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袁麗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蹦陜H28歲的夏明翰在英勇就義前寫下絕筆,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共產(chǎn)主義信仰始終不渝的杰出代表,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革命志士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yè)前仆后繼、英勇奮斗的革命斗志,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最生動詮釋,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最閃亮的精神標志。
秭歸度過童年時光
1900年農(nóng)歷八月,夏明翰出生在父親的任職地——湖北秭歸縣。他的父親夏紹范是清代一個閱歷深廣而不墨守成規(guī)的地方官員。1899年,夏紹范以知縣職分發(fā)湖北秭歸候補,1902年加封三品銜,進封資政大夫,代理秭歸知州。夏明翰3歲時,父親夏紹范以正品資政大夫的身份被清政府派往日本考察。此次考察讓夏紹范眼界大開,深受震動,他的思想也轉向現(xiàn)代。
回國后,夏紹范寫下《日本官職志》《東游筆記》二書,由妻子陳云鳳幫助整理出版。辛亥革命后,他主動歸附革命,熱心為新政服務。因為接受了新思想,夏紹范希望子女都能學習先進科學技術,以振興中華、強國富民。夏明翰的母親陳云鳳,衡山人,出生于書香門第,是清翰林院編修、民國第二屆國會參議院議員陳嘉言的女兒,博學多才,思想開明。1922年曾任衡陽縣議員。她生有四男四女,夏明翰排行第三。父親母親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對夏明翰幼小的心靈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母親,是他走向革命的啟蒙老師和最忠實、最堅定的支持者。
夏明翰的童年基本上是跟著父母在秭歸度過的。在這里,他接觸到了屈原等歷史人物事跡,憂國憂民意識和愛國主義種子也開始萌芽。母親喜歡古詩詞,每天給他講一點,慢慢地給他講完了屈原的《橘頌》《離騷》。后來,母親又給他講了《木蘭辭》、岳飛的《滿江紅》、文天祥的《正氣歌》等。就這樣,幼小的夏明翰受到了愛國主義思想熏陶,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愛國志士在他的腦海里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1913年,12歲的夏明翰隨父母回到衡陽。父親不幸于1914年猝然病逝,家中大局由其祖父主持。夏明翰的祖父夏時濟,在清朝做過戶部主事,當過江西、江蘇督銷局和兩江營務處總辦。辛亥革命后,他拒不留任,思想頑固,帶著全家回到衡陽。少年時代的夏明翰因為受到父母追求科學民主和新思想的熏陶,養(yǎng)成了愛讀書善思考的習慣。他并不以“夏府少爺”自居,而是經(jīng)常做些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還盡自己的能力接濟窮苦人。
1917年春,夏明翰違背祖父心愿,進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yè)學校機械科讀書。1919年五四運動興起。夏明翰與各校進步同學一起,到社會上進行愛國宣傳活動,并聯(lián)合各界人士聲援北京學生。他不僅帶頭宣傳、抵制日貨,還將家中藏的所有日貨統(tǒng)統(tǒng)拿出來燒毀,以實際行動在自己的封建家庭中來了一次革命。祖父大罵他是個敗家子,他卻斬釘截鐵地說:“這樣的家不敗,這樣的東西不燒,我們的國就不能保,更不能興!”祖父對他愈發(fā)不滿,還一度將他關禁閉,甚至以沉潭逼他“守規(guī)矩”。夏明翰卻毫不退縮,最終與這個封建官僚家庭決裂。
毛澤東的得力助手
1919年秋至1920年夏,湖南民眾在毛澤東等人領導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驅張運動。夏明翰在何叔衡的指導下,積極投入到轟轟烈烈的驅張斗爭。他們通過湘南學生聯(lián)合會,組織愛國學生把軍閥張敬堯禍湘的罪惡事實和各地驅張運動的消息進行廣泛宣傳。
在民眾的憤怒聲討和各方合力驅逐下,1920年6月,張敬堯不得不倉皇逃出湖南。為慶祝驅張運動大捷,夏明翰欣喜地作詩一首:“張督心藏刀,治湘一團糟。殺人又放火,民眾怨聲高。吾輩齊奮起,驅張膽氣豪。張毒如老鼠,夾起尾巴逃?!?/p>
