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蔡襄《入春帖》《南歸帖》受信人考
      ——兼論蔡襄與葛宥的交游

      2021-07-16 14:22:00武寶民
      中國書畫 2021年5期
      關(guān)鍵詞:入春蔡襄江陰

      ◇ 武寶民

      蔡襄(1012—1067),字君謨,興化軍仙游縣慈孝里赤嶺(今福建省仙游縣)人。天圣八年(1030)甲科前十名進(jìn)士及第,官至翰林學(xué)士、三司使、端明殿學(xué)士等職,出任福建路轉(zhuǎn)運(yùn)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卒謚“忠惠”,累贈(zèng)少師。所作《荔枝譜》被稱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xué)著作”。有《端明集》傳世。其詩文清妙,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在中國書法史上,蔡襄被譽(yù)為“北宋四大書家”之一,且是有宋以來第一人,引領(lǐng)整個(gè)宋代書法藝術(shù)的發(fā)展趨勢,是“尚意”書風(fēng)的先導(dǎo)者。今筆者不揣拙筆陋見,對蔡襄遺存的書法墨跡和刻本中的《入春帖》《南歸帖》進(jìn)行考析,論正兩帖身份歸宿問題,以求正于諸同仁。

      一、《入春帖》《南歸帖》考析

      1.《入春帖》,紙本,草書。信札一則,凡十一行,共一百二十字,縱30厘米,橫41.1厘米。故宮博物院藏(圖1)。歷史上,此帖有許多別名:《蔡襄集》稱《致公綽仁弟書》,《平生壯觀》稱《公綽仁弟》,《大觀錄》稱《公綽札》,《敬一堂帖》《渤海藏真帖》中皆稱為《與公綽仁弟書》等。

      圖1 蔡襄 草書入春帖 30cm×41.1cm 紙本 故宮博物院藏

      襄啟,入春以來,屬少人便,不得馳書上問,唯深瞻想。日來氣候陰晴不齊,計(jì)安適否?貴屬亦平寧。襄舉室吉安,去冬大寒,出入感冒、(積)勞,百病交攻,難可支持。雖入文字,力求丐祠。今又蒙恩,復(fù)供舊職,恐知,專以為信。前者銅雀臺瓦研,十三兄欲得之,可望寄與,旦夕別尋端石奉送也。正月十八日,襄頓首。公綽仁弟足下?!?〕

      蔡襄的書法,崇尚法度,諸體皆擅,草書一體更具獨(dú)特面貌。他大膽開創(chuàng),用“散卓筆”寫“散草”,謂之“飛草”,如《思詠帖》《陶生帖》《虹縣帖》都具有其自成一家的“飛草”特點(diǎn)。然觀此《入春帖》,取法《閣帖》,出入魏晉,筆法純正。雖尚未具有“飛草”之灑脫,然草法醇正,技巧嫻熟,墨色變化豐富,整體真淳婉美。如“相”“適”“貴”“舉”“難”“復(fù)”“為”“尋”等字皆出王羲之諸帖,筆筆精致,處處古意盎然?!皬男乃?,而不愈規(guī)矩”,溫文爾雅,亦如涓涓細(xì)流,又不乏自然生動(dòng),從中可以窺見蔡襄臨習(xí)《閣帖》之勤奮與深入。

      《入春帖》中云:“今又蒙恩,復(fù)供舊職,恐知,專以為信。”最后署“正月十八日,襄頓首”。歐陽修《端明殿學(xué)士蔡公墓志銘》載“丁父憂,服除,判三司鹽鐵勾院,復(fù)修起居注”〔2〕;其《自書詩稿》云“皇祐二年(1050)十一月外除赴京”〔3〕;皇祐三年十月抵京,作《自書詩稿》示歐陽修;《續(xù)資治通鑒》載:“皇祐三年十月,蔡襄當(dāng)?shù)钭嗑扔诽平椤边@些史料所述都可表明:蔡襄從皇祐二年十一月,從仙游家中,攜寡母暨妻孥啟程赴京,至皇祐三年九月前,一直處在赴京的道中,歷經(jīng)十一個(gè)月,幾近一年。在這期間,蔡襄一家人走走停停,探親訪友,觀光賞景?;实v二年歲末,蔡襄冒雪行至浙江衢州。長女婿謝仲規(guī)于皇祐元年(1049)春闈,登馮京榜進(jìn)士,時(shí)授越州蕭山縣尉。想必,皇祐三年春節(jié)大雪封路,蔡襄就地在新婚不久的長女婿家中過年。據(jù)此,可以確定《入春帖》書寫時(shí)間和地點(diǎn):皇祐三(1051)年正月十八日,在長女婿謝仲規(guī)幕府寫成。

