由于果實和梨很相似,因此被叫做“海濱的梨”——濱梨。
春國岱原生野鳥公園里,梅花鹿在恣意漫步。
風蓮湖的名字來源于阿伊努語赤川。它原來是指河川中流入了濕地中的紅色水流。
神輿在隊列簇擁下,涌向當?shù)刈畲蟮纳裆纭?/p>
別海町的自然公園是天鵝和眾多候鳥的越冬地。
根室半島沿岸包括列入《拉姆薩爾濕地公約》的風蓮湖、溫根沼等汽水湖的濕地區(qū)域,有記錄的鳥多達約360種。據(jù)說在遷徙的季節(jié)可以觀看到日本一半以上的鳥類,而在風蓮湖,則是鸻鷸類、大天鵝、豆雁等候鳥的中轉站,這里創(chuàng)造過高達 280種鳥類的紀錄。
走進春國岱原生野鳥公園,這里不僅擁有日本國內最大的濱梨群落,還有庫頁云杉林和巨大茂盛的原始森林。春國岱位于根室灣與風蓮湖之間的細長沙洲,也被稱為“奇跡之島”。因為在這片沙丘上,集合了海岸、草原、濕地、闊葉林、針葉樹林、湖沼、河流、海涂、鹽濕地等多種多樣的自然環(huán)境。冬季我曾在這里拍到不少林鳥,還有可愛的狍子。夏季,濕地的“特別天然紀念物”丹頂鶴在成雙成對地育雛,白尾海雕回到了山林間,漫天飛舞著鷺鳥。狍子換成了梅花鹿,竟然在小鎮(zhèn)上堂而皇之地散起步來。
這里最讓我惦念的還是毛腿漁鸮,但沒想到,幾個月前,魚塘的“主人”老毛腿漁鸮去世了,一對年輕的漁鸮伴侶占據(jù)了人工巢和魚塘??此鼈兿嘤H相愛,雖然今年還沒有繁育,但似乎又一個家族的故事要從此開始了。
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chǎn)名錄的知床半島上,也有不少原生態(tài)的自然公園,我們來到當?shù)厝私?jīng)常徒步的山林。冬季,直面來自西北方向的凜冽海風,生長著耐寒的花楸、岳樺、偃松、苔蘚和一些在日本本州海拔3000 米以上才能看到的高山植物,其中一些是知床半島特有的珍稀亞種。細心的人會注意到這里有不少松蘿,它是環(huán)境的指示標,對濕度、空氣質量要求很高,如果你總能看見它,說明這里一點污染都沒有,絕對是天然氧吧。
知床半島那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河,卻是鮭魚的故鄉(xiāng)。秋天會有鮭魚從北太平洋經(jīng)鄂霍次克海洄游產(chǎn)卵,這些返鄉(xiāng)的游子會引來森林中的不速之客——棕熊。我們特地租了條漁船從海上尋找到河口捕捉鮭魚的棕熊,這雖然是與棕熊相遇的最安全方式,但遇見也是需要時機和運氣的。通常它們在清晨和臨近傍晚時分出現(xiàn),但如果當天風浪很大,熊也不喜歡這樣的天氣,肯定是一無所獲。
知床半島北部的宇登呂是大名鼎鼎的“知床五湖”所在地,這是散布在知床半島山脊西北側的一系列林中湖沼的總稱,也特指其中形狀不同的五大湖泊,它們沒有名字,只按照排列順序被稱為一湖到五湖。半島申遺成功后,作為一個成熟的景區(qū),“知床五湖”成為知床半島的一處地標,前來探訪的游客絡繹不絕。
在這場生態(tài)休閑之旅中,我們像當?shù)厝艘粯樱讲缴搅?,探訪濕原、海岸沙丘的秘密,認識那些從未見過的野花。所謂深度旅行,不過是放慢腳步,放松心態(tài),像當?shù)厝艘粯尤ヌ剿骱透惺埽銜l(fā)現(xiàn)更多的美好。
