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蓮
前兩日,一位本院退休的同事來到咨詢室,說她最近幾個月總是夜間咳嗽。
咨詢中,她說:“我有高血壓,服用降壓藥貝那普利已經1年?!边@句話讓我格外留意。我問她,夜間干咳的癥狀以前出現過嗎,還是服用貝那普利以后才有?她說:“你不問我還沒想起來,真的是自從服用貝那普利后才有了夜間咳嗽的毛病?!笨磥?,貝那普利才是引起夜間干咳的真兇。
貝那普利是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這類藥物還包括福辛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賴諾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西拉普利、咪達普利和喹那普利,廣泛用于高血壓、慢性腎臟疾病和心力衰竭的治療。
數據顯示,在接受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有5%~20%的人會發(fā)生干咳。最近一項研究發(fā)現,接受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治療的患者大約11%會出現咳嗽的不良反應,相比之下,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導致咳嗽的情況要少得多。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包括纈沙坦、氯沙坦、厄貝沙坦、奧美沙坦、替米沙坦、阿利沙坦、坎地沙坦和依普沙坦。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引起的咳嗽具有以下臨床特征:①通常在開始治療后1~2周出現,也可延遲至6個月;②女性比男性更常發(fā)生;③通常在停藥后1~4日消退,但也可能長達4周;④再次使用相同或不同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時,通常會復發(fā)。
最后,我給這位同事的建議是立即停服貝那普利,可以換成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類降壓藥(沙坦類)或鈣離子拮抗劑,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