      2.《南歸帖》,拓本。行草。信札一則。凡八行,共五十三字(圖2)?!恫滔寮贩Q《又致葛公綽仁弟書》。

      圖2 蔡襄 行草南歸帖拓本

      南歸殊幸,不意遂有長子勻之變。動(dòng)息哀痛,何可為懷!蒙書問,感念深至。災(zāi)禍中無由馳謝。旦夕都門相見。不一一。襄啟上,公綽仁弟足下。〔4〕

      此帖是蔡襄在傷子悲慟中回復(fù)公綽之信札。縱觀整體,書寫仍然字字有法,亦如“端士正人”,不失君子之風(fēng),名儒之懷。明宋玨《蔡忠惠公別記補(bǔ)遺》中對此帖給予高度評價(jià):“風(fēng)骨秀逸,天真爛漫,尤為佳絕,雖奕奕饒姿韻,而結(jié)法出二王,殆無一筆失度?!薄?〕如“遂”“哀”“念”“綽”“弟”等字,無不外柔內(nèi)剛,錦囊裹錐,用筆嚴(yán)謹(jǐn)。

      此帖無日期,只能結(jié)合蔡襄《縣君帖》《離都帖》等內(nèi)容進(jìn)行考察,相互印證,得出大抵的書寫時(shí)間。蔡襄在《長子將作監(jiān)主簿哀詞并序》載:“至和二年,予出知泉州,侍親南歸。六月十五日,至雍丘(杞縣),長子勻感疾。又明日,至宋都,二十二日逝去?!薄?〕依此獲悉,蔡襄長子勻病故之日,為六月二十二日,事隔五日即“廿七日早”,蔡襄致葛宮(992—1072)《縣君帖》:“襄再拜。伏承縣君吉葬有日,襄以行路并亡男齋僧,赴期不及。謹(jǐn)遣州校少持菲禮,聊以親戚之好,殊非豐腆,深自為愧。謹(jǐn)奉手狀啟聞,旦夕前行,此不一一。襄上。郎中七兄左右,廿七日早。”〔7〕信中告知“旦夕前行”,這說明蔡襄已基本處理好長子勻的喪事,有近日啟程之意。而此《南歸帖》中“旦夕都門相見”的“旦夕”,應(yīng)指即日之時(shí)。而相約地點(diǎn)選在宋都(南京)城門,而不是驛站館舍。蔡襄當(dāng)日約“公綽”城門見面,究竟商議長子勻的后事,還是相約一起前往江陰參加縣君(葛宮夫人)吉葬之日,就不得而知了。由此,筆者大抵可得如下觀點(diǎn):《南歸帖》書寫時(shí)間與《縣君帖》相隔極近,應(yīng)在至和二年(1055)六月廿七日前后幾日,寫于宋都南京(商丘)驛舍。