在何叔衡引見下,夏明翰在1920年秋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此后,夏明翰經(jīng)常去毛澤東處,虛心向毛澤東請教,聆聽毛澤東的教導,對革命有了新的思考、新的追求。在毛澤東、何叔衡的培養(yǎng)和介紹下,1921年冬,夏明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從一個充滿愛國熱情的學生,成長為一名無產(chǎn)階級的先鋒戰(zhàn)士,走上了馬克思主義革命道路。
毛澤東不僅在思想、工作上關心幫助夏明翰,而且也關心他的生活。湘繡女工鄭家鈞在掩護領導罷工斗爭的夏明翰時,右臂中彈受傷,夏明翰經(jīng)常來看望她。兩人在接觸過程中暢談理想,交流革命體會,互生愛慕之情。
1926年4月的一天,毛澤東來到夏明翰房間,見他在洗衣服,頗有感觸地說:“明翰,該找個伴侶啦!鄭家鈞對你不是很好嗎?”夏明翰回答:“家鈞好,家鈞好!”毛澤東高興地說:“你們倆有共同的理想和情操,情投意合,道同志合,早點成家吧!”經(jīng)毛澤東做媒,1926年秋,鄭家鈞和夏明翰在長沙清水塘一間簡陋的民房里舉行了婚禮。當時來賀喜的人中有李維漢、何叔衡、謝覺哉。他們還專門送了一副“世間惟有家鈞好,天下誰比明翰強”的對聯(lián)?;楹螅瑑扇税岬介L沙望麓園1號,與毛澤東、楊開慧同住一個院子。
大革命時期,毛澤東是中共農(nóng)民運動的領導人,而在領導農(nóng)民運動中,夏明翰成為毛澤東的得力助手。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夏明翰陪同毛澤東步行1400多里,實地考察了湘潭、湘鄉(xiāng)、衡山、醴陵、長沙等5個縣的農(nóng)民運動情況,并承擔了大量的組織協(xié)調(diào)、調(diào)查研究、文書起草等工作。2月12日,毛澤東回到武昌后寫成了2萬多字的《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并在武昌都府堤舉辦中央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
不久,夏明翰接到毛澤東的信,要他去協(xié)助開展全國農(nóng)民協(xié)會和中央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的工作。夏明翰到武昌后,擔任全國農(nóng)民協(xié)會的秘書長,兼任毛澤東的秘書和中央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的秘書。夏明翰先住在武昌三道街,后來搬到武昌都府堤41號,與毛澤東一家住在一起,朝夕相處。他協(xié)助毛澤東制訂農(nóng)講所教學計劃,組織編寫農(nóng)民運動教材,并到農(nóng)講所上課。在農(nóng)講所里,他協(xié)助毛澤東訓練了來自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十幾個省的900多名優(yōu)秀農(nóng)民代表,成為農(nóng)民運動的領導骨干。其中不少人后來跟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湘南暴動,轉戰(zhàn)大江南北,成為黨的優(yōu)秀干部。
大革命失敗后,夏明翰奉調(diào)回湖南,任新改組的中共湖南省委委員兼組織部部長。八七會議后,他積極參加組織秋收起義,兼任中共平(江)瀏(陽)特委書記,帶領暴動隊,智取瀏陽北圣倉的團防局,奪得40多支步槍。夏明翰在平江、瀏陽的活動,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向井岡山進軍和創(chuàng)建井岡山根據(jù)地。
堅貞不屈寫下就義詩
大革命失敗后,白色恐怖籠罩全國,轟轟烈烈的中國革命陷入低谷,中共許多工作轉入地下。1928年初,中共中央調(diào)夏明翰到武漢參加中共湖北省委的領導工作。上海的黨中央派李維漢來到武漢,同郭亮、夏明翰研究決定,取消兩湖年關暴動。1928年3月18日,由于交通員宋若林的叛變,夏明翰在漢口東方旅社被捕。
夏明翰被捕后,敵人妄圖在這個共產(chǎn)黨的“大官”身上搜出重要的機密文件,或者撈點好處,結果卻只搜到了一個手電筒、一塊懷表和一副近視眼鏡。在獄中,夏明翰連續(xù)遭受酷刑,但他堅貞不屈。審判官在使盡各種伎倆都達不到目的后說:“夏先生,凡事都要三思而行。先生年紀輕輕,上有老母,中有愛妻,下有嬌兒,就這么隨隨便便拋妻棄子,未免太可惜了吧!”
