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唐才子劉言史事跡考略與其詩考異

      2021-07-09 00:13:50郭殿忱
      邯鄲學院學報 2021年2期
      關(guān)鍵詞:全唐詩異體字紀事

      郭殿忱

      大唐才子劉言史事跡考略與其詩考異

      郭殿忱

      (北華大學 文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大唐才子劉言史,里籍有趙州、邯鄲之歧說;譽稱“劉棗強”,又有別于“楊盈川(炯)”與“駱臨海(賓王)”;實授官“司功掾”,今分別予以考辨。又,北宋名相王安石獨具慧眼,在《唐百家詩選》中,收錄其詩17首之多。以之與《唐詩紀事》《萬首唐人絕句》《全唐詩》等比勘,發(fā)現(xiàn)異文若干。今試從名物制度變化,歷史地理因革,語言文字發(fā)展諸多因素考量,對異文之間的是非優(yōu)劣,給出“宜各從長”的按斷,借以求教于讀者方家。

      劉言史;事跡;考辨;詩;考異

      一、引言

      劉言史,在中唐詩壇上為時人所推重。晚唐詩人皮日休撰《劉棗強碑》,更將其與李白相提并論,稱贊其詩為“雕金篆玉,牢奇籠怪,百鍛為字,千練成句”之佳作。[1]697

      有宋一代,被列寧稱為中國11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獨辟蹊徑地編了一本《唐百家詩選》。人們在104人中找不到李白、杜甫、王維、劉禹錫的大名,也找不到元稹、白居易、韓愈、柳宗元等人,可他卻令人詫異地在短得不能再短的自序中稱:“欲知唐詩者,觀此足矣?!盵2]1引得后人批評有加!有學者為之辯解:“王安石這個選本本來是選那些大名家以外的作家的,因為那些大名家的詩篇流傳本廣,讀者已多……所以這個《唐百家詩選》就專選其時為一般人所不熟悉的詩人詩篇,好讓人們大體窺見唐詩的全貌?!盵2]1似可聊備一說。這位大文學家就選錄了劉言史的17首詩。此后,計有功輯撰《唐詩紀事》(以下簡稱《紀事》),郭茂倩編《樂府詩選》,洪邁進呈《萬首唐人絕句》(以下簡稱《萬首》)都多少不等地收錄了劉言史之詩。降至元代,少數(shù)民族文學史家辛文房(因崇拜唐代詩人劉長卿故以劉氏表字為名)撰《唐才子傳》(以下簡稱《才子》)為劉言史立傳。明清兩代,概而言之,是忽視了劉言史,遂使近現(xiàn)代以來的唐代文學研究著述亦極少提及這位當時的杰出詩人。直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才有商隸君先生發(fā)表《劉言史生平考》(《渤海學刊》1988年第2期)一文,之后又發(fā)表《中唐詩人劉言史初論》(《滄州師專學報》2003年第3期)。隨后,胡蓉于《邢臺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周圍光于《山海經(jīng)》(2016年第5期),沈文凡等于《新疆大學學報》(2018年第1期),高賢達于《佳木斯大學學報》(2018年第6期)發(fā)表相關(guān)論文。今又喜見曹月芳博士發(fā)表于《邯鄲學院學報》(2020年第1期)的宏文。而寓目之著作,僅見李紅霞、賈建鋼所著《唐代司空曙劉言史詩歌注釋與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一種,實屬鳳毛麟角。

      劉言史不應被埋沒!這便是本文寫作的初衷。

      二、事跡考略

      (一)里籍考

      皮日休《劉棗強碑》稱:“先生姓劉氏,名言史,不詳其鄉(xiāng)里?!痹廖姆孔恫抛印穭t明言:“言史,趙州人也,少尚氣節(jié),不舉進士?!盵3]889明代高棅編選《唐詩品匯》于“詩人爵里詳節(jié)”篇中亦云:“劉言史,趙州人,與孟郊友善。詔授棗強令,不就。后為司功掾。”[4]35考:《新唐書·地理志》載:“唐興,高祖改郡為州,太守為刺史,又置都督府以治之。然天下初定,權(quán)置州郡頗多。太宗元年,始命并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為十道:一曰關(guān)內(nèi),二曰河南,三曰河東,四曰河北,……十曰嶺南?!盵5]959復于河北道下列“趙州趙郡,望(即列輔、雄之后,緊、上、中、下之前的第三等州郡)。武德初治柏鄉(xiāng),四年徙治平棘,五年更名欒州,貞觀初復故名。”[5]1016另據(jù)馬端臨《文獻通考》知:其地為古冀州,戰(zhàn)國時代、漢、晉均為趙國,隋為趙郡。[6]2475

      《全唐詩》卻稱:“劉言史,邯鄲人,與李賀同時。歌詩美麗恢贍,自賀外,世莫能比。亦與孟郊友善?!盵7]1187考:邯鄲邑,為趙國都城。邯鄲郡,為秦滅六國后,在古冀州所置十三郡之一。邯鄲縣,漢置趙國四縣之一。“邯鄲人”,很籠統(tǒng),不知指歷史地名邑、郡、或縣?依史學界“孤證不立”的慣例,應確定劉言史為趙州人。