      蔡襄在七月十三日作《離都帖》中載“旦夕過江”,按此信息論,蔡襄一家人,從揚(yáng)州過江經(jīng)潤州(鎮(zhèn)江)至江陰,不過兩三天路程,完全可以如期參加葛宮夫人孫氏(七月二十九日)的葬禮。1980年12月,考古人員在江陰夏港發(fā)掘北宋“瑞昌縣君”孫四娘子墓中,在其出土的眾多隨葬器物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蔡襄所作的《瑞昌縣君孫氏墓志銘》,只看到了孫四娘子的買地劵和牒文。買地券,木質(zhì),長52厘米,寬40厘米,墨書楷體,置棺前(圖3)。該券文所記孫氏生卒與蔡襄所載生卒相差一歲:“維皇宋至和二年歲次乙未歿,故瑞昌縣君得壽年六十一。于三月二十日終于家,取當(dāng)年七月二十九乙酉,化龍鄉(xiāng)祖塋?!薄?〕其內(nèi)容與《瑞昌縣君孫氏墓志銘》完全吻合,唯一不同之處是年齡相差一歲,可能是計(jì)算方式不同,或者后人勘誤所致。至于蔡襄為孫氏寫好的墓志,為什么沒能及時(shí)鐫刻埋志,不得而知。與其類似情況還有一處:20世紀(jì)70年代,在江陰夏港同一地點(diǎn)出土的尹夫人(葛寔之妻)墓中,同樣,也沒有發(fā)現(xiàn)蔡襄所作的《尹夫人墓志銘》。除此之外,蔡襄還為內(nèi)兄葛宏撰寫《葛君墓志銘》,為岳母承氏撰寫《葛處士夫人墓志銘》,為從連襟呂士昌撰寫《尚書職方員外郎呂君墓志銘》,至今尚未發(fā)現(xiàn),有待今后考古發(fā)掘。

      圖3 孫四娘子買地劵(局部) 40cm×52cm 木質(zhì)

      二、《入春帖》《南歸帖》受信人考

      注釋:

      〔1〕吳以寧點(diǎn)?!恫滔寮げ讨一菁饧ざぽW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第1 版,第753 頁。

      〔2〕吳以寧點(diǎn)?!恫滔寮じ戒浂げ滔迳劫Y料匯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第1 版,第934 頁。

      〔3〕水賚佑《蔡襄書法史料集》,上海書畫出版社1983 年第1 版,第156 頁。

      〔4〕同上,第172 頁

      〔5〕同上,第40 頁。

      〔6〕吳以寧點(diǎn)?!恫滔寮肪砣虾9偶霭嫔?996 年第1 版,第654 頁。

      〔7〕同〔3〕,第153 頁。

      〔8〕蘇州博物館、江陰縣文化館《江陰北宋“瑞昌縣君”孫四娘子墓》,見《文物》1982 年第12 期,第28 頁。

      《入春帖》《南歸帖》,是蔡襄書致“公綽仁弟足下”的兩通信札,這位叫“公綽”的受信人是誰?與其又有什么關(guān)系?從蔡襄《端明集》中收錄的《五月宿江陰葛公綽草堂》《葛氏草堂記》《答葛公綽求猿》《答葛公綽有序》等詩文,及其在治平三年(1066),正月二十五日,蔡襄致葛宮的《與賓客七兄書》云“公綽數(shù)日前,見訪敝齋,道話終夕”〔9〕中獲知,受信人“公綽”即是葛公綽。蔡襄因娶葛清源為妻,一生與江陰葛氏家族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從志學(xué)之年開始,直至去世,始終保持著親密關(guān)系。在其留存至今的書法墨跡和刻本中,頗有一部分信札是寫給內(nèi)從兄弟的。由此可以斷定:蔡襄與葛公綽為婚兄弟關(guān)系。那么,在蔡襄眾婚兄弟當(dāng)中,誰又字號“公綽”呢?據(jù)上湖草堂《葛氏宗譜》記載,蔡襄岳父葛惟明姊妹四人兄弟三人,二弟葛惟甫與吳氏生有四子三女。宋鄭戩《宋故壽昌縣太君吳氏墓志銘》載:

      四子:長曰宮即屯田君,次曰寔(實(shí))、曰宓(密)舉進(jìn)士,試禮部入策……三女:“長……進(jìn)士,次適婺州司法參軍呂士昌,次適信州判官章口……有文有政,內(nèi)外孫二十有七人?!?0〕

      蔡襄《端明集·葛氏草堂記》卷二十八載:

      予謂之曰:子之兄子(葛密)、雅(葛宮)君而下,皆以文藝中科,走官四方。〔11〕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十載:

      予曾祖通議(葛密)兄弟四人,取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之義,作四并堂于東園。〔12〕

      秦觀《淮海集·葛宣德墓志》卷三十三載葛密與其兄葛宮:

