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生成邏輯、內(nèi)涵描述及運行機制研究

      2021-07-14 20:21:32周林興鄒莎
      檔案與建設 2021年5期
      關鍵詞:文旅融合檔案館

      周林興 鄒莎

      摘 要:研學旅行利用文化將旅游做成教育,是文旅融合的一種實踐形式。研學旅行基地是研學旅行過程中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場所,檔案館開展研學旅行基地建設具有理論、現(xiàn)實和法規(guī)層面的生成邏輯,不僅是其滿足教育需求的現(xiàn)實行動,完善公共服務的途徑延伸,也是擴大社會影響的宣傳路徑。要以管理、服務、宣傳、評價、保障五個方面為抓手,探索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的運行機制,助力檔案館提升研學旅行開展水平。

      關鍵詞: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文旅融合

      分類號:G271.1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Study Travel Bases: Research on Generative Logic, Description of Connotation and Mechanism of Operation

      Zhou Linxing, Zou Sha

      (Department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Abstract:Study travel use culture to make tourism into education, is a form of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practice. The study travel bases is the place where students learn and live during the study travel, and the archives carry out the study travel bases construction with theoretical, practical and regulatory levels of generative logic, It is not only a realistic action to meet its educational needs and an extension of the way to improve public services, but also a publicity path to expand its social influence. To management, service, publicity, evaluation, protection five aspects as a grip, to explore the archives study travel bases construction of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to help the archiv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tudy travel to carry out.

      Keywords:Archives;Study Travel Bases;Integration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中國傳統(tǒng)治學理念,古人通過游學的方式將學識、見識、實踐統(tǒng)一,研學旅行傳承和發(fā)展了這一治學理念,不僅是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新內(nèi)容和新方式,還是文旅融合的最佳實踐。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jié)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chuàng)新形式[1]。近年來,研學旅行及其基地建設的相關研究持續(xù)升溫,研學旅行已成為“教育+旅游”或“旅游+教育”領域的熱點,學校、旅行社、文旅機構(gòu)等,圍繞研學旅行內(nèi)涵[2]與特征[3]、研學旅行理論[4]與實踐[5]、研學旅行課程設計[6]等主題開展了廣泛探索。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服務機構(gòu)順應文旅融合發(fā)展趨勢,逐漸加入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的隊伍中。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204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7]中,博物館及相關機構(gòu)占50%,成為研學旅行校外課堂的主要陣地;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也先后成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研學旅行在圖書館界越來越受到重視[8]。同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gòu)的檔案館,在研學旅行教育方面還有較大發(fā)展空間[9],應充分利用自身條件,發(fā)掘成為研學旅行教育活動陣地的潛力,探索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的運行機制,拓寬公共文化服務范疇。

      1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的生成邏輯

      1.1 理論邏輯:普遍利用的理論發(fā)展

      1980年在英國召開的第九屆國際檔案大會將檔案利用細分為學術利用、實際利用和普遍利用[10],其中,普遍利用是指“檔案館向普通公民提供的一種主動服務。能促使檔案文化資源為更多的公民所用,并宣傳檔案和提高檔案館的知名度。主要形式有檔案博物館、檔案展覽、教育活動、出版活動等?!盵11]研學旅行作為青少年教育活動的新路徑,與檔案館開展普遍利用的形式不謀而合,這也是檔案館在新的社會時代背景下應用普遍利用理論的一種新發(fā)展。檔案館建設研學旅行基地正是基于檔案本身被視為具有活力的教育資源,且檔案館被重新定位為開放的文旅場所[12],也是融合多種形式的檔案專題教育的延伸。因而主動將其嵌入到教育活動中,為青少年提供教育服務,達到檔案普遍利用的目標,是檔案館的應有之義。

