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栓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近年來,輝縣市高級中學認真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以學思踐悟黨史為抓手,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育人內(nèi)涵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探尋貼近新時代、貼近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構(gòu)筑起黨史育人、課程育人、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的多樣化教育教學平臺,用紅色文化鑄牢立德樹人之魂。
黨史育人,筑牢學生信仰之基
黨的光輝歷史是最有說服力和感召力的教科書,是培育學生三觀的重要載體。輝縣市高級中學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必修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引導學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教育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新學年開學典禮,校長以《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為題,為全校師生上了一節(jié)別開生面的“思政第一課”。百年奮斗逐夢前行,創(chuàng)建偉業(yè);紅色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八颊谝徽n”激發(fā)了全校師生的愛黨情、愛國心、奮斗志。輝縣市高級中學黨政領(lǐng)導紛紛行動起來,開展“講黨史、抒黨情、感黨恩”紅色黨課活動,引導黨員教師守初心擔使命、盡職責勇作為,教育學生學黨史樹理想信念、學英雄樹人生標桿。
校黨支部、校團委制訂了《“銘記光輝黨史·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實施方案》,要求各個班級召開“宣講紅色故事”主題班會,營造紅色氛圍的班級文化。學校充分發(fā)揮黨史教育鑄魂育人的重要價值,廣泛凝聚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的強大合力,精心組織走心入腦的教育活動,用情、用愛滋養(yǎng)學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
課程育人,把穩(wěn)學生思想之舵
輝縣市高級中學將黨史學習教育納入思政課體系建設,構(gòu)建常態(tài)化、長效化教育機制,把穩(wěn)學生思想之舵。學校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歷史、語文、美術(shù)、音樂等學科,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知識、優(yōu)良傳統(tǒng)、英雄事跡等教育活動,用黨的實踐經(jīng)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以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學校發(fā)揮黨支部的示范引領(lǐng)作用。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黨小組組長利用班會、升旗儀式等時間走近學生,結(jié)合學生思想實際,講一個紅色故事,上一節(jié)專題黨課,開一次主題班會,用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人,用時代的召喚激勵人,幫助學生堅定崇高信念,樹立遠大理想,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學校設立黨史學習教育聯(lián)合教研組。輝縣市高級中學成立以校長為組長,黨支部書記為副組長,思政、歷史、語文、美術(shù)、音樂等學科備課組組長為成員的黨史學習教育聯(lián)合教研組。圍繞塑造學生正確價值觀和健全人格的目標,學校制訂“三育”(課堂教育、實踐培育、環(huán)境化育)教研計劃和學科教育方案,通過主題黨日活動、主題征文、知識競賽、社區(qū)宣講等方式,組織指導師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形成了“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結(jié)合、教學體系與育人體系相統(tǒng)一的“大思政”格局,推動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不斷落實。
文化育人,鑄就學生“紅色之魂”
輝縣市高級中學把“紅色鑄造信念,拼搏成就人生”作為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的內(nèi)核,將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著力打造以勵志教育、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體內(nèi)容的紅色校園文化,形成了“一個主題、兩個平臺、三項活動”的“一二三”紅色文化育人模式。
“一個主題”即以“學光輝黨史,傳紅色基因”為主題,以凝聚師生愛國榮校的精神力量為主線,深入開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例如,在教學區(qū)道路兩側(cè)設立百年黨史文化長廊,打造校園紅色景觀,讓師生直觀感悟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開辦“紅色之聲”廣播站,播放紅色歌曲,宣講革命故事,讓心靈洗滌成為每日必修課;借助校園網(wǎng)、公眾號、微信群等傳播媒介,組織開展網(wǎng)上“傳承紅色基因”教育活動。
“兩個平臺”即黨團平臺和學生自我錘煉的社團平臺。依托黨團平臺,打造黨性教育高地,不斷豐富教育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推進學校德育工作;依托學生社團平臺,構(gòu)建學習實踐路徑,讓學生自我體悟,砥礪心智,以獨立思考點亮成長之路。
“三項活動”即開展“百日紅歌傳唱”活動、“黨在我心中”演講活動、“奮進新時代”書畫展覽活動?;顒右浴坝眉t色教育滋潤學生心靈”為目的,賦予紅色文化新的時代特色和時代精神,引導學生銘記紅色歷史,樹牢紅色信念,傳承紅色根脈。
實踐育人,補足學生精神之鈣
紅色文化社會實踐活動是促進紅色教育入腦入心的重要途徑。輝縣市高級中學挖掘和發(fā)揮本地紅色資源的教育價值,開展“尋訪英模”“紅色研學”“志愿服務”等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紅色精神,堅定紅色意志,激揚青春理想。
尋訪英模事跡,汲取奮進力量。學校利用黨團日活動,組織學生尋訪慰問老黨員、道德模范,先后赴南李莊社區(qū)、裴寨社區(qū)參觀,學習“全國道德模范”范海濤、裴春亮熱心公益、奉獻社會的先進事跡,引導學生立大志、樹大愛,將紅色基因印在腦海、融入血脈。
紅色研學旅行,點燃激情夢想。為深化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學校利用社會實踐活動課、清明節(jié)、烈士紀念日,先后組織學生到鳳凰山烈士陵園、郭興事跡展覽館、轎頂山紅色抗戰(zhàn)實物展覽館等紅色研學基地,尋訪家鄉(xiāng)的紅色足跡,感受英雄的家國情懷,扎實開展主題鮮明的紅色研學社會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懷。
開展志愿服務,展現(xiàn)青春風采。志愿服務是傳承雷鋒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學校組織團員青年,利用節(jié)假日,深入街道社區(qū),積極開展紅色經(jīng)典節(jié)目展演、困難群體幫扶、敬老助殘、環(huán)境保護等公益活動,讓學生在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升華道德品質(zhì),讓志愿服務成為學生“補鈣壯骨”的紅色課堂。
(作者系輝縣市高級中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