      相繼策名,及其仲季皆以德善壽考為搢紳所推,諸子若孫行學(xué)聞?dòng)跁r(shí)者,相屬闔門百口,有古雍睦之風(fēng),今東南大族,稱孝友者,曰“江陰葛氏”?!?3〕

      依上所據(jù),足以證實(shí)葛惟甫與吳氏生有四子三女。長子葛宮,次子葛寔,三子葛密,至于第四子葛宥的名字,因志文漫漶不清,未能顯現(xiàn),但在志文后署款有“男宥謹(jǐn)書”字樣,即為其四子“宥”。此據(jù)有力地推翻了清繆荃孫在《江陰葛氏世表》中所考—“葛惟甫有子二:葛宮、葛密”的錯(cuò)誤論斷。上湖草堂《葛氏宗譜》載:

      葛宮,字公雅(992—1072),惟甫長子,善屬文,上《太平雅頌十篇》,真宗嘉之,召試學(xué)士院,進(jìn)兩階。又獻(xiàn)《寶符閣頌》,為楊億所稱。歷官秘書監(jiān)太子賓客,知南劍州,以工部侍郎致仕,著《青陽集二十卷》(散佚)。配禮部郎中孫冕女,有子蒙,登進(jìn)士第,處州縉云尉,女一人。(宋史有傳)〔14〕

      葛寔(實(shí))字漢公,惟甫次子,以兄蔭補(bǔ)官,將作監(jiān)丞,又太子中舍。配陳氏繼史部員外郎尹少連女,子四人:令彥、汝竒,皆舉進(jìn)士。女適真定元氏主簿施硯,次女不詳。(見《葛氏宗譜》卷六)〔15〕

      葛密(宓)字子發(fā),(999—1082),惟甫三子。官“承務(wù)郎,守太子右贊善大夫,騎都尉”,未及五十歲致仕,退居青陽上湖,自號草堂逸老。平生為詩慕李商隱,有西昆高致。著《上湖集二十卷》《戈陽酬唱三卷》《隱居唱和十卷》等,皆散佚。配胡氏封“安定縣君”,繼配陳氏封“穎陽縣君”,加贈(zèng)郡太君追封碩人。子六人:書元、書思、書舉、書言、書紳、書臣;一女適配官至中大夫,京西轉(zhuǎn)運(yùn)副使徐安道。(宋史有傳)〔16〕

      葛宥,字公綽,惟甫四子。薦鄉(xiāng)不第,抗志林泉,建草堂,以與士大夫游,著《草堂集》(散佚)。贈(zèng)中散大夫,生于大中祥符己酉(1009),卒元豐癸亥(1083年),奉議郎蔡卞撰墓志銘。配強(qiáng)氏,有男三人:長奉世字慶伯,以伯蔭補(bǔ)官,進(jìn)士及第,歷安泰詳虢,六充等州守,終尚書刑部郎中;次當(dāng)世、次長世。女二人:一適光州司馬丁瀣,二適孟州司馬張易直。(見《葛氏宗譜》卷六)〔17〕

      從宗譜可以看出:葛宥,字公綽,生于大中祥符二年,明顯比蔡襄大三歲。然蔡襄稱呼葛宥為“仁弟足下”,可以證實(shí),蔡襄夫人葛清源比葛宥年長,至少同齡但月份大。對此,蔡襄隨夫人稱呼葛宥為弟,完全情有可原。(見葛氏世系表)

      三、蔡襄與葛公綽交游考

      葛宥的個(gè)人遺存資料甚少,難以稽考,所著的《草堂集》早已失傳,《葛氏宗譜》所載蔡卞(1048—1117)為其撰寫的墓志銘,也無從查詢。目前能夠看到葛宥的遺留作品,只有兩件斷文殘志:一是為其母書丹《宋故壽昌縣太君吳氏墓志銘》(20世紀(jì)70年代出土),二是為其兄葛密繼配夫人撰寫《宋故潁州陳氏夫人墓志銘》(1930年出土)。