      1.2 現(xiàn)實邏輯:文化功能的現(xiàn)實動力

      在檔案機構(gòu)改革的背景下,文化服務成為檔案館社會功能的主要外延職能。滿足公眾對檔案館社會文化功能的多樣化需求,成為檔案館發(fā)展的新動力。2019年之后,我國中小學生參與研學旅行的人群規(guī)模將達到2.3億人以上,不斷增長的適齡人口為研學旅行發(fā)展及基地建設帶來巨大市場需求[13]。在此背景下,檔案館建設研學旅行教育基地,探索中小學生文化教育活動,融合休閑旅行與知識教育,培植學生的文化思維和實踐能力,不僅能對當前研學旅行市場需求給予有效回應,也有助于檔案館發(fā)揮文化化人、文化開智、文化育人功能,提升檔案館親和力與認可度。

      1.3 法規(guī)邏輯:行業(yè)相關的法規(guī)支持

      2007年浙江省政府發(fā)布的《浙江省國家檔案館管理辦法》指出,“國家檔案館是公共服務機構(gòu),依法提供檔案利用、開展社會教育”,2012年國家檔案局與教育部印發(fā)的《全國中小學檔案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提出,要“充分利用檔案資源開展中小學社會實踐”,并對基地的申報認定、運行管理、經(jīng)費保障、考核評估作出明確規(guī)定,2020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鼓勵檔案館開發(fā)利用館藏檔案,通過開展專題展覽、公益講座、媒體宣傳等活動,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毖袑W旅行活動作為社會教育與中小學社會實踐的活動形式,符合上述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要求,同時,這些法規(guī)也能為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提供法律層面的支持、指導與參考依據(jù)。

      2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的內(nèi)涵 描述

      2.1 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的概念與特點

      研學旅行基地是研學旅行活動開展的重要載體,2019年中國旅行社協(xié)會發(fā)布的《研學旅行基地(營地)設施與服務規(guī)范》中將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定義為:自身或周邊擁有良好的餐飲住宿條件、必備的配套設施,具有獨特的研學旅行資源、專業(yè)的運營團隊、科學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能夠為研學旅行過程中的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實踐等活動的場所。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的概念尚未明確界定,依據(jù)研學旅行基地的定義,筆者認為,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是經(jīng)相關部門批準命名、公開掛牌,設立在各級綜合檔案館,以館舍、館藏、人員等資源為基礎,具備專門研學產(chǎn)品與接待體系,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向?qū)W生提供各類活動的場所。

      依據(jù)相關定義及檔案館自身特性可以發(fā)現(xiàn),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集教育性、實踐性、文化性及地域性于一體。首先,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具有教育性的特點,檔案作為原始記錄,貫通古今,涉及領域廣泛,蘊藏著豐富的信息和知識,其真實性與原始性可還原歷史原貌、呈現(xiàn)歷史細節(jié),幫助學生獲得超越課堂的直觀感與真切感[14],檔案館開發(fā)研學旅行課程、發(fā)掘教育資源、發(fā)揮育人功能,可以彰顯基地的教育性特征。其次,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具有實踐性特點,研學旅行引導學生走出校園,在不同環(huán)境中參與體驗式、探究式學習,檔案館基于工作特點與服務設施可為學生提供形式豐富、趣味性強、互動性好的實踐體驗活動。再次,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具有文化性特點,其館藏文化資源與文化成果,是人類的文化寶庫,擁有文化厚重感,結(jié)合研學旅行活動方式,在培育學生文化情懷、傳遞優(yōu)秀文化能量、渲染文化學習氛圍等方面發(fā)揮獨特作用。最后,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具有地域性,各地綜合檔案館館藏檔案較為全面地反映當?shù)馗鱾€方面的歷史面貌,是鄉(xiāng)土教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15],與研學旅行的鄉(xiāng)情、省情、國情教育目標相結(jié)合,能充分體現(xiàn)基地的地域特色,展現(xiàn)地域文化的魅力。

