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吹,上海寶山人。當過學徒,做過教師,干著編輯工作,業(yè)余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1954年9月,在少年兒童出版社(上海)任上,奉調(diào)人民教育出版社,參加編寫小學語文教科書。
1954年10月,陳伯吹來到北京,住在景山東街54號院。小學教師和童書編輯的經(jīng)歷,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志向,讓他編寫課本得心應手。他具體參與編寫的是初級小學語文課本,其中的第一冊至第五冊以及教學參考書第一至第四分冊,他的工作主要是課文選定及修改。“小學語文教科書基本上應該是兒童文學作品的讀本,這是一般文學家和教育家所共知的?!边@是他的理念,與葉圣陶、辛安亭等人的設想不謀而合。那個時候,每篇課文都是編者集體選編、集體討論、集體修改,比如葉圣陶特別創(chuàng)作的兒歌《小小的船》、金近的童話《小貓釣魚》、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還有革命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兒童文學作品占了一半多。陳伯吹的兒歌《搖籃曲》,也被收入小學語文課本第二冊,定名為《小寶寶要睡覺》。也是基于上述理念,陳伯吹參加各類文學活動時,也經(jīng)常呼吁作家“為小孩子寫大文學”。
在這期間,陳伯吹還應邀到北京師范大學兼職講授兒童文學課(1955年2月),還被中國作家協(xié)會推選為“中央文學講習所”(魯迅文學院前身)輔導老師(1956年春)。他的童話代表作《一只想飛的貓》,發(fā)表在《人民文學》1955年第12期。同時,他還陸續(xù)發(fā)表了理論文章《談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幾個問題》、兒童小說《毛主席派人來了》、童話《一個秘密》《哈巴狗和紅天鵝》《從山崗上跑下來的小女孩子》《十一個奇怪的人》等等。他著名的兒童文學理論觀點“童心論”,就是這個時期提出來的。
1957年5月,共青團中央在北京成立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擬邀請陳伯吹參加領導工作,正在與教育部協(xié)商。中國作家協(xié)會有意安排陳伯吹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很合陳伯吹心意。于是,陳伯吹如愿調(diào)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做了幾年專業(yè)作家。1962年11月,陳伯吹回到上海,任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社長。
(晏蘇摘編自《人教名人錄》,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郭戈/主編, 張華娟/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