      蔡襄和葛宥之間的交游,應(yīng)從蔡襄參加完鄉(xiāng)試之后開始。蔡襄家居福建仙游,為方便赴京師開封參加省試(禮部)、殿試,減少往來之間的長途跋涉。天圣中,經(jīng)時(shí)任仙游縣尉凌景陽推薦,蔡襄攜弟高到江陰拜葛惟明為師求學(xué),并寓居在葛氏家族長期供養(yǎng)的悟空寺接待院。自此,蔡襄開始與葛氏家族成員結(jié)交。因年齡相仿,志趣相投,尤與葛宥接觸頻繁,情義甚篤。在今存的蔡襄墨跡和刻本中,不僅有致葛宥的信札,而且在其《端明集》中,也有五篇唱和詩文被收錄。

      皇祐四年(1052)二月,蔡襄應(yīng)內(nèi)從弟葛宥之邀,撰寫《葛氏草堂記》,在其記文中,把葛宥在江陰青陽營建的東園草堂,描述得美輪美奐,令人神往:

      葛君公綽,即其居之東園,植竹檜果花幾萬本,又因其高下以為丘池,疏渠行水于其間,冠丘以亭,跨池以梁,作堂其中,可以安處而游息焉?!?8〕

      這園林式草堂,宛如世外桃源一般,蔡襄曾多次來此小住?;实v三年(1051)初,攜家赴京任職,五月途經(jīng)江陰,宿住葛氏草堂時(shí),作《五月宿江陰葛公綽草堂》詩來贊美此園:

      曾解征衣寄草堂,枕邊泉石自生涼。休倫仙訣能延壽,暫得身閑夢亦長?!?9〕

      一方面贊美環(huán)境的適宜,另一方面也表達(dá)出自己暫無公務(wù)纏身,住在這么舒適的園中,睡得香甜,夢亦美好,身心得到了放松,不是神仙勝似神仙。在蔡襄的筆下,葛宥不僅是位士紳,而且還極具“魏晉風(fēng)度”,率直任誕、清俊通脫的行為風(fēng)格,在他的記述中躍然展現(xiàn):

      予嘗過之,公綽指而謂予曰:宅于山,雖有巖壑靚深之趣,然以人遠(yuǎn),欲從賢豪游,不可得也。至于都城,雖與人近,然俗塵時(shí)溷人意,欲自清邁,不可得也。吾不晦于山,不汩于城。堂中儲(chǔ)書數(shù)百千帙,先生當(dāng)前,子弟群植,考經(jīng)義之微,咀文章之華。如是者,吾所以學(xué)為業(yè)也。若夫花飛而草長,竹陰而泉鳴,蟹魚果蔬,俛仰掇拾,登臨據(jù)倚,醉歡笑歌,此吾所以從賓游也。賓既休矣,蟲鳥幽幽,樹林暝色而煙歸,荷芰泛光而月來,此吾之所以閑燕而自適也。〔20〕

      對于一個(gè)出生在官僚地主家族、生活在“仁宗盛治”時(shí)期的人來說,能遠(yuǎn)離“俗塵時(shí)溷”,拋開社會(huì)擔(dān)當(dāng)與道德義務(wù),抗志林泉,以學(xué)為業(yè),與士大夫游,寄情山水草堂以“自適”,無異于鶴立雞群。葛宥還對蔡襄說:“若東園之勝,吾專有之,吾無負(fù)于斯矣?!薄?1〕對此,蔡襄在《葛氏草堂記》的最后,殷切希望葛宥要向其兄長子發(fā)、公雅二人學(xué)習(xí),積極進(jìn)取,以科取士,為國出力。用反問的形式結(jié)束全文,將情、景、理有機(jī)融合在一起,表達(dá)出不可沉迷于小我之中,應(yīng)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家國情懷,立意高遠(yuǎn),使《葛氏草堂記》達(dá)到完美藝境:

      予謂之曰:子之兄子、雅君而下,皆以文藝中科,走官四方。子之詞業(yè)日益新,又將仕矣。然則所謂東園者,殆與仕而老歸者為謀,子安能專有之而且不負(fù)也?〔22〕

      葛宥認(rèn)為自己營建的東園缺少靈性之物,為增添自然山林之趣,便致信時(shí)任樞密直學(xué)士禮部郎中,知泉州、徒知福州期間的蔡襄,覓求幼猿飼養(yǎng)。為此,蔡襄專門作《答葛公綽求猿》回復(fù):

