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明
遼寧省大連市集賢街居住著一位叫王素清的老太,提起她的名字左鄰右舍幾乎都知道。這不是因為她是什么名人,而是因為她是一位已年過百歲且日常生活中不少事情還能自己做的老壽星。
王素清之所以健康長壽,主要與她一生熱愛勞動、生活規(guī)律、始終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有關。
老人育有三個女兒,如今都在大連市居住。老人百歲之前一直生活在老家長??h的一個海島上,整天忙忙碌碌,除了做飯、洗洗涮涮外,每天吃完早飯收拾完碗筷、廚房,便開始打掃房間,將家里里里外外清掃一遍,擦拭得窗明幾凈。放下掃把、抹布,接著去清理雞舍、鴨舍、豬圈,配好飼料,分別把雞、鴨、豬喂一遍。忙完這些,又拿起農(nóng)具下菜地,打理自己種植的各種蔬菜。如果時逢大海退潮,還會拿著海島人特制的小鏟子、小耙子,走上幾里路到海邊趕海。日復一日,天天如此,每樣活都做得有模有樣。王素清80多歲后,女兒們多次要接她到市里一起生活,安享晚年,可她始終不肯。她說:“干活累不壞人,人老了多活動活動筋骨,對身體有好處?!迸畠簜冊趺磩裾f也無用,只好遵從她的意愿。直到王素清近百歲那年,干活時不小心摔了一跤,雖無大礙,但女兒們堅決不干了,怕她年齡大了再出意外,硬是把她接到大連,她這才離開海島。
來到大連,王素清住在三女兒家??伤廊婚e不住,掃地、收拾房間,晚輩們做飯時幫著擇菜……凡看到自己能干的活便會去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堅持自己能干的事情就自己做,不麻煩他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年過百歲的她,每天早飯還是自己準備。她讓女兒在床前安了一張小桌子,上面放上熱水瓶、電飯鍋、雞蛋、時令蔬菜、水果等,每天早晨起床梳洗完畢后,按照自己的口味自己做飯吃。她說:“人上歲數(shù)了,覺少,早晨起得早,這樣省得打擾女兒和外孫們!”
飲食上,王素清多年養(yǎng)成了口味清淡的習慣。中飯和晚飯,她基本不吃肉,尤其不吃油炸和太油膩的東西。她喜愛粗茶淡飯,總是做玉米面餅子、玉米面粥、小米飯。她特別喜歡吃菜,什么應季蔬菜都吃,從不挑剔,蘿卜白菜是她的最愛,總也吃不夠。或許是長期生活在海島上的緣故,王素清非常愛吃海魚,一年四季不論大魚小魚、什么品種的魚,只要有就行,從不間斷。吃飯上,王素清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再好吃、自己再喜歡吃的東西也從不貪嘴,而且每頓飯只吃八分飽。有一次晚上,外孫從南方出差回來,帶回一些特色海產(chǎn)品小吃,請王素清和全家人品嘗。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可她只嘗了一點,便不再吃。外孫勸她:“姥姥您多吃點!”可她堅持說:“我等明天再吃!”
起居上,王素清十分有規(guī)律,每天按一定時間作息,準點吃飯,準點睡覺。她中午12點,晚上6點,到點就吃飯,清晨5點起床,晚上8點上床睡覺,時間上前后不差五分鐘,基本上天天如此雷打不動。即便過年過節(jié),也只有幾天晚上稍微晚睡一點。晚輩們都知道,她這是看到一大家子人相聚,心里高興。
心態(tài)平和、與世無爭是王素清長壽的重要秘訣之一。她自年輕時就一直信奉吃虧是福,生活中不論大事小情,從不與人斤斤計較。即便有誰做了對不住她的事,她也總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不爭不吵,笑一笑就過去了。現(xiàn)在生活在女兒家,她還經(jīng)常當和事佬。一次,外孫女和母親拌嘴,事后,王素清把外孫女叫到身邊,拉著她的手說:“母女倆能有什么事,干嘛要爭吵呢?平時你媽對你好,你對你媽也孝順,這是怎么了?我說呀,你們娘倆都是急脾氣,一有事就嗆嗆,不會好好說話,你是晚輩,以后可不能這樣啦!”外孫女聽后,連連點頭,出了姥姥的房門便給母親賠了不是。從此遇事慢慢和媽媽商量,再也不和母親爭執(zhí)了。
如今王素清已經(jīng)五世同堂,玄孫繞膝,生活的有滋有味,盡情享受著天倫之樂,家中老少最大的心愿是好好孝敬她,讓她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