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素秋
濟寧市任城實驗小學(以下簡稱任城實驗小學)于1949年建校,歷經(jīng)70余年的發(fā)展,凝練了“厚德成才,立己達人”的教育理念。學校遵循“三五式”辦學思路(教師、學生、家長三位一體育人模式;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協(xié)同育人機制;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體制;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五育并舉,五育融合),形成了以“涵養(yǎng)個人品德,錘煉職業(yè)道德,恪守社會公德,弘揚家庭美德”為核心要義的厚德學校文化,構建了以“實施厚德管理,落實自主德育,構建陽光課程,打造擔當教師,培育樂學少年,凝聚慕校家長”為辦學特色的厚德教育體系,全力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學校結合地域性文化特點,從“孝”字上做文章,在“德”字上下功夫,將孝德文化作為德育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nèi)容,讓孝德文化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孩子們的生活,把學?!皭坌奂覑壑腥A,成人成才成大器”的?;曷鋵嵉胶⒆觽兊男袆又?。
一、營造孝德環(huán)境,滋養(yǎng)孝德少年
(一)講述孝德故事
學校建設了以“孝文化”為主題的孝德亭?!暗兰{百川忠為上,德容四海孝當先”,孝德亭上的對聯(lián)蘊涵了任城實驗小學厚德教育的主題。此外,孝德亭上方的“二十四孝”圖展示了古代二十四位孝子的故事,畫面栩栩如生,故事引人入勝,與學校孝德教育的主題相得益彰,吸引著師生駐足觀看。孝德亭不僅以其優(yōu)美的景致愉悅學校師生的身心,更將孝德文化潛移默化地根植于學生的心田,激發(fā)學生知恩感恩、明禮尚德的美好品質。
(二)浸潤孝德文化
學校教學樓大廳建有孝德主題浮雕。浮雕造型古樸而風格清新,具有濃濃的儒家文化氣息和古典之美。浮雕左側的“孝德”兩字,點明“孝”為萬善之本,眾德之首。背景中隱約顯示的文字,是《周禮》上所記載的有關孝的內(nèi)容。這一板塊的內(nèi)容說明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對孝文化的看重。浮雕中間的部分,展示了光芒四射的金色太陽、漢代畫像石上的車馬圖案和飛翔的鳥兒,表現(xiàn)了對儒家“仁義禮智信”的尊崇。浮雕右側部分所展示的“寬和志善忠”,是良好的個人品質,也是孝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幅浮雕以藝術的形式,直觀地展示了孝德文化的內(nèi)容,也突出了任城實驗小學孝德文化的主題,營造了良好的學校孝德文化教育氛圍。
學校走廊與孝德浮雕交相呼應,是展示孝德文化的另一個窗口。走廊墻壁上懸掛著中國十佳孝心少年的故事,讓古代孝德故事與現(xiàn)代孝善之舉共同引導學生形成“孝”的思想,產(chǎn)生愛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知恩父母,進而感恩社會。
學校積極將展示孝德文化與營造孝德氛圍結合起來,讓每一面墻壁都說話,讓每一個角落都育人。同時,學校還利用紅領巾廣播站開辟的《百善孝為先》欄目,進行全方位的孝文化教育,讓師生時刻受到孝德的浸潤。
二、研發(fā)孝德課程,傳承中華美德
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濃厚的校園文化不能只用來欣賞和宣傳。怎樣使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受到感染與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將孝德文化根植于心田,內(nèi)化為自覺的行為?為此,學校積極研發(fā)孝德課程,在《弟子規(guī)》教學的基礎上,將儒家《論語》《孝經(jīng)》等經(jīng)典著作中的關于孝的美文佳句,納入課程當中。從學生們?nèi)雽W,就教他們熟記“首孝悌”——做人最重要的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做一個感恩、孝順的孩子;利用校本課講《二十四孝》及《現(xiàn)代孝道故事》;學校還收集了“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兒歌和現(xiàn)代歌曲,編成教材,教學生傳唱。
每周設置一節(jié)孝德課,每周布置一次孝文化作業(yè)。為了確保孝德課程的順利實施,孝文化教育讀本的主講教師由班主任老師擔任,其他學科教師也有意識地將孝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此外,學校還組織了手抄報編寫等活動,將對孝文化的學習貫穿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