毛腿漁鸮白天多隱藏在河邊的樹上或河流沿岸的懸崖上,黃昏和夜晚出來活動,有時靜立在河中的石頭上。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因為棲息著丹頂鶴、大天鵝、白尾海雕、虎頭海雕、毛腿漁鸮這樣珍稀的大型鳥類,北海道在鳥類攝影人眼中的地位很特殊。然而人們往往忽略了它同樣豐富的海鳥資源,這里是太平洋海鳥的最佳觀賞地,很多海鳥在北海道及其他島嶼繁殖,本州島周邊越冬,春秋遷徙時都會經(jīng)過日本列島的東側。
位于道東的海港城市根室,不僅有金刀比羅神社例大祭這樣歡樂的人文節(jié)慶,還有專為愛鳥人準備的“鳥祭”,即觀鳥節(jié),每年的1月舉辦。從明治時代開始,根室一直是北海道東部最大的城市,以沿海漁業(yè)以及養(yǎng)殖漁業(yè)為主。整個北海道最東端的地方,正是根室半島,公路兩旁立著日、俄、英三種文字的路標,提醒著人們,這里是一個國家的邊陲。然而,海鳥們卻是無國界的。根室鳥祭,是當?shù)卣蛟斓囊粋€生態(tài)節(jié)日。觀鳥節(jié)期間,出海觀鳥的船一天發(fā)兩班:上午從落石港口出發(fā),下午從齒舞港出發(fā)。只是,冬季出海很受罪,氣溫降至-20℃,海風能把人吹透,加上風浪很大,船搖擺得厲害,出??墒窍喈斝量?。
春夏季出海要輕松很多,盡管風浪還是那么大。角嘴海雀和蔟羽海雀是這個時間段的主角。角嘴海雀在附近的小島懸崖上繁殖,挖深1米以上的洞筑巢,從雛鳥剛被孵化出來的5月開始,到雛鳥開始筑巢的7月,它們大約3個月會在這些島礁上生活棲息。8月中旬繁殖期已經(jīng)結束,亞成鳥已經(jīng)回到了大海。冬季和夏季可以看到不同的海鳥,人們也有機會辨識一下同一種海鳥的冬羽和夏羽的區(qū)別。
第一次見到扁嘴海雀,個頭小小的,一直以來都被視作鳥類家族中的“四不像”:嘴像麻雀,體似企鵝,腳蹼如鴨,雛鳥羽色同幼雞。特別是它的雙腿生在尾部,站立的時候直立著身子,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的,像極了呆萌的小企鵝。然而,看似笨拙的扁嘴海雀,每年會飛行約8000公里,橫跨整個北太平洋,往返于北美和亞洲之間。它們會在加拿大西部繁殖,然后飛到中、日、韓三國的近海區(qū)域過冬,是目前唯一已知橫跨北太平洋的鳥類,絕對是“小身材,大能量”了。
海面或礁石上,總能看到各種海鳥,它們夏日與冬季時的顏值完全不同。
島礁石上站滿了普通鸕鶿——海鳥有集群繁殖的習性,還有漫天飛舞的灰背鷗,組成了壯觀的海鳥風景線。除了上述海鳥,北海道周邊海域還可以看到黑背信天翁、黑腳信天翁、短尾信天翁、各種賊鷗和鹱等。船行駛在太平洋上,遠處的島嶼便是日俄有爭議的北方四島(俄稱南千島群島)中的齒舞群島,在日本的行政區(qū)劃中也是屬于根室市的轄區(qū)。千島群島—堪察加半島組成的島鏈以內是鄂霍次克海,而島鏈以外,便是浩瀚的北太平洋。
我從鏡頭中看到島嶼上的廢棄燈塔,那還是早期日本人建的?!拔覀儾荒芴拷?,那邊有俄羅斯的瞭望臺監(jiān)視?!贝系南驅дf。大家默默無語,這些問題,給大自然美好的景色添上了一些附加條件,人類的世界太復雜,或許還是這里的鳥兒更無憂無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