      推想里籍為邯鄲,可能從其《泊花石浦》詩句“杜鵑啼斷回家夢,半在邯鄲驛樹中”而來。但在《春過趙墟》一詩中,并未見鄉(xiāng)關(guān)之思。詳見下文之該詩考異。

      (二)稱謂考

      唐人常以某人所任職的地名代稱其人,如稱初唐四杰中的楊炯為楊盈川(他曾任盈川令),駱賓王為駱臨海(他曾任臨海丞)。盛唐詩人王昌齡因貶龍標尉,而稱王龍標。劉長卿官終隨州刺史,而稱劉隨州。但“劉棗強”的稱謂不在此例,因為他并未到任。皮日休所作碑文,有兩處提及此事。一為:“(王)武俊益重先生,由是奏請官先生,詔授棗強令。先生辭疾不就,世重之曰劉棗強,亦如范萊蕪之類焉?!盵1]697考:《新唐書·地理志》載:“冀州信都郡,上。本治信都,武德六年徙治下博,貞觀元年復故治,龍朔二年更名魏州,咸亨三年復故名?!h九:信都(望。天祐二年更曰堯都……),南宮(望?!?,堂陽(上?!?,棗強(上。即列赤、畿、望、緊之后的第五等縣)?!盵5]1015另據(jù)《新唐書·百官志》得知:“上縣,令一人,從六品上(階)?!盵5]1318按:在“學而優(yōu)則仕”正統(tǒng)觀念為主導的社會環(huán)境下,劉言史讀書不考進士,封官卻以有病為借口不接受,其高風亮節(jié)確實令人敬佩!稱之謂“劉棗強”也是有先例可循的——《后漢書·獨行列傳》載:“范冉字史云,陳留外黃人也。……與漢中李固、河內(nèi)王奐親善,……奐后為考城令,境接外黃,屢遣書請冉,冉不至?!傅蹠r,以冉為萊蕪長,遭母憂,不到官。……遭黨人禁錮,遂推鹿車,載妻子,捃拾自資,或寓息客廬,或依宿樹蔭。如此十余年,乃結(jié)草室而居焉。所止單陋,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盵8]775《劉棗強碑》文又云:“嗚乎!先生之官卑,不稱其德,宜加私謚。然‘棗強’之號世已美矣,故不加焉。”[1]698按:唐代禮制規(guī)定:只有王公及三品以上大員死后才能加封謚號。如天下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的韓愈,死后要贈授禮部尚書(正三品)頭銜,才獲謚號為“文”。單憑吏部侍郎(正四品上階,相當組織人事部副部長)的品階還沒有請贈謚號的資格。又,士大夫死后由親族或門生,故吏所議贈的謚號,謂之私謚,如陶淵明號“靖節(jié)先生”,隋代王通號“文中子”之類。皮日休認為“劉棗強”乃世人所賜美譽,無須再加“私謚”了。

      (三)職官考

      《劉棗強碑》載:“故相國隴西公(李)夷簡之節(jié)度漢南也,少與先生游,且思相見,命列將以襄之髹器千事賂(王)武俊,以請先生。武俊許之。先生由是為漢南相府賓冠。隴西公日與之筆宴,其獻酬之歌詩,大播于當時?!蟛坏靡?,問先生所欲為?先生曰:司功掾甚閑,或可承闕。相國由是掾之。雖居官曹,宴見與從事儀等?!盵1]697考:《新唐書·百官志》載:“武德初,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書佐皆為司功等參軍事,有府四人、史十人?!盵5]1312后來,在府稱功曹參軍,在州稱司功參軍;大、中、下府,上、中、下州各有員額等差,品階最高者為正七品下階,最低者為正八品下階。實屬小吏,故皮氏言“先生官卑”。

      《全唐詩》竟離譜云:“后客漢南,李夷簡署司空掾?!笨迹核究兆晕髦芷?,迄于唐代一直為朝廷重臣,怎能與掾佐小吏相提并論?何以致此初級錯誤?大概與揚州詩局內(nèi)詞臣誤讀《后漢書·范冉傳》有關(guān)。《傳》云:“及黨禁解,為三府所辟,乃應司空命。是時西羌反叛,黃巾作難,制諸府掾?qū)俨坏猛腥ゾ?。冉首自劾退,詔書特原不理罪。又辟太尉府,以疾不行?!盵8]775范冉應命之司空,與公告中敕令不得在戰(zhàn)時擅離職守的掾?qū)俨⒉淮罱?,強調(diào)的是這位獨行之人,又連連辭去所征辟之官職。

      (四)著述考

      元代辛文房撰《唐才子傳》稱:“有歌詩六卷,今傳”。此源自《新唐書·藝文志》集部別集類所著錄:《劉言史謌詩六卷》。[5]1615其中“謌”為“歌”之異體字。此集未見于宋代兩大私撰書目:《郡齋讀書志》與《直齋書錄解題》。明代大學者胡震亨著《唐音癸簽》于卷三十《集錄》一,中唐篇著錄《劉言史歌詩六卷》,列《白居易長慶集七十五卷》《元稹長慶集一百卷》之前。[9]310上引皮日休《劉棗強碑》已言“所有歌詩千首”,而今所見《全唐詩》只收80首,尚不足十分之一。散佚之多,殊可惜也!更遺憾的是,就連搜羅群書、尋章摘句的輯佚之作,如日本學者河上寧的《全唐詩逸》、王重民所輯《補全唐詩》、孫望所輯《補逸全唐詩》、童養(yǎng)年所輯《全唐詩續(xù)補遺》等均未見劉言史詩一首,甚至一句。