      2.2 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的價值意蘊

      (1)檔案館滿足教育需求的實際行動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推廣,許多地區(qū)將研學旅行活動納入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范疇,研學旅行服務的需求呈快速增長趨勢,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對滿足時代教育需求、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目標具有現(xiàn)實意義。從本質(zhì)上看,研學旅行是以加強中小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為目的,以研學內(nèi)容為主題,以校外旅行為載體形式的“教育+”產(chǎn)品[16]。因而,將檔案館視作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外“第三教育場景”的研學教育營地,開發(fā)和利用館內(nèi)教育資源,建設社會教育課堂,有助于學生走出校園,拓展認知視野,豐富課外知識,鍛煉實踐技能。如上海市檔案館舉辦“檔案伴我成長”小學生親子活動,介紹制作成長檔案的步驟與專業(yè)要求,培養(yǎng)學生定期收集整理各類材料的良好習慣,激發(fā)自我認同與自我悅納思維[17],通過快樂研學活動過程,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綜合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意識等,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滿足現(xiàn)實教育的多樣化需求。

      (2)檔案館完善公共服務的途徑延伸

      隨著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逐步成為國家軟實力發(fā)展的重要內(nèi)容,社會公眾對檔案的利用需求導向發(fā)生轉(zhuǎn)變,對檔案館的公共服務能力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因此,《全國檔案事業(yè)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強調(diào),要“拓展檔案館開展普及型教育的能力”“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多渠道開發(fā)檔案資源,不斷向社會推出精品力作和舉辦受公眾歡迎的活動”。山東省淄博市檔案館依托館藏紅色資源,結(jié)合重要時間節(jié)點和重大紀念日等,策劃開展“紅領巾走進檔案館”“檔案館開放日”“‘夢想檔案寄存檔案館”等符合中小學生特點的主題活動,推出固定展、專題展、特藏展及網(wǎng)上展等,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檔案展覽文化圈”,延伸檔案館文化建設[18]。檔案館向中小學生提供檔案文化教育產(chǎn)品與文化服務,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對檔案文化教育的需求,也能體現(xiàn)檔案館對特定公眾文化行為特性的迎合與尊重,釋放公共文化服務紅利,不斷拓展服務功能。這種新型服務形式可以為檔案館公共服務發(fā)展注入活力,有助于延伸檔案館公共服務。

      (3)檔案館擴大社會影響的宣傳路徑

      社會對檔案文化價值的發(fā)現(xiàn)是檔案館開展公眾教育的內(nèi)在動力[19],而宣傳工作是公眾認識檔案館的媒介與途徑,研學旅行基地建設是提升檔案館公眾教育社會影響的有力途徑。研學旅行基地有效銜接了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檔案館通過研學旅行活動實現(xiàn)對青少年的教育,檔案工作也由此滲透到文化教育事業(yè)中,學生借助旅行方式了解檔案館職能、學習檔案知識、宣傳檔案文化,營造學生乃至社會公眾知檔、用檔、守檔的良好氛圍,有助于提升社會檔案意識。安徽省蚌埠市檔案館以研學旅行基地為依托,一年接待1.3萬余人次參觀游覽,成為當?shù)厝诮逃⒙糜螢橐惑w的標志性場所,獲得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20]。因此,檔案館順應社會發(fā)展潮流與導向[21],建成研學旅行基地,有利于提高社會公眾對檔案館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塑造兼具文化與教育功能的外部形象,從而提升社會競爭力與社會影響力。

      3 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的運行機制

      3.1 構(gòu)建管理機制,規(guī)范研學旅行基地運行

      檔案館建設研學旅行基地尚屬新生事物,需要明確其運行過程與具體組織管理,因而構(gòu)建管理機制是首要任務。

      一是加強研學旅行基地申報管理。遵照《研學旅行基地(營地)設施與服務規(guī)范》要求檢視檔案館基本條件,探索基地建立的準入標準與門檻,不斷完善研學旅行開展資質(zhì)。嚴格遵守申報流程,了解主管、審批與報備部門,提交基地認定申請,獲取認定委員會批準,獲得基地證書及標志牌,逐步建立起從區(qū)(縣)級到市(地)級到省級再到國家級的研學旅行示范基地[22],如天津市寧河區(qū)檔案館掛牌“寧河區(qū)中小學生實踐課題及研學旅行基地”[23],山東省淄博市檔案館被命名為“市中小學研學旅行基地”[24],山西省檔案館成為首批由山西省教育廳命名的“游山西就是讀歷史”省級研學實踐教育示范基地[25]。