三、開展主題活動,踐行孝道美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庭要弘揚優(yōu)良家風。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代代相傳的家風家訓。德育活動是傳承良好家風家訓的重要載體,是孝德教育的心臟,只有讓德育活動活起來,動起來,才能令孝德教育迸發(fā)生命活力,彰顯生命色彩。因此,學校結合各種節(jié)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踐行孝德文化內(nèi)涵。
(一)宣傳倡議
學校利用升旗儀式國旗下演講環(huán)節(jié),向全校師生發(fā)出敬老愛老、知恩報恩的倡議,號召全校師生積極參加感恩盡孝活動。
(二)主題閱讀
利用晨誦時間,組織學生誦讀感恩盡孝的詩詞、名言、美文等,了解古今中外感恩盡孝的感人故事,感悟百善孝為先的道理。
(三)樹立榜樣
利用班會、隊會時間觀看全國十大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每月評選出班級“孝敬父母之星”并召開主題隊會,用榜樣的力量感召學生,傳遞感恩盡孝的正能量。
(四)演講交流
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孝滿天下”演講活動,評選出優(yōu)秀選手,利用周三大課間為全校師生演講,讓知恩、感恩、報恩的思想在師生心中生根發(fā)芽。
(五)活動實踐
學校以豐富多彩的大、中隊活動為載體,在全校師生中,持續(xù)深入地推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孝德教育,逐步使孝善、感恩、知禮成為學生的生活方式,實現(xiàn)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1.走進校園。利用藝術節(jié)開展孝德教育成果匯報展,以詩詞歌賦、舞蹈音樂、課本劇等形式,充分展現(xiàn)各個中隊獨具匠心的、發(fā)人深省的、催人淚下的孝德教育。如“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開展系列活動,通過“保護雞蛋”“倒背書包”等活動,體驗媽媽懷胎十月的艱辛;父親節(jié)開展感恩勵志演講活動,在專家的鼓勵中,通過擁抱父母、對父母說一句感恩的話等形式,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將孝德教育推向高潮;畢業(yè)典禮上,共同回顧“我的小學生活”,使學生學會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學校……
2.走進家庭。鼓勵學生爭做有責任感的家庭成員,鼓勵學生通過實際行動,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為家人做一頓飯,制作一張生日賀卡,學習一項家務小本領,陪爺爺奶奶聊天并為他們拍照等等。
3.走進社會。組織學生定期為敬老院的爺爺奶奶打掃衛(wèi)生、表演節(jié)目;組織學生走進社區(qū),主動清理衛(wèi)生,宣傳節(jié)能減排,做環(huán)保小使者。這些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了學生“奉獻愛心、敬老愛老、弘揚傳統(tǒng)美德”的高尚情操,促使孝德文化的內(nèi)涵深入到每一位學生的內(nèi)心,讓學生們學會用實際行動表達感恩之情。
(六)總結提升
組織學生參加“感恩盡孝,我先行”寫作大賽、“愛老敬老”手抄報評比活動、“孝德教育成果匯報展”等比賽和活動,在學生總結比賽和活動收獲的過程中,延續(xù)孝德教育。
四、適時點贊,評價激勵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為了讓懂得知恩圖報的情感在學生心中生根、開花、結果,學校推出了《孝心足跡手冊》,從“孝心在行動”“我的感受”“班主任點評”“家長感言”四個方面將孩子與教師、學校、家庭、社會緊密地連接起來,落實孝德教育。學生用心記錄自己的孝心行動和體會,班主任點評、點贊,家長寫下感想,三方都在完成《孝心足跡手冊》的過程中有所成長。此外,學校會在每學期末,根據(jù)教師和學生的評議以及家長的反饋,評選“校園小孝星”,并將“小孝星”的事跡以圖文的形式在教學樓樓道內(nèi)展出,讓全體學生向他們學習,激勵更多的孩子踐行孝德文化,成為“校園小孝星”。
五、效果初現(xiàn),喜上眉梢
在厚德教育文化理念的引領下,學校先后榮獲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全國籃球特色學校、全國綠色校園等國家級榮譽稱號,先后獲得或通過復評山東省文明校園、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教學示范校等省級榮譽稱號,獲得濟寧市敬老文明號、濟寧市雛鷹大隊、濟寧市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濟寧市義務教育群眾滿意學校等市、區(qū)級榮譽稱號。
濟寧市任城實驗小學將一如既往地堅守厚德教育,把孝化作一顆愛心,播撒人間親情,升華世間美善;把孝化作一份感恩,傳遞生活溫馨,詮釋人生真諦;把孝化作一種秩序,提倡社會正氣,續(xù)寫文明新篇;把孝化作一汪清泉,浸潤道德凈土,譜奏和諧樂章。
(作者單位:濟寧市任城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