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麗
青光眼一直是眼科多發(fā)疾病類型,老年人是主要患病群體,社會人口老齡化下患病率呈遞增趨勢,其具有不可逆致盲特點。結合眼科工作經(jīng)驗,青光眼患者多合并白內障。青光眼合并白內障優(yōu)選手術治療手段,多采取多種方法進行治療,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術能夠有效解除瞳孔阻滯、晶狀體膨脹性前段擁擠,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房角分離術等其他類型手術,可提升手術效果[1]。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及人們對健康狀況需求度的提高,對手術治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有效性需求。本文就本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為例,對比不同聯(lián)合術式的預后效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6 月~2020 年4 月眼科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96 例作為研究對象,符合《眼科疾病臨床診療規(guī)范教程》、《我國原發(fā)性青光眼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單眼患病,病歷資料完整;②患者與家屬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③患者無血液疾病情況。排除標準:①重大臟器疾病患者;②既往眼表疾病患者;③眼部外傷患者。根據(jù)手術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8 例。對照組中男23 例,女25 例;年齡50~76 歲,平均年齡(65.80±6.90)歲;白內障:Ⅱ級核15 例,Ⅲ級核30 例,Ⅳ級核3 例。觀察組中男22 例,女26 例;年齡52~75 歲,平均年齡(65.20±6.20)歲;白內障:Ⅱ級核14 例,Ⅲ級核32 例,Ⅳ級核2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本次研究。
1.2治療方法 術前輔助患者進行視力、眼壓以及前房角鏡等檢查。輔助患者仰臥體位、消毒鋪巾、麻醉。
觀察組采用超聲乳化+房角分離手術治療。3 點方向透明角膜緣輔助切口,顳上象限作透明角膜切口(3 mm),前房注入粘彈劑,進行前囊膜連續(xù)環(huán)形撕囊,分離晶狀體皮質、核水,晶狀體核劈核乳化后吸出皮質,而后虹膜根部注入粘彈劑,囊袋內置入折疊人工晶狀體,吸出前房粘彈劑。術前粘連嚴重者,吸引牽拉周邊虹膜,術后清理殘余粘彈劑。
對照組采用超聲乳化+小梁切除術治療。11 點方向透明角膜切口,穿刺刀做輔助切口,前房注入粘彈劑、連續(xù)環(huán)形撕囊,超聲乳化操作同觀察組。而后清理殘留粘彈劑,側切口調整前房深度,注入卡巴膽堿(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056)縮瞳,切除2.0×1.5 mm 小梁組織和周邊虹膜。術后,所有患者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S.A.Alcon Couvreur N.V,國藥準字H20181126)涂患眼,進行無菌包扎處理。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相關指標。相關指標包括最佳矯正視力、前房深度、眼壓、房角寬度,并發(fā)癥包括淺前房、角膜水腫、前房出血。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33%低于對照組的22.9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n(%)]
2.2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最佳矯正視力、前房深度、眼壓、房角寬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 個月后,觀察組的最佳矯正視力、前房深度、房角寬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3 個月后眼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1 mm Hg=0.133 kPa
青光眼患者中老年人群占比較大,老年人有小角膜、晶狀體較厚等解剖特點,晶狀體厚度隨年齡增加而增加,晶狀體不斷變大后,導致房水自后房流往前房阻力增加、眼壓升高,引發(fā)白內障[2]。青光眼合并白內障一直較為常見,發(fā)病機制復雜,需積極進行手術治療[3]??紤]到分開進行手術治療,對患者精神、心理、經(jīng)濟等方面的壓力,臨床上主張采取聯(lián)合手術治療手段[4]。在超聲乳化的基礎上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房角分離術均常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治療中[5]。超聲乳化吸除可促進患者視力恢復,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huán),利于房水排出。小梁切除術是常用的抗青光眼濾過手術,可有效控制眼壓,患者術后眼壓穩(wěn)定,控制了視功能的進一步損傷[6]。但是,術后淺前房等現(xiàn)象明顯,影響患者恢復狀況、安全性。房角分離手術屬于重建性手術,在分離周邊粘連房角的基礎上重建周邊房角正常結構,助于恢復小梁網(wǎng)濾過功能[7]。另外,房角粘連充分分離,可以完全解除瞳孔阻滯,從而改善視力、開放前房角、增深前房[8]。張平繼[9]研究指出,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并白內障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價在,患者房角寬度、視力改善明顯。
本文結果與梁焱等[10]研究結果有一致性,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33%低于對照組的22.9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最佳矯正視力、前房深度、眼壓、房角寬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 個月后,觀察組的最佳矯正視力、前房深度、房角寬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3 個月后眼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青光眼合并白內障采取超聲乳化+房角分離青術治療可以進一步提升患者的視力提升、增加前房深度,安全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