      二是加強研學旅行基地組織管理。制定專門的基地管理規(guī)章制度,規(guī)劃開展檔案館研學旅行長效戰(zhàn)略,加大對研學旅行工作的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與管理指導,結(jié)合各館實際情況制訂對應工作方案。設置研學旅行基地具體工作崗位,細化工作人員任務,如創(chuàng)建研學旅行對接團隊,安排研學課程、旅行路線、接待時間等事宜,發(fā)布參與方式、人數(shù)限制、活動流程、活動意義、費用收支、注意事項等信息,構(gòu)建檔案館、學校與學生之間的研學網(wǎng)絡,將職責層層分解落實。

      三是加強研學旅行基地安全管理。探索建立科學長效的研學旅行基地安全保障體系,如安全預警機制、安全評估制度、安全責任機制、應急預案和操作手冊等,落實安全職責界定,明確各方主體安全責任。實施全過程安全教育、常態(tài)化安全檢查與安全知識輔導培訓,對工作人員設定安全培訓專項工作計劃,學習應急處置規(guī)范與流程;對參與研學旅行教育活動的師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提供安全防控教育知識讀本;依據(jù)情況設置安全提示與警示,定期組織安全演練,提升師生安全防范意識。

      3.2 優(yōu)化服務機制,滿足研學教育需求供給

      檔案館建設研學旅行基地的目標是為研學旅行活動提供載體,提升研學旅行服務水平,其中,優(yōu)化服務機制是重要內(nèi)容。

      一是樹立服務理念。檔案館工作者要打破傳統(tǒng)被動服務的藩籬,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增加文旅融合服務動力。樹立教育服務理念,以研學旅行受眾為中心,主動了解學生身心特點,考量他們的接受能力與實際需求,提供系統(tǒng)性、知識性、趣味性與科學性的多樣化服務。樹立實踐服務理念,依據(jù)各館特色因地制宜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引導中小學生參與檔案館設計的動手體驗互動項目,幫助學生拓寬視野、豐富知識、了解社會,培養(yǎng)個人動手能力。樹立公益服務理念,基地服務應將擴大社會效應放在首位,開放公共服務資源,面向?qū)W生與學校提供優(yōu)惠政策。

      二是拓展服務內(nèi)容。在研學旅行活動開始前,應提供計劃指導服務,制定學習教育計劃,準備活動相關資料,指導學生做好研學旅行準備工作。在研學旅行過程中,應以檔案館各類資源為依托,提供包括參考咨詢服務、參觀講解服務、設備租賃服務、空間場地服務在內(nèi)的諸多服務項目,全方位落實研學旅行服務內(nèi)容。在研學旅行結(jié)束后,可組織分享交流會、研學作品展等后續(xù)追蹤活動,注意研學旅行服務活動全過程各要素的結(jié)合,優(yōu)化整體服務功能。

      三是豐富服務產(chǎn)品。以需求為導向,釋放檔案館研學教育服務活力。一方面,依據(jù)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不同學段特點與各階段教育目標,細化服務群體,有針對性地發(fā)掘館藏資源,結(jié)合鄉(xiāng)土鄉(xiāng)情、縣情市情、省情國情,設計歷史類、人文類、科技類等多種類型的研學旅行課程,鼓勵檔案教材進課堂[26]。另一方面,依據(jù)學生特長與愛好,發(fā)展健腦、健心教育項目,也開拓健身、健手項目,覆蓋所有年齡段與興趣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并且,開拓研學旅行服務方式,開展在線研旅服務。例如可以借鑒抗美援朝紀念館開發(fā)利用抗美援朝檔案、探索數(shù)字文旅發(fā)展的新型方式,設置“研學旅行基地”線上專欄[27]。