      三、詩考異——以《王荊公唐百家詩選》為中心

      引文中論及的王安石所編《唐百家詩選》,未見元槧明刻,直到清康熙年間才有丘迥刻本問世。未幾,??泵液瘟x門批校了丘刻本。今人黃永年教授等人又以《王荊公唐百家詩選》之名,加以校點整理,計收錄劉言史詩17首。現(xiàn)與《紀事》《萬首》《才子》《全唐詩》所錄詩比勘,發(fā)現(xiàn)異文若干。今綜合考量名物制度變化,歷史地理因革,文字音韻發(fā)展,試對異文之間的是非優(yōu)劣逐一給出按斷。請讀者萬家不吝賜教。

      劉言史17首(近刻所無者六篇)按括號內(nèi)文字為何義門所加,下同。

      1.瀟湘

      乃知從何處生?當時泣舜腸斷聲。翠華寂寞嬋娟沒,野篠空余紅情。

      青冥冥覆杉桂,崖壁天風雨細。昔人幽恨此地遺,綠芳紅含怨姿。

      清未盡鼯鼠切,水流到湘妃祠。北人莫作瀟湘,九疑云入蒼梧愁。[2]192

      詩題中的瀟湘古有二解,一為《水經(jīng)注·湘水》:“言大舜之陟方也,二妃從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淵,出入瀟湘之浦。瀟者,水清深也?!断嬷杏洝吩唬合娲ㄇ逭瘴辶桑乱姷资?,如樗蒲矢,五色鮮明,白沙如霜雪,赤崖若朝霞,是納瀟湘之名矣,故民為立祠于水側(cè)焉?!盵10]536此解“瀟湘”為偏正詞組,即清深之湘江。二為瀟水與湘水的并列詞組。當代學者楊金磚據(jù)諸文獻得出結(jié)論:“瀟水發(fā)源于九疑山中的舜峰。舜峰位于舜廟之南,南臨粵北連州,東臨郴州。舜峰上三石鼎立,直插云漢,峰勢險絕,人跡罕至,峰下眾山環(huán)合?!盵11]3又云:“瀟湘不僅是湖南地理上的三湘(瀟湘、蒸湘、沅湘)之首,而且也是文化‘湖湘’的魅力之所在,所以,瀟湘也就成了湖南的雅稱與別號?!盵11]1千年之上劉言史與同時代的呂衡州(溫)、柳柳州(宗元)均已用“瀟湘”一詞的此義項賦詩撰文。

      又“游”字,《紀事》作“遊”[1]695,《全唐詩》從之[7]1187。按:在古漢語中“遊子”可寫作“游子”,“游藝”亦可寫作“遊藝”,但凡涉水事物,如游泳、江河之上下游,則絕不可寫成“遊”字。1955年國家公布《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其中規(guī)定“游、遊”為正異體字,但此原則不可改動。

      妝色,《紀事》作“妝花”。按:妝色新,是形容該女子服飾的艷麗?!吧陛^“花”略勝一籌。因句中已先有“野花滿髻”的描繪。

      曖乃,《紀事》作“欸乃”?!度圃姟纷鳌翱钅恕?。按:《全唐詩?柳宗元卷》收《漁翁》一詩,內(nèi)中有“款乃一聲山水綠”句,于“款乃”下注:“音襖靄”[7]876。楊升庵引朱子(熹)辯證此詩注:欸乃,一本作襖靄。按‘欸’音靄,‘乃’音襖,近日倒讀之,誤矣。又復引項氏《家說》云:《劉蛻文集》有《湘中靄廼歌》,劉言史《瀟湘詩》有‘閑歌曖廼深峽里’,靄廼也,欸乃也,皆一事,但用字異耳。楊升庵的結(jié)論是:“此雖字音之微,而襖靄當作靄襖,自朱子始正世俗倒讀之誤。靄廼、欸乃,自項平庵始正前人混淆之失?!盵13]305然而“欸乃”究竟何指?還是黃山谷說得清楚:“元次山(結(jié))《欸乃曲》,欸音靄,乃湘中節(jié)歌聲也。次山集音注亦云:棹舟之聲?!秶[馀譜》云:是漁歌?!盵13]305由此可知,《紀事》之“欸乃”為同時代任職永州——瀟湘之濱的大詩人元結(jié)、柳宗元所用,甚佳!《全唐詩》作“款”(kuǎn),大謬不然。

      淚、煙,上引二書皆作“淚、煙”。按:均為正異體字。

      參天,上引二書均作“凌天”。考:漢代蔡邕撰《九疑山銘》有云:“巖巖九疑,峻極于天?!薄皡⑻臁迸c“凌天”近義,似兩可。而舉凡兩可之字詞,均應依從早出之書或版本。又注為黃永年等校記:“‘參’,本作‘麥’,據(jù)何校改?!?/p>