      子求穉猿書至閩,我說猿意持贈(zèng)君。吾州四面列巖巘,鉅木轇葛凌氛氳。結(jié)窠栽檻走疾置,十日可至澄江濆。嗟憐庶品各有性,拘憂適喜無間分。彼猿之類宅丘壑,愛戀深厚編前文。戲禽雖傳古仙者,射臂未許今將軍。朝棲喬木之蒼莽,夕飲幽澗之潺沄。山空月明一長嘯,商船海上迎風(fēng)聞。君家東園豈不美,檜竹翠密蘭茝薰。斯猿儻憶故時(shí)侶,舉首斷隔千重云。縱之不遣乃得所,推夫此理惠澤雰。令吾郡邑決籠柙,蹄者奔逸羽者騫。因觀微物通萬化,譬諸獻(xiàn)鵠良有云。〔23〕

      蔡襄以端明殿學(xué)士,尚書禮部侍郎,知杭州軍州事時(shí),置身桃紅柳綠之中,心情舒暢?!氨缒暾?,邀葛公綽宿杭州山堂,公綽遺詩有‘為是山堂似草堂’之句,因以答之?!薄?4〕作《答葛公綽》詩:

      山堂爭似草堂清,俗事隨人百種名。賴有西窗春茗在,甌中時(shí)看白云生。〔25〕

      在蔡襄眼里,杭州山堂環(huán)境與東園草堂一樣的優(yōu)勝,讓人恬靜自得。只需倚欄臨窗,悠閑地煮上一壺早春好茶,品清香佳茗,享受一番嫵媚春光帶來的愜意,至于各種公務(wù)世事隨它去吧。詩文里暗示一種隱逸之意,流露出對詩酒自娛生活的向往,言辭間表達(dá)出對葛宥的情誼與思念。時(shí)隔不久,在蔡襄五十五歲壽辰之際,葛宥特地讓人從無錫送來惠山的九龍泉水,以示祝賀,而這一日恰好也是蔡襄之母盧夫人九十二歲的壽辰。蔡襄驚喜感動(dòng)不止,特作《公綽示及生日以九龍泉為壽依韻奉答》:

      多謝山人遠(yuǎn)祝延,壽杯仍是九龍泉。余生事事無心緒,直向清涼度歲年?!?6〕

      在這首詩里,蔡襄尊稱公綽為“山人”,說明他已經(jīng)完全認(rèn)可葛宥的行為風(fēng)格與生活方式。蔡襄自求外放杭州一年來,遠(yuǎn)離朝野黨爭,少了“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窮則獨(dú)善其身”的心態(tài),多了一份“余生事事無心緒,直向清涼度歲年”的閑逸之情。是年十月,蔡襄母親盧氏在杭州去世。十二月二十八日,歸抵莆田,居家舉喪,扶靈丁憂。禍不單行,僅隔半年,第二年(1067)夏,次子旬又不幸身亡,本就體弱多病的蔡襄,不堪打擊,悲痛欲絕,不久便黯然病逝于莆田家中。這首《公綽示及生日以九龍泉為壽依韻奉答》詩,成為蔡襄與葛宥之間的最后絕唱。