      四是建立協(xié)同服務。建立健全文旅融合背景下各主體研學旅行聯(lián)動機制,形成服務協(xié)作圈。一方面,建立檔案館之間的協(xié)作網(wǎng)絡,組建跨區(qū)域檔案館研學旅行服務聯(lián)盟,共享館藏特色檔案資源,在把握差異區(qū)分的基礎上,加強各館服務焦點協(xié)同,推動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向集約化、專業(yè)化發(fā)展。另一方面,建立檔案館與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等機構(gòu)之間的聯(lián)動網(wǎng)絡,考量各機構(gòu)的核心優(yōu)勢、制約瓶頸,發(fā)揮各館特長,規(guī)避無效資源消耗,提高研學旅行聯(lián)動服務效率。

      3.3 構(gòu)建宣傳機制,聚焦研學旅行品牌傳播

      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需要將優(yōu)質(zhì)服務推送至公眾,讓社會公眾充分了解并參與檔案館研學旅行,因此,構(gòu)建宣傳機制是外部動力。

      一是利用線下營銷方式。以印刷形式宣傳,在報紙、雜志上刊登基地介紹、活動項目相關的內(nèi)容信息,或設計廣告插頁在研學旅行旺季發(fā)放;在學校區(qū)域設置研學旅行宣傳牌,聯(lián)動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等熱門研學旅行目的地投放所編制的基地宣傳手冊,推動宣傳標語進學校、車站、景區(qū)等,積極融入教育、旅游產(chǎn)業(yè)鏈。以活動形式宣傳、舉辦或參與展覽會、文化節(jié)慶、研討會等現(xiàn)場活動[28],如借助6月9日“國際檔案日”系列活動,開展研學旅行主題宣傳活動,提升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的社會知名度。

      二是借助線上營銷渠道。以新媒體形式宣傳,開通基地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抖音賬號等,定期發(fā)布研學信息和課程活動;借助廣播、電視媒體擴大研學旅行基地信息傳播范圍,覆蓋各類受眾,如浙江省檔案館與主流媒體合作策劃組織開展“走進檔案館”系列活動,邀請18名兒童走進檔案館參觀學習并由杭州電視臺全程攝錄,制作播出活動專題片[29]。以網(wǎng)絡形式宣傳,在檔案館官方網(wǎng)頁插入研學旅行基地模塊鏈接,設置功能實用與界面友好的研學旅行基地宣傳專欄,及時更新研學活動動態(tài)和現(xiàn)場圖片,吸引用戶參與。

      三是制定品牌營銷策略。形成特色文旅品牌,發(fā)掘館藏特色資源,突顯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國情教育的重要載體功能,樹立不可替代的傳承文化的良好品牌形象,推廣品牌效應,提升研學旅行市場競爭力,增加用戶黏性。形成示范品牌路線,設計精品路線,合理布局游覽學習板塊,并主動聯(lián)結(jié)鄰近文化教育資源,對周邊地區(qū)乃至全國形成輻射,逐步形成互聯(lián)互通的研學旅行網(wǎng)絡,貫通研學基地傳播途徑。

      3.4 建立評價機制,提升研學旅行活動質(zhì)量

      評價是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基地各方面情況,及時改進基地服務,建立評價機制是有效方法。

      一是評價主體多元化。通過雙向互評,將學校、研學機構(gòu)、家長等主體與研學基地連接起來。一方面,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評價主體囊括學生、老師、研學機構(gòu)、家長等諸多對象:學生依據(jù)基地服務、課程內(nèi)容、整體體驗等對基地進行評價,老師針對教育效果、技能掌握、課程設計等給出評價,研學機構(gòu)開展實施情況、現(xiàn)場執(zhí)行、基礎服務、安全管理等調(diào)查評價,還可以收集家長對活動的看法和評價。另一方面,檔案館研學基地在活動結(jié)束后,可針對學生和研學導師作出評價:關注學生的活動體驗、參與態(tài)度、能力發(fā)展、情感偏向等,對學生參與教育活動情況和成效進行科學評價,將其納入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體系,并為學生創(chuàng)建活動檔案,指導后續(xù)活動的實施;以活動開展成效為依據(jù),定性與定量相結(jié)合,注重導師職業(yè)素質(zhì)、個人能力及對學生的評價能力,全面客觀評價研學旅行導師的總體表現(xiàn)。