      艷,《紀事》作“豔”?!度圃姟纷鳌捌G”。按:“豔”為“艷”之異體字,而“艷”為“艷”的簡化字。

      猿,《全唐詩》作“猨”?!霸?、猨”今為正異體字。

      淚水,《紀事》作“汨水”??迹骸端?jīng)注?湘水》又云:“汨水又西為屈潭,即汨羅淵也。屈原懷沙自沉于此,故淵潭以屈為名。昔賈誼、史遷皆嘗徑此,弭楫江波,投吊于淵。”[10]537后來司馬遷撰《史記》,于《五帝本紀》稱:“(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盵14]44詩之結(jié)句與此契合。

      ⒉放螢怨

      放螢去,不須,聚時年少今白頭。架中科斗萬余卷,一字千回重照見。

      青云杳不可親,開囊欲放增馀怨。且逍遙,[頓任]還酩酊,仲舒漫不窺園井。

      那將寂寞老病身,更就微蟲借光影。欲放時,淚沾裳。,。[仍有氣][2]193

      按:[]號中字為何義門評語,可供參考。

      留,《全唐詩》作“畱”[7]1187按:“留、畱”今為正異體字。

      杳眇,《紀事》作“渺”[1]696,《全唐詩》從之。按:杳眇為深遠的樣子,如司馬相如《上林賦》:“俛杳眇而無見,仰攀撩而捫天。”有時也寫作“杳渺”,如上述作者之《大人賦》就云:“紅杳渺以眩涽兮,猋風涌而云浮?!倍~—義,似兩可。

      末二句下,《全唐詩》注云:“—作‘去沖籬落千點光’。”此七言句甚佳!正可與開篇的三、三、七字句呼應,亦與“且逍遙”起領(lǐng)的三、三、七字句和諧。

      考:《晉陽秋》曾載:“車胤字武子,學而不倦。家貧不常得油,夏日用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夜繼日焉?!痹娙朔从么说涔剩旨婕皾h代大儒董仲舒三年不窺園的故事,讓人讀后頗多感慨。

      3.觀繩伎(潞府李相公席上作)

      泰陵遺樂何最珍?繩冉冉天仙人。廣場寒食風日好,百夫伐鼓錦臂新。

      銀畫青綃云髮,高處綺羅香更切。重肩接立三四層,著屐背行仍應節(jié)。

      兩邊漸相迎,側(cè)身交步何輕盈!閃然欲落卻收得,萬人肉上寒毛生。

      危機險勢無不有,倒掛纖腰學垂柳。下來一一芙蓉姿,粉薄鈿稀態(tài)轉(zhuǎn)奇。

      座中還有沾巾者,曾見先皇初教時。

      此詩記錄了一千多年前寒食節(jié)的一場盛大而精彩雜技——走繩索的表演。其中包括疊羅漢、跳丸劍等節(jié)目。

      首句之泰陵與末句之先皇,均指唐玄宗李隆基。他是我國歷代皇帝中藝術(shù)修養(yǎng)最全面,水平亦最高的一位。他生前于太常寺大樂署、鼓吹署(管理國家音樂事務的最高行政機構(gòu))之外,又于宮中另設教坊、梨園并親自參與音樂表演、音樂教育活動,厘清了祭祀音樂、雅樂、俗樂之區(qū)分。死后葬泰陵,地址在今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東北金粟山。

      彩,《紀事》作“綵”[1]696,《全唐詩》從之[7]1187。按:“彩、綵”今為正異體字。

      寒食,是個文化節(jié)日。相傳春秋時代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19年的介子推,卻被繼承大位的晉文公封賞功臣時給遺忘了。他領(lǐng)老母隱居綿山。經(jīng)人提醒,晉文公尋到山下,讓人喊其下山,就是不應。后用放火的辦法逼其下山,沒想到他們母子寧可被燒死也不出山。為紀念他們,下令于每年此日禁火。寒食節(jié)大約在清明的前一日或二日。

      抹,《紀事》作“扶”。按:用青綃束住濃密的頭發(fā)?!澳ā弊謩佟胺觥弊帧?/p>

      丸劍,《全唐詩》“丸”下注:“一作‘圓’,”誤!“丸劍”是一種老古的雜技。唐代張銑注漢代張衡《西京賦》中“跳丸劍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痹疲骸疤?,弄也;丸,鈴也;揮霍,鈴劍上下貌?!庇郑骸皠Α弊鳌皠?。按:“劒”為“劍”的異體字;而“劍”為“劍”的簡化字。

      4.花謠

      杜陵村人不田穡,入谷經(jīng)復緣壁。每至南山草木春,即向侯家取金碧。

      幽艷凝春景曙,移得將何處?蝶惜芳送下山,尋斷孤香始回去。

      豪少居連鳷鵲東。千金使買一株紅。院多花少栽未得,零落綠纖指中。

      咸陽戚長安里,無限將金買花子。澆紅濕綠千萬家,青絲玉轤聲啞啞。[2]193

      詩題,《全唐詩》“買”下注:“一作‘賣’”。[7]1187按:對采花的杜陵村人而言,賣花更切題。然而詩中明言:豪少千金買得一株紅;貴戚將金買花子。還是“買”字佳。

