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陽
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和評價方式是一門教學藝術,英語教師要致力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改革,立足素質(zhì)教育,講究實效技能,總結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增強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覺性,在學習英語語言的同時,提高英語水平和素質(zhì)。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評價存在著:目的不明,以考察學生的不足為主要目的;形式單一,以書面測試為主;內(nèi)容枯燥,只注重考察詞匯和語法的掌握;評價主體以教師為主等一系列弊端。
其主要表現(xiàn)在:①在評價理念上:很大程度上因襲傳統(tǒng),以自身的經(jīng)驗為基礎,沒有系統(tǒng)的理論說明,長期忽視借鑒學習領域的有關研究成果改進評價實踐,或簡單地套用國外理論。②在評價標準上:我國傳統(tǒng)的課堂評價制度,最重視的是智育,即學生在學科學習方面的表現(xiàn)。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或者只是徒有形式而已。師生只關心書本知識學習,輕視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發(fā)展。③在評價方式上:以紙筆測驗和考試為唯一重要形式的課堂評價制度,無法對學生做出全面的真實的評價,事實上是以偏概全。④在評價策略上:傳統(tǒng)的課堂評價活動,重視對學生學習的事后評價,輕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⑤在評價主體上:傳統(tǒng)的課堂評價實踐中,學生是教師評價的對象,只有被動接受評價的義務,沒有主動參與評價的權利。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存在著主客觀單一、方式傳統(tǒng)、評價內(nèi)容淺顯、層次較低等不合理現(xiàn)象。因此學習新課程教學評價理論,對于促進師生發(fā)展的課堂教學評價觀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下面我主要從四種評價方法淺談一下:
一、小組評價法——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
“小組評價法”是以小組為主的評價方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采用分組教學策略,即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靶〗M評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關心,學會以集體的力量去競爭為目的。這樣的評價,對于形成學生的集體觀念和伙伴合作學習的習慣是很有效的。
首先要有目的地組織小組活動。在分組教學中,老師在布置學習任務的時候就向?qū)W生明確提出小組活動的目標。譬如讓學生分組討論,用所學的句子組成一段對話,組長負責組織學生討論和分配每個學生的角色,并進行學習,然后全班進行評價交流。
其次,根據(jù)預定目標對各小組的情況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可以由教師指出,也可以是學生個體或組與組之間相互討論后作出的。
最后,讓學生運用評價結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發(fā)展相應的能力。如教師可根據(jù)各小組的回答,把每一組創(chuàng)編最好的地方組合起來進行練習,使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二、鼓勵評價法——樹立學習信心
“鼓勵評價法”是日常教學活動中常用的一種評價方法,是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學生持續(xù)性、發(fā)展性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善于對學生進行贊揚和鼓勵。教師的鼓勵對不自信的學生更有推動作用。在教學中可以用語言和體態(tài)進行鼓勵性評價。言出自心,教師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一個學生,就會創(chuàng)造出各種生動的、贊賞性或鼓勵性的語言。這些話就像“興奮劑”使學生精神振奮,學習信心高漲;也像一股暖流,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溫情,滿足他們的成就感,使課堂氣氛更熱烈。
三、參與評價法——突出學生主體
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僅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還應在評價過程中體現(xiàn)?!皡⑴c評價法”的內(nèi)涵就是在英語教學中把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納入評價的范疇。
評價是調(diào)整學生整體性的有效機制,學生的學習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習得。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形成性評價,可以使學生有意識、有興趣、有責任的參與活動。通過教學評價,激起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性,使學生在課堂中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進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諧,發(fā)現(xiàn)生命的燦爛。
四、多方面評價法——家長評價
在評價過程中,家長的參與很重要。家長的評價可著重在對學生家庭表現(xiàn)的評價。家長的評價既是學校教育的延續(xù),又是對學校教育效果的直接反映。
英語教學評價的真諦,其實是師生,生生之間心靈的交流和碰撞,是教師,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它讓課堂充滿智慧、充滿溫馨、充滿人情味和充滿生命的活力,師生共同在其間享受英語的魅力,享受學習的樂趣。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巧用課堂教學評價,讓學生走進英語課堂蕩漾著歡樂的笑臉,讓孩子們的思維隨身體一起在教育的陽光下自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