      二是評價方法標準化。根據(jù)評價內(nèi)容差異形成具有針對性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納適切性的評價方法,明確評價的客觀性、鼓勵性、過程性和差異性原則。如針對學生,評價方法可以使用表現(xiàn)性評價法、問卷調(diào)查法、系統(tǒng)觀察法等;針對導師,可以利用綜合評價方法、專項能力評價方法以及常規(guī)評價法等;針對學校,可采用學校間互評法、自評法、教育管理部門評價法等[30];針對課程,從課程目標、課程內(nèi)容、價值導向、情景化愿景入手開展評價內(nèi)容的構(gòu)建,可采用過程性評價、發(fā)展性評價、表現(xiàn)性評價等方式[31]。

      三是評價反饋全面化。重視評價反饋平臺建設,完善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投訴處理管理,公布投訴電話、投訴反饋處理程序和時限等信息,開辟線上、線下多途徑反饋平臺,為公眾反饋信息提供便利。重視正向反饋事例收集,樹立良好的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形象,如紹興上虞區(qū)檔案館以其優(yōu)雅的環(huán)境、精美的講解及其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收獲眾多學生的好評,成為暑期研學旅行熱門打卡地[32],以正向評價反饋推動研學旅行開展的執(zhí)行力。重視評價監(jiān)管制度建設,加強過程監(jiān)管,調(diào)動社會監(jiān)督力量,開拓多途徑評價監(jiān)督渠道,強化基地建設的調(diào)試。

      3.5 完善保障機制,夯實研學旅行基礎要素

      研學旅行基地可持續(xù)發(fā)展離不開全方位基礎保障,完善館內(nèi)保障措施,是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的實現(xiàn)基礎。

      一是完善相關政策與標準。從戰(zhàn)略層面重視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的頂層設計,在基地內(nèi)部明確目標導向與初始定位,深入規(guī)劃建設具有檔案專業(yè)特色的研學旅行基地,配套具體可行的激勵措施,完善系統(tǒng)布局,促進建成更大范圍、規(guī)模和數(shù)量的檔案館研學基地。對照研學旅行相關標準規(guī)范檢視檔案館,如《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GB3095-2012)、《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GB17945-2010)、《研學旅行服務規(guī)范》(LB/T054-2016)、《風景旅游道路及其游憩服務設施要求》(LB/T025-2013)等,及時進行整改。同時,要編制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服務規(guī)范,保證研學旅行服務質(zhì)量。

      二是完善研學教育設施配置。在空間場所方面,將檔案館公共文化空間的建設和改造提上日程,提供文化活動、文化交流、文化休閑場所[33],依據(jù)各館空間規(guī)模和建筑特色,合理規(guī)劃建設專門研學場地或教室,預留旅行接待和教育服務空間。在教育設備方面,參照《研學旅行基地設施規(guī)范》(DB13/ T2630-2017)所要求的教育設施設置,調(diào)用現(xiàn)有教育資源,建造適量教育互動設施,如展示臺、展播屏、講解設備、研學導覽圖、多媒體設施等,營造濃厚的研學環(huán)境與氛圍。

      三是培育研學旅行基地人才力量。培植檔案館專業(yè)研學旅行導師隊伍,開展研學教育專項培訓,掌握研學旅行知識、教育教學知識和通識性知識,學習旅游和教育領域的前沿知識,并鼓勵館員獲取研學旅行指導師證書。聯(lián)合相關機構(gòu)人才資源,與學校或其他文化機構(gòu)、旅行社等合作,吸納兼職研學旅行人才,聘請其擔任研學講師、研學顧問等[34],共同指導設計研學旅行課程方案。招募研學活動志愿者,接納有志參與研旅服務的社會人士,參與咨詢、引導、講解服務,豐富服務人員構(gòu)成。