      溪,《紀事》作“谿”[1]696,《全唐詩》從之。按:“溪、谿”今為正異體字。

      華,《紀事》作“花”。按:“華”的繁體字“華”為本字,“花”為后起字。段玉裁注《說文》:華,“俗作花,其字起于六朝?!?/p>

      采夫,《紀事》作“採夫”?!度圃姟纷鳌傲址颉?,“林”下注:“一作‘村’。”“夫”下注:“一作'釆來”。按:“采”為本字,“採”為后起字,此詩首句已有“村人”領(lǐng)起,似“釆來”為最佳。

      芳容,上引二書皆作“芳叢”,是。因蜂飛蝶舞均為芳叢而為。較“叢”而言,“容”字似顯單薄。

      綠蛾,上引二書皆作“綠娥”,是。“蛾眉”可指代女子,單獨一個“蛾”字,易生歧義。

      “貴戚”上引二書皆作“親戚”,非是!“親戚”中有富貴者,亦有貧賤者,不若明言“貴戚”為好。

      同時代的白居易亦作有《買花》詩,結(jié)末云:“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苯衣渡鐣呢毟徊痪聘羁?!

      5.送婆羅門歸本國

      剎利王孫字迦攝,竹錐橫寫蘿葉。遙知漢地未有經(jīng),手牽白馬天行。

      龜茲磧西胡雪黑,大師凍死來不得。地盡年深始到船,海里更行三十國。

      行多耳斷金環(huán)落,冉冉悠悠不停腳。馬死經(jīng)留卻去時,往來應盡一生期。

      出獨行人絕處,磧西天漏雨絲絲。[2]194

      此詩寫一千多年前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件詩人親歷之事,由僧人攝迦摩騰、竺法蘭牽白馬馱經(jīng)書,于公年68年到洛陽建寺譯經(jīng)寫起。

      婆羅門、剎利均為梵語,分別列古印度四大種姓之一、二。前者掌握神權(quán),是政教合一的最高統(tǒng)治者,國家即以其種姓命名。后者為軍事貴族,詩人所送者即其后世王孫。

      吒,《紀事》作“叱”[1]695,《全唐詩》從之[7]1187。按:古代漢語中,有時“叱、吒”相通。“吒蘿葉”作為書寫材料,類似佛家的貝葉經(jīng)。

      繞,上引三書均作“遶”。按:“遶”為“繞”的異體字;而“繞”為“繞”的簡化字。

      漢,《全唐書》作“漠”,下注:“一作‘漢’”。按:句意為離開大唐帝國就進入大漠無人區(qū)了。“漢”的繁字“漢”為是?!皾h、漠”因形近而致“手民之誤”。

      6.春過趙墟

      下馬邯鄲陌頭歇,寂寥崩隧臨車轍。古柏重生枝亦,馀見岡幽滅。白蒿紫槿新,行人感此夏悲春。[2]94

      詩題,《紀事》作《春過趙墟有作》。按:邯鄲為戰(zhàn)國時代趙國的都城,詩人經(jīng)過此廢墟,撫今追昔,大發(fā)思古之幽情。上文已言:看不到鄉(xiāng)關(guān)之思。無“有作”二字亦可。

      乾,多音多義,于此應作“枯干”解?!锻跚G公唐百家詩選》校點本,系用簡化后的規(guī)范漢字橫排版本,此處應作“干”字。

      馀漆,《紀事》作“馀燎”[1]694?!度圃姟窂闹甗7]1188。按:“燎”與“焰”相連屬,與“漆”不相關(guān)。又“焰”,上引二書皆作“燄”。按:“焰、燄”今己為正異體字。

      “微微”,上引二書皆作“微發(fā)”,是。按:春日里白蒿正生長,木槿出新芽,與故都的荒廢恰成鮮明對比。

      7.王中丞宅夜觀舞胡騰

      石國胡兒人見少,舞前急如鳥。織成蕃帽虛頂尖,細?胡衫雙袖小。

      手中拋下蒲,西顧忽思鄉(xiāng)路遠。跳身轉(zhuǎn)轂寶帶鳴,弄腳繽紛錦靴軟。

      四座無言皆瞪目,橫笛琵琶頭促。亂騰新毯雪朱毛,傍拂輕花下紅燭。

      酒門舞罷絲管絕,木槿花西見殘月。[2]194

      詩題下,《全唐詩》有注:“王中丞,武俊也?!盵7]1187按:此六字注,《紀事》在詩后。王武俊,即上文所言為劉言史請官,詔授棗強令的那位“性雄健,頗好詞藝”的封疆大吏。

      舞胡騰,明代大學者胡震享所著《唐音癸簽·舞曲》稱:“胡騰兒,出安西。珠帽、桐布衫、雙靴,及手叉腰,應曲節(jié)舞。李端詩云:‘洛下詞人抄曲與?!枨且灰印!盵9]156又有“胡旋,本出康居。舞者立毯上,旋轉(zhuǎn)如風?!币嗫蓞⒖肌?/p>

