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生
摘 要:采集大約八成熟黃果西番蓮福建百香果3號果實,置于室內常溫貯藏,結果表明:貯藏第3天果皮顏色變?yōu)榻瘘S色,果皮光亮,但果實質量即開始下降,隨后果皮顏色、果皮亮度、果實質量進一步變化,貯藏第6天,果皮呈現淡黃白色并開始出現皺縮;貯藏第12天,果皮變?yōu)樯铧S白色,缺乏光澤,皺縮果比率達到78.00%,果皮開始出現水印,水印果比率為24.67%,果實平均失重率為14.01%。
關鍵詞:黃果西番蓮;常溫貯藏;保鮮
西番蓮屬于熱帶、亞熱帶多年生半木質藤本常綠果樹,原產南美洲的列斯群島。果皮革質堅韌,光滑無毛,漿果,果肉間充滿黃色果汁。西番蓮是典型的熱帶呼吸躍變型水果,不耐貯藏和運輸[1],貯藏期間容易失重、失鮮(果皮顏色變白、亮度下降、出現皺縮)、果皮出現水印斑,商品性下降,貨架期不長。目前,黃果西番蓮仍以鮮食為主,新鮮度等外觀品質是影響客戶購買的直觀因素。為探索黃果西番蓮的耐藏性,為農戶從事果品種植、銷售提供參考,2018年下半年,筆者進行常溫下黃果西番蓮不同貯藏時間對外觀品質影響的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黃果西番蓮品種為福建百香果3號,果實于2018年10月2日10:00—16:00采自武平縣平川鎮(zhèn)西廂村、城南村,城廂鎮(zhèn)文溪村,萬安鎮(zhèn)上鎮(zhèn)村、下鎮(zhèn)村共5個當年新植果園,每個果園采集果皮表面25%為綠色、75%為黃綠色、大約八成熟果實30個(圖1、圖2)[2],果實沒有機械傷,沒有病蟲斑,采果當天晴天,采果前15天內果園沒有降雨。
1.2 方法
1.2.1 貯藏方法 采集的果實當天用采果剪剪去果梗,用干凈濕紙巾擦去果皮污物,泡沫箱內壁四周及底部襯墊3層無毒無味白紙,聚乙烯網套單果包裝,均勻擺放在泡沫箱內,上部覆蓋2層無毒無味白紙,讓紙張吸收果實發(fā)汗產生的水蒸氣,每個果園的果實單獨一箱,“一”字式置于通風、陰涼的室內,常溫貯藏。
1.2.2 觀察記載方法 果實采回當日,將5個果園的果實剪去果梗分別稱質量,第3、6、12天,分別稱取果實質量(剔除腐爛果實后);按照果面皺縮面積占果實表面積10%以上為果皮皺縮,果面出現1個以上2毫米2大小水漬狀斑點為水印斑果實,貯藏第3、6、12天觀察果皮顏色、亮度變化,計算水印果比率、皺縮果率、果實失重率,每天中午12:00記錄當日天氣情況及室內氣溫(表1)。
2 結果與分析
2.1 果皮顏色
從表2可知,貯藏第3天果皮呈現金黃色,隨后果皮顏色逐步變淡,第6天變?yōu)榈S白色,第12天出現深黃白色(圖3~圖6)。
2.2 果皮亮度
從表2可知,貯藏第3天果皮呈現光亮,隨后亮度逐步下降,第6天果皮仍有光澤,到第12天果皮缺乏光澤。
2.3 皺縮果比率
從表2可知,貯藏第6天,5個果園的果實均呈現果皮皺縮現象,5個果園樣品果皮皺縮果比率平均為51.33%,最低的為23.33%,最高的為80.00%;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皺縮果實個數增加,皺縮程度加深,貯藏第12天,5個果園果皮皺縮果比率平均為78.00%,最低的為50.00%,最高的為90.00%。
2.4 水印果比率
從表2可知,貯藏第12天,果皮開始出現水印,5個果園樣品的水印果比率平均為24.67%,最低的為10%,最高的為40%。
2.5 果實失重率
從表3可知,貯藏第3天果實質量即開始下降,平均失重率為1.72%,最大的為1.95%,最小的為1.46%;且隨著貯藏時間延長,5個果園的果實失重率均呈現逐步增加的趨勢,第12天,平均失重率為14.01%,其中城廂文溪村的果實失重率最大,達27.81%,平川鎮(zhèn)城南村的果實失重率最小,為9.07%。
3 討論與小結
(1)新鮮果蔬采收后脫離母體,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是其新陳代謝過程中一項最基本的生命活動。西番蓮采后貯藏,果實中的水分會不斷蒸發(fā),果實質量變小,影響西番蓮鮮度[1]。本試驗中,八成熟黃果西番蓮室內常溫簡易貯藏第3、6、12天平均失重率分別為1.72%、4.49%、14.01%,第6天果皮由第3天的金黃色變?yōu)辄S白色,亮度由第3天的光亮變?yōu)橛泄鉂?,皺縮果比率平均達到51.33%;貯藏第12天果皮顏色變?yōu)樯铧S白色,亮度下降,缺乏光澤,果皮皺縮程度加深,皺縮果比率增加,24.67%的果實還出現水印斑,商品性顯著下降,說明常溫下黃果西番蓮耐貯性差,采收之后3~4天應當及時銷售到終端客戶。
(2)前人研究認為,西番蓮果實貯藏的最佳溫度為7~10 ℃,已有70%~80%轉色的西番蓮果實在此范圍內可貯藏2~3周,但低于6.5 ℃時易受冷害[1],發(fā)展冷藏、冷鏈運輸是提高黃果西番蓮貯藏性、延長貨架期的主要措施。
(3)電商銷售是西番蓮銷售渠道之一,農戶可以根據銷售距離的遠近和運輸時間的長短,在適宜的成熟期采收,即運輸時間1~2天的八成熟采收,運輸時間3天以上的在果皮表面50%為綠色、50%為黃綠色、大約七成熟時[2]采收,但低于七成熟的果實不能采收,否則果肉會有明顯的酸澀味。
(4)果園立地條件及采前的施肥、灌水、修剪等農業(yè)技術措施等是影響西番蓮貯藏效果的重要因子,本試驗中貯藏第6天不同果園的失重率和皺縮果比率最高與最低相差分別為1.89個百分點、56.67個百分點。生產上,應選擇光照充足地點建園,增施有機肥,開花結果期增施鉀肥,補充鈣、鎂、硼等中微量元素,合理修剪,增強果實硬度,提高果實耐藏性。
參 考 文 獻
[1]? 騰崢,楊翠鳳. 西番蓮采后品質及其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 農產品加工,2019(11):73-76.
[2]? 張朝坤,陳洪彬,康仕成,等. 采收成熟度對黃果西番蓮常溫貯藏品質和保鮮效果的影響[J]. 中國南方果樹,2018,47(6):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