      四是確保研學旅行基地資金投入。財政預算適度向檔案館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傾斜,在2020年國家檔案局預算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總預算為41796.10萬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僅占1.56%,教育支出僅占0.73%[35],可以提高相關預算比重,并設置研學旅行基地建設專項資金,作為穩(wěn)定的資金來源。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籌措研學旅行經(jīng)費,探索建立政府、社會、家庭、學校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jīng)費籌集機制,作為資金投入的補充來源。此外,在研學旅行服務過程中衍生出檔案館研學旅行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可創(chuàng)造經(jīng)濟收益,增加基地建設資金收入來源。

      4 結(jié)語

      在文旅融合日漸深入的時代背景下,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被賦予新的時代使命和責任。檔案館要主動抓住時代機遇,應對社會需求,積極尋求公共文化服務與研學旅行契合點,利用現(xiàn)有研究理論與實踐基礎,將館內(nèi)資源與研學旅行基地建設融合,發(fā)揮社會教育功能,彰顯檔案館文旅融合的時代價值,努力開創(chuàng)文旅融合時代公共服務的新局面,提升檔案館的社會影響力。

      *本文系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綜合檔案館社會影響力評價及提升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BTQ106)階段性研究成果。

      注釋與參考文獻

      [1]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EB/OL].[2021-01-06].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 gzdt/ s5987/201612/t20161219_292360.html.

      [2]楊曉.研學旅行的內(nèi)涵、類型與實施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18(4):131-135.

      [3]Ritchie BW. Managing educational tourism[M].London: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03.

      [4]陸慶祥,程遲.研學旅行的理論基礎與實施策略研究[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 (2):22-26.

      [5]張晗.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地方實踐與改進——基于地方相關政策文本的分析[J].教育導刊,2020 (11):26-33.

      [6]曲小毅.研學旅行課程化的路徑探討[J].教學與管理,2020(6):44-46.

      [7]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的通知[EB/OL]. [2021-02-06].http://www.moe.gov.cn/srcsite/ A06/s3325/t20171228_323273.html.

      [8][34]蘆曉紅.圖書館研學旅行現(xiàn)狀和發(fā)展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7):20-28.

      [9]孫大東,彭登輝.美英國家檔案館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教育的實踐與啟示[J].北京檔案,2020(6):44-46.

      [10]孫方玖.第九屆國際檔案大會介紹(續(xù))[J].檔案學通訊,1981(2):62-66.

      [11]夏征農(nóng),陳至立.大辭?!の幕?、新聞出版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314.

      [12]黃霄羽,張一.文旅融合導向的檔案館新定位:文旅場所[J].浙江檔案,2020(3):18-21.

      [13]執(zhí)惠.2018中國研學旅行與營地教育行業(yè)發(fā)展報告[EB/OL].[2021-03-08].http://www.tripvivid. com/ articles/17159.

      [14]劉迪,徐欣云.檔案館公眾教育視域下“館校合作”初探[J].北京檔案,2019(1):38-40.

      [15]莫劍彪.讓檔案芬芳浸潤心田——浙江省中小學檔案教育實踐活動成效明顯[J].浙江檔案,2015(12): 26-27.

      [16]冉靜.基于鄉(xiāng)土文化傳承的研學旅行資源開發(fā)——以成都彭鎮(zhèn)老茶館為例[J].知識經(jīng)濟,2020(10): 128+130.

      [17]上海市檔案館學生課堂專題講座一覽[EB/OL].[2021-03-08]. http://www.archives.sh. cn/xskt/202009/ t20200928_44827.html.

      [18][24]王允永.聚焦主責主業(yè) 全面提升新時代檔案館業(yè)務建設水平[EB/OL].[2021-03-19].http://www. zgdazxw.com.cn/news/2020-11/03/content_313408.htm.

      [19]王云慶,寧現(xiàn)偉.談檔案館公眾教育的發(fā)展演變[J].檔案學通訊,2014(2):4-8.

      [20]王前.孕沙成珠 蘭臺織夢[EB/OL].[2021-03-28].http:// www.zgdazxw.com.cn/news/2016-12/09/ content_168146.htm.