      躑,《紀事》作“蹲”[1]696?!度圃姟窂闹甗7]1187。按:躑舞,為踏步不前的舞姿;蹲舞,才為騰起而蓄勢待發(fā)?!岸住弊旨选?/p>

      樽,《全唐詩》作“尊”,是。按:“尊”為本字,《說文》在酉部,釋為酒器。“樽、罇、鐏”等分別為不同材質(zhì)的酒器。尊的引伸義有高上、敬重等。“樽”等后起字無此義。

      蒲桃,上引二書皆作“蒲萄”,是。按:蒲萄,即葡萄。是張騫通西域帶回中土的植物。上引李端《胡騰兒》詩中就有“葡萄長帶一邊垂”[7]721之句。有時也寫作“萄陶”或“葡桃”。但“蒲桃”,—說為另一植物。

      醆,上引二書均作“盞”。按:“盞、醆”為正異體字,今規(guī)范漢字作“盞”。

      遍,全唐詩作“徧”。按:“遍、徧”今為正異體字。

      關(guān)于奏樂的“橫笛琵琶”,《唐音癸簽》稱:“笛有雅笛、羌笛。唐所尚,殆羌笛也。其樂與觱篥、簫、笳列橫吹部者同?!巡囊粴q伐,過期伐音窒,未期伐音泛,遇至音必裂:為深得笛理可取?!盵9]154又“琵琶始自烏孫公主造,馬上彈之,自下逆鼓曰琵,自上順鼓曰琶。舊皆用木撥。貞觀中,裴洛兒始廢撥用手,所謂搊琵琶者是也?!盵9]153

      8.葛巾歌(貝州漳南縣贈楊炯)

      一片白葛巾,潛夫自能結(jié)?;h邊折枯蒿,聊用簪華發(fā)。

      有時醉倒長松側(cè),酒醒不見心還憶。谷鳥街將卻趁來,野風吹去還尋得。

      十年紫竹南往,同豹依深霧。草堂窗底漉春醅,山寺門前逢暮雨。

      臨汝袁郎得相見,閑云引到東陽縣。魯性將他類此身,還拈野物贈傍人。

      空杖犢鼻裈,濛濛煙雨歸山村。[2]195

      詩題中的葛巾系指用葛布(又稱夏布)制成的頭巾,詩中指隱者所著。題注中的貝州清河隸屬河北道?!缎绿茣さ乩碇尽份d:“本治清河,武德六年徙歷亭,八年復故治?!h八:清河,(緊。)……漳南,(上。)[5]1013又,所贈人楊炯炯,《全唐詩》作楊炯燗(為“爛”之或字)。因不見經(jīng)傳,故失考。依詩意,為詩人的布衣之交。

      跡,《全唐詩》作“跡”[7]1187。按:“跡、跡”今為互換意符之正異體字。

      玄字缺最后一筆,系避康熙皇帝之名“玄燁”之“玄”的史諱字。

      漉春醅,用《宋書·陶潛傳》:“取頭上葛巾漉酒,畢,復還著之”的典故。

      棁杖(木棒)、犢鼻裈(短褲、圍裙類的勞作服)亦均為戴葛巾之人的手中物、身上衣。歸去之處自然為山村。

      9.與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粉細越筍牙,野煎寒濱。恐乖靈草性,觸事皆手親。敲石取鮮火,撇泉避腥鱗。

      熒熒爨風鐺,拾得墜巢薪。潔色既爽別,浮氳亦。以茲委曲靜,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時,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輕花,滌盡渴神。此愜醒趣,可以話高人。[2]195

      品茶為雅事,何況有摯友相伴!詩人興致極高:敲石取火,點燃從鳥巢掉下來的干細枝條,以湘瓷盛越芽,添加遠去腥味的山泉凈水,烹茗啜飲本真之味。豈不愜意之至!

      殷勤,《全唐詩》作“慇懃”,為“殷勤”之異體字,一般情況下不再使用。又,昏,上引書作“昬”,亦為“昏”之異體字,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罕見。

      10.初下東周贈孟郊(時依鄭相)

      鶴老更,龜死亦靈。正非外,終始全本情。[發(fā)端以喻東野(孟郊之表字)但保堅貞,已足致不朽,無假求諸外也。]

      童子不戲塵,積書就扃。身木葉衣,養(yǎng)鹿兼耕。

      偶隨下山云,荏苒失故程。漸入機險中,危思難行。

      十發(fā)九縷絲,悠然東周城。言詞野麋態(tài),出口多累。

      因依漢元寮,似細輕。灶助新熱,靜砧與寒聲。

      斷蓬在,豈當桃李榮?寄食若蠹蟲,侵損利微生。[“機險”至“累行(形)”,懦劣也。“冷灶”至“微生”,寂寥也。近刻未為非。]

      固非為強,懦劣療并。素堅冰心,潔保賢貞。

      修文返正風,刊字齊古經(jīng)。將衰末分,高喧世名。[結(jié)似自責,實以諷野也。本潛巖扃,偶依留守,然有文如此,何不崛強高棲!使當世可聞而不可見,乃以哀末輕就羈紲,懦劣寂寥,得不償失乎?他日東野哭劉詩云:“常與眾中會,顏色兩切磋”。其深有味于此歟!]