夏明翰放聲大笑。他說:“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我已不是三思而行,而是百思已定。我們共產(chǎn)黨人熱愛國家民族,熱愛勞苦工農(nóng),當然也熱愛自己的親人,愛妻子兒女,這一點,與你們這般衣冠禽獸完全不同。但是,為了勞苦工農(nóng)的解放,為了后代能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的生命。共產(chǎn)黨人的這種高貴品德是你們無法理解的?!眴】跓o言的審判官惱羞成怒,對夏明翰施以酷刑。夏明翰被折磨得血肉模糊,昏死過去。在牢房里蘇醒后,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夏明翰在獄中忍著劇痛用半截鉛筆分別給母親、妻子和姐姐寫了訣別信。
在給母親的信中,他寫道:“你只教兒為民除害、為國除奸。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關鍵時刻,你給了我們精神上的關心、物質上的支持。親愛的媽媽,別難過,別嗚咽,別讓子規(guī)啼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兒女不見媽媽兩鬢白,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
在給妻子鄭家鈞的信中,他寫道:“同志們曾說世上惟有家鈞好,今日里才覺你是巾幗賢。我一生無愁無淚無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淚漣漣。張眼望,這人世,幾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閑。各取所需終有日,革命事業(yè)代代傳。紅珠留著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信中提到的“赤云”,是夏明翰的女兒,當時還不到6個月。
在給姐姐的信中,他寫道:“大姐為我坐監(jiān)牢,外甥為我受株連,我們沒有罪,我們要斗爭,人該怎么做,路該怎么走,要有正確的答案。我一生無遺憾,認定了共產(chǎn)主義這個為人類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甘愿拋頭顱、灑熱血?!?/p>
在生命的盡頭,三封家書字字真切,飽含著夏明翰對家人的思念和期望,也彰顯著一名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信仰。1928年3月20日,劊子手將夏明翰押赴刑場。他昂首挺胸,一路高唱《國際歌》。臨刑前,夏明翰問敵人要來紙和筆,用戴著鐵銬的手,揮毫寫下了氣壯山河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慷慨就義,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壯烈的革命之歌。
堅定信念鼓舞激勵后來人
夏明翰壯烈犧牲后,謝覺哉等同志組織人將夏明翰的遺體偷運出來,安葬在漢陽城外長江江畔的鸚鵡洲上。解放后,夏明翰的夫人鄭家鈞曾專程到漢陽憑吊忠魂,作七律一首:聞君就義漢江城,慷慨高歌主義真。氣吞山河遺篇在,血濺沙洲浩氣存。白骨推波卷巨浪,丹心永照后來人。喜見今朝乾坤赤,英魂含笑看朝暉。
“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家中先后有4人為革命流血犧牲。四妹夏明衡組織過湘南婦女運動,在夏明翰犧牲后3個月,她遭到反革命武裝的搜捕,犧牲時年僅26歲。五弟夏明震領導了著名的湘南起義,組建了工農(nóng)革命軍獨立第七師,建立了郴縣蘇維埃政府。夏明翰就義的第二天,夏明震在郴州反革命暴亂中英勇犧牲,年僅21歲。七弟夏明霹曾是湘南學聯(lián)的骨干成員、衡陽游擊斗爭領導人,1928年2月28日,為組織衡陽暴動,在秘密制造武器時不幸被捕,就義時不到20歲。外甥鄔依莊,1930年參加紅軍,在執(zhí)行任務中犧牲,年僅19歲。
夏明翰和他的親人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wèi)了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念,也鼓舞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為了理想信念不懼犧牲,英勇奮斗。祖國和人民也永遠不會忘記這些烈士。2007年,夏明翰出生地湖北省秭歸縣歸州中學更名為夏明翰中學。2009年夏明翰入選“100位為新中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2019年,在夏明翰的犧牲地,武漢市漢陽區(qū)將建港小學改名為夏明翰小學。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這樣講道:95年來,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英勇奮斗,成千上萬的烈士為了這個理想獻出了寶貴生命?!翱愁^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這些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誓言生動表達了共產(chǎn)黨人對遠大理想的堅貞。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我們一定要銘記烈士們的遺愿,永志不忘他們?yōu)橹餮獱奚膫ゴ罄硐搿?/p>
黨和人民永遠銘記為共產(chǎn)主義理想、新中國成立犧牲了自己寶貴生命的革命先烈,夏明翰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