      [21]龍家慶,牟勝男.跨媒體敘事嵌入檔案館公眾教育的動力詮釋與推廣策略[J].山西檔案,2020(5): 62-71.

      [22]周林興,鄒莎.文旅融合時代檔案館研學旅行基地建設:基礎、困境與路徑[J].檔案與建設,2020 (12):17-21+32.

      [23]寧河區(qū)中小學生實踐課堂 研學旅行基地在檔案館掛牌[EB/ OL].[2021-03-28]. https://www. tjdag.gov.cn/zh_tjdag/gwxx/xxdt/bsxx/ details/1593423271555.html.

      [25]康麗娟.拓展檔案服務功能 提升檔案服務水平[EB/OL].[2021-03-29].http://www.sxsdaj.gov.cn/ xxgk/ dtyw/gzdt/202012/t20201223_195737. html.

      [26]沈夢夢.中外檔案服務中小學教育差異分析[J].山西檔案,2016(3):116-118.

      [27]寧宇龍.檔案記功績彪炳千秋 歷史留英名流芳萬古[EB/OL].[2021-03-29].http://www.zgdazxw. com.cn/ news/2020-10/29/content_313034.htm.

      [28]劉景會.文旅融合時代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模式與路徑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1(1):38-43.

      [29]培養(yǎng)檔案意識從娃娃抓起——浙江省檔案館組織開展“走進檔案館”系列活動[EB/OL]. [2021-03-29].http://www.zjda.gov.cn/ art/2018/1/10/art_1378485_15035853. html.

      [30]王潤,張增田.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學的可為與難為[J].教育科學研究,2018(10):64-69.

      [31]吳靜濤.中小學研學旅行課程化問題的成因及紓解[J].教學與管理,2019(24):80-82.

      [32]倪佳麗.紹興上虞:區(qū)檔案館成“研學游”熱門打卡地[EB/OL].[2021-04-10].http://www.zjda.gov. cn/ art/2019/8/27/art_1378485_37280833. html.

      [33]黃霄羽,楊青青.美國國家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探析及啟示[J].檔案學研究,2018(6):118-123.

      [35]國家檔案局.國家檔案局2020年部門預算[EB/OL].[2021-04-10]. https://www.saac.gov.cn/daj/xxgk/ 202006/664a4b4a0ddb4fc4a949042fe6405 7a4.shtml.

      猜你喜歡
      文旅融合檔案館
      云南省檔案局辦公室關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檔案》優(yōu)秀通聯(lián)組及發(fā)行先進單位的通報
      云南檔案(2019年8期)2019-12-16 11:52:48
      文旅融合背景下潁淮文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研究
      青年時代(2018年19期)2018-10-13 09:34:28
      健全機制 優(yōu)化環(huán)境 全力推進新舊動能轉(zhuǎn)換重大工程
      黑龍江省全域旅游發(fā)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遺產(chǎn)類景區(qū)體驗型產(chǎn)品開發(fā)研究
      “文旅融合”奏響“城鄉(xiāng)大合唱”
      當代黨員(2017年22期)2017-11-27 21:48:39
      關于縣級檔案館館藏檔案開發(fā)利用的思考
      全省部分檔案館新館掠影
      浙江檔案(2017年10期)2017-03-31 06:27:31
      太倉市數(shù)字檔案館成為“全國示范數(shù)字檔案館”
      檔案與建設(2015年9期)2015-03-30 07:11:38
      宜丰县| 泸溪县| 葫芦岛市| 颍上县| 河曲县| 三明市| 静宁县| 凌云县| 青浦区| 得荣县| 三门县| 彝良县| 吴桥县| 禹城市| 加查县| 呼玛县| 大新县| 河间市| 铅山县| 无锡市| 太康县| 巴中市| 井研县| 遂平县| 南雄市| 正宁县| 宝鸡市| 定日县| 凤凰县| 车致| 天津市| 介休市| 盖州市| 桐柏县| 安阳市| 尤溪县| 庐江县| 呼伦贝尔市| 嵊州市| 靖州| 揭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