      詩題中的東周,系戰(zhàn)國時代的東周國,其都城在今河南鞏義西南。題注四字,可在《舊唐書·孟郊傳》中找到佐證:“孟郊者,少隱于嵩山,稱處士。李翱分司洛中,與之游,薦于留守鄭慶余,辟為賓佐?!盵15]4204

      首句,《全唐詩》作“鶴老身更卬?!盵7]1188按:鶴體形較大,常引頸昂首。故“身更卬”較“耳更工”更加傳神。

      正性,上引二書均作“正信”。按:“正性”與“本情”對舉,較“正信”為工穩(wěn)。

      ?,《紀事》作“?”。按:“?”為“沿”的俗字,見《正字通》。

      “嵓”,上引二書皆作“巖”。按:“巖、喦”均為“巖”的異體字,而“嵓”則為“嵒”的變形字。

      著,《紀事》作“著”。按:在穿戴衣物的意義上,“著、著”一義。

      太行,《紀事》作“泰行”。按:《說文·水部》:“泰,滑也。從廾,從水,大聲。太,古文泰?!盵12]237

      累形,《紀事》校記:原作“刑”。何文門校記:作“累行”。按:“形”與上句“態(tài)”相諧,均較“刑、行”為佳。

      未,《紀事》校記:原脫,據(jù)汲古閣本及《全唐詩》補上。

      羈,上引二書皆作“羇”。按:在寄、止,旅寓的意義上,二字相通,見《玉篇》。[16]2142

      闉闌,上引二書皆作“門欄”,是。此近似黃永年等引何義門校記之“門闌”?!皺?、闌”于此語境同義。

      崛,上引二書均作“拙”。按:詩句中,何義門評語已言明“崛起”之義,較“拙”為佳。

      舛療,《紀事》作“寂療”。《全唐詩》作“外療”。按:黃永年等引“何校:近刻作‘寂療’?!鄙弦瘟x門評語作“寂寥”更合詩意。

      冰蘗,《紀事》作“冰蘗”,大誤!按:“蘗”(音niè)為植物嫩芽枝?!氨Y”,言隱者飲冰食蘗的清苦生活?!疤Y”(音bò)為“黃蘗”(植物名),又通薜荔之“薜”(音bì)。音義全不相同的“蘗、蘗”,只因形近而致“魯魚亥豕”之地。

      潔立,《令唐詩》作“潔持”。按:于此語境,二詞近義,似兩可。

      慚,上引二書均作“慙”。按,“慚、慙”為正異體字,而“慚”又簡化作“慚”。

      高棲,《紀事》作“高樓(樓)”,誤!《全唐詩》作“高棲”,是?!皸?、棲”為正異體字。而“樓、棲”形近致誤。

      又,《才子》言其“工詩,美麗恢贍,世少其倫,與李賀、孟郊同時。[3]889《紀事》亦云:言史與孟東野友善,詩中有貝州召郊之作。”[1]695何義門評語所引孟郊《哭劉言史》詩,全詩見《全唐詩·孟郊卷》,現(xiàn)予轉(zhuǎn)錄:“詩人業(yè)孤峭,餓死良亦多。相悲與相笑,累累其奈何!精異劉言史,詩腸傾珠河。取次抱置之,飛過東溟波??上Т髧{,飄為四夷歌。常于眾會中,顏色兩切磋。今日果成死,葬襄之洛河。洛岸遠相吊,灑淚雙滂沱?!盵7]947

      11-13.北原情三首

      (1)錯莫天色愁,挽歌出重闉。誰家白網(wǎng)車?送客入幽塵。銘旌下官道,葬輿去轔轔。

      蕭條黃蒿中,奠酒花翠新。米雪晚霏微,墓成悄無人。鳥鳶下空地,火殘荒榛。

      生人更多苦,入戶事盈身。營營日易深,卻到不得頻。寂寥孤隧頭,草綠棠梨春。[2]195

      煙,《全唐詩》作“煙”。按:說解已見上文。

      (2)洛陽城北山,古今葬客。聚骨朽成泥,此山土多白。近來送葬人,亦去聞歸聲。

      豈能車輪疾?漸是墓侵城。城中人不絕,哀挽相次行。莫非北邙后,重向洛陽生?[2]196

      冥,《全唐詩》作“?”。按:“?”為“冥”的敦煌俗字,見P.3742《二教論》:“固知佛道,?如符契?!盵17]278

      (3)卜地起孤墳,全家送葬去。歸來卻到時,不復重知處。

      疊疊葬相續(xù),土干草已綠。裂紙瀉壺漿,空向春云哭。[2]196

      疊,《全唐詩》作“曡”[7]1190。考:《說文·晶部》“曡,揚雄說以為古理官決罪,三日得其宜,乃行之。從晶,從宜。亡新(王莽政權(quán))以為“曡”從三日太盛,改為三田。”[12]141今“疊、曡(疊) ”為正異體字。