      結(jié)語

      江陰自古是軍事要塞,同時(shí)又是隋唐以來“京杭大運(yùn)河”的“江南河”必經(jīng)之地。不管蔡襄赴京任職,還是到漳州幕事,開封留守,求知泉州、福州、杭州,都要途徑江陰。至于蔡襄來往江陰青陽具體多少回,無從稽考,但可以確定的是,只要途徑江陰,時(shí)間允許,定會(huì)逗留幾日。從上述詩文、信札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蔡襄從至和二年(1055),妻亡子殤之后,與其婚兄弟之間的關(guān)系,特別是與叔丈人的子女之間的往來,似乎變得更加頻繁與緊密。盡管蔡襄一生走官四方,忙于公務(wù),但對內(nèi)從兄弟們有求必應(yīng),撰其墓志、唱和詩文、書信往來,至今留存達(dá)二十一篇詩文和信札。宋葛勝仲《跋法照阇黎君謨帖》云:“祖姑清源君實(shí)與君謨媲德,君謨尺牘抵諸大父無虛月,故予家藏其跡甚富。”〔27〕又在《葛君(權(quán))墓志銘》中記:“初大父女兄,歸樞密直學(xué)士蔡公君謨,君珍其筆跡,儲(chǔ)之甚富?!薄?8〕可見,江陰葛氏家族成員中,珍藏蔡襄的墨跡作品不在少數(shù),可惜年代悠遠(yuǎn),多不見著錄。在遺存至今的(墨跡、刻本及文字)中,蔡襄與江陰葛氏家族成員之間的尺牘就有九通,可謂彌足珍貴,字里行間折射出蔡襄重情重義,一生胸懷感恩之心,與江陰葛氏家族始終保持不離不棄的關(guān)系,直到生命的最后。作為一代名儒重臣,承前啟后的書家代表的蔡襄,其人格魅力更是光照古今。

      注釋:

      〔9〕同〔3〕,第180 頁。

      〔10〕宋鄭戩《宋故壽昌縣太君吳氏墓志銘》,江陰博物館藏。

      〔11〕吳以寧點(diǎn)?!恫滔寮肪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第1 版,第494 頁。

      〔12〕見清盛宣懷、繆荃孫《常州先賢遺書》,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0 年第1 版。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十,第12 頁。

      〔13〕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第1 版,第1086 頁。

      〔14〕元脫脫《宋史·列傳》卷三百三十三第九十二,中華書局出版社2000 年第1 版,第8569 頁。

      〔15〕民國三十八年刊本,上湖草堂《葛氏宗譜》卷六,第9 頁。

      〔16〕元脫脫《宋史·列傳》卷三百三十三第九十二,中華書局出版社2000 年第1 版,第8569 頁。

      〔17〕民國三十八年刊本,上湖草堂《葛氏宗譜》卷六,第17 頁。

      〔18〕〔20〕〔21〕〔22〕吳以寧點(diǎn)?!恫滔寮肪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第1 版,第494 頁。

      〔19〕吳以寧點(diǎn)?!恫滔寮肪砥撸虾9偶霭嫔?996年第1 版,第120 頁。

      〔23〕吳以寧點(diǎn)?!恫滔寮肪砣虾9偶霭嫔?996年第1 版,第45 頁。

      〔24〕〔25〕〔26〕吳以寧點(diǎn)?!恫滔寮肪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第1 版,第122 頁。

      〔27〕清盛宣懷、繆荃孫《常州先賢遺書》,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0 年第1 版,宋葛勝仲《丹陽集》卷十,第3 頁。

      〔28〕清盛宣懷、繆荃孫《常州先賢遺書》,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0 年第1 版,宋葛勝仲《丹陽集》卷十四,第14 頁。

      猜你喜歡
      入春蔡襄江陰
      魅力江陰
      潮細(xì)胞
      睿士(2022年3期)2022-03-22 02:07:20
      正“入春”
      智族GQ(2022年1期)2022-02-18 09:51:07
      胡子怎么放
      《登江陰黃山要塞》
      中華詩詞(2020年1期)2020-09-21 09:24:24
      江陰特產(chǎn)——馬蹄酥
      小讀者(2019年24期)2020-01-19 01:52:00
      《江陰介居書院成立祝詞》
      中華詩詞(2019年2期)2019-08-27 01:59:06
      早春
      智族GQ(2019年2期)2019-06-11 21:23:26
      悲傷的來信
      蔡襄之母:被皇帝奉為“君謨”
      杭锦旗| 临桂县| 沈阳市| 长白| 基隆市| 英山县| 老河口市| 浦东新区| 宁陵县| 达尔| 余江县| 宜川县| 广河县| 泉州市| 石屏县| 翼城县| 新野县| 日照市| 江油市| 抚宁县| 虹口区| 永新县| 驻马店市| 左贡县| 大厂| 方山县| 西吉县| 天津市| 湖州市| 新乡县| 仁化县| 潜江市| 涞水县| 托克逊县| 香港 | 漠河县| 马尔康县| 聂荣县| 西充县| 临邑县|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