      14.林中獨醒

      晚來林沼靜,獨坐間瓢。向已非前,齊心欲不言。

      微涼生亂篠,輕馥起孤萱。未得渾無事,瓜田草正。[2]196

      樽、跡,《全唐詩》分別作“尊、跡”。按:說解已見上文。

      繁,上書作“緐”。按:“繁,緐”今為正異體字。

      15.江陵客舍留別樊尚書

      信陵門館下,多病有歸思。墜履忘情后,寒灰更時。

      委欄芳蕙晚,憑幾雪髫垂。明日秋關(guān)外,單車風雨隨。[2]196

      按:《舊唐書·德宗紀(下)》載:貞元八年二月,以前荊南節(jié)度使樊澤為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劉言史曾到江陵拜訪他。詩一開篇便稱譽樊澤禮賢下士,有如戰(zhàn)國時代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

      顯時,《全唐詩》作“濕時”,是。按:寒灰,即死灰。句意為:死灰又遭水濕,根本無復燃之希望?!帮@時”,大謬。

      16.過春秋峽

      峭壁蒼蒼苔色新,無風晴景自勝春。不知何樹幽崖里,臘月開花似北人。[2]196

      樹,《萬首》作“事”[18]592。《全唐詩》“樹”下注:“一作‘事’”[7]1188按:在江南游歷的劉言史多次在詩中強調(diào)自己的北人身份。這里又用梅花傲霜斗雪,臘月里開花之“事”自況?!皹洹弊执鬄檫d色。

      17.竹里梅

      竹與梅花相并枝,梅花正開竹枝垂。風吹總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時。[2]196

      在中國歷史悠久、光輝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中,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歷代文人愛其高尚的品格,吟詩作畫,代有精品。劉言史此詩便是一幅水墨畫。

      與,《萬首》作“里”[18]592?!度圃姟贰袄铩毕伦ⅲ骸耙蛔鳌c’”[7]1187。按:“里”與詩題呼應,但從客觀事物的內(nèi)在邏輯與語言法則兩方面看“與”大勝“里”。用“里”字有“以詞害義”之嫌。

      并,《全唐詩》作“竝”。按:“并、竝”今為正異體字。

      關(guān)于雪與梅關(guān)系的詩,唐人有崔日用“上苑梅花雪里嬌”,高正臣“梅芳帶雪花”,閻朝隱“梅花雪白柳葉黃”等詩句。待到宋人盧梅坡寫出《雪梅》:“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19]93,就被選入影響深遠的啟蒙讀本《千家詩》中。降至清代,吳縣鄧尉山梅花盛開之時,一望如雪海,香飄數(shù)十里。時任江蘇巡撫的文化名人宋犖題寫的“香雪?!比齻€大字鐫刻于山麓。

      [1]計有功.唐詩紀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王安石.王荊公唐百家詩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3]辛文房.唐才子傳箋證[M].周紹良,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10.

      [4]高棅.唐詩品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歐陽修,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6]馬端臨.文獻通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6.

      [7]彭定求,等.全唐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范曄.后漢書[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9]胡震亨.唐音癸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酈道元.水經(jīng)注[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11.

      [11]楊金磚.瀟水流域作家作品形究[M].北京:線裝書局,2019.

      [12]許慎.說文解字[K].北京:中華書局,1963.

      [13]吳文治.古典文學資料匯編:柳宗元卷(二)[G].北京:中華書局,1964.

      [14]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15]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6]陸費逵,等.中華大字典[K].北京:中華書局,1978.

      [17]黃征.敦煌俗字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8]趙宧光,等.萬首唐人絕句[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

      [19]劉枋得.千家詩[M].長沙:岳麓書社,2005.

      I206.22

      A

      1673-2030(2021)02-0025-09

      2020-05-18

      郭殿忱(1940—),男,遼寧沈陽人,北華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古籍整理研究。

      (責任編輯:劉文星)

      猜你喜歡
      全唐詩異體字紀事
      楊塘紀事
      散文詩(2022年19期)2022-11-03 02:24:04
      異體字字形類似偏旁的互用類型綜合字圖構(gòu)建
      偏旁省略異體字研究
      正月紀事
      紅土地(2018年7期)2018-09-26 03:07:40
      常用隸書異體字表(二)
      丹青少年(2017年1期)2018-01-31 02:28:30
      學抖空竹紀事(外四首)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30
      《全唐詩》里的中秋節(jié)俗(節(jié)選)
      徐安貞仕途與詩歌初探
      《音同》中的異體字與訛體字
      西夏研究(2016年1期)2016-07-19 10:09:11
      唐代箏曲的風格及其美學意蘊
      藝海(2015年4期)2015-11-02 16:02:56
      临颍县| 兴山县| 托里县| 都兰县| 西平县| 依安县| 道真| 新田县| 容城县| 四平市| 特克斯县| 安顺市| 梨树县| 郎溪县| 芒康县| 孟津县| 乌什县| 于都县| 措勤县| 杭州市| 徐闻县| 合作市| 密山市| 汝州市| 将乐县| 泾川县| 广宗县| 苍南县| 翁牛特旗| 三门峡市| 莱西市| 广宁县| 巴楚县| 开封县| 永和县| 阿鲁科尔沁旗| 陆丰市| 江油市| 南川市| 思南县| 大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