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注麻風,消除歧視, 共同走向文明進步

      2021-07-19 02:32:49劉言
      祝您健康 2021年5期
      關鍵詞:麻風病麻風患者

      劉言

      專家介紹

      王洪生

      醫(yī)學博士,主任醫(y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yī)院分枝桿菌實驗室主任。?中國麻風病防治協(xié)會聘任副會長,中國麻風病防治協(xié)會皮膚性病檢驗與診斷分會候任主委,中華?醫(y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遺傳學組副組長,中國皮膚性病康復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麻風病康復學組組長,?江蘇省醫(y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預防醫(yī)學會全球健康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yī)師協(xié)會皮膚科醫(yī)師分會總干事長。長期從事結核、麻風和非結核分枝桿菌皮膚感染的診斷、治療和發(fā)病機制的研究工作。擅長皮膚病,尤其是銀屑病和分枝桿菌感染性皮膚病的診?斷和治療

      門診時間:周一、周二、周三全天

      公元12世紀,彼時16歲的耶路撒冷?王國國王鮑徳溫四世,憑借他杰出的軍事才?能,取得了蒙吉薩戰(zhàn)役的勝利。怛是,由于?鮑徳溫四世身患重疾,他締造的輝煌終究是?短暫的。8年后,他的病情惡化,年僅24?歲就英年早逝。

      再將時間軸倒回至公元7世紀,巧合的?是,這個奪走鮑徳溫四世生命的疾病,同樣?也發(fā)生在我國一位唐朝詩人的身上,他就是?寫下“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的盧照鄰。盧照鄰對這個疾病的描述是:“余?羸臥不起,行已十年……一臂連蜷;不學邯?鄲步,兩足匍匐;寸步千里……”最終,他?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自投潁水而死。

      奪走他們生命的惡疾,正是幾乎與人類?文明相伴而行的麻風,它在人類歷史上至少?流行了?3000年之久。3000年來,為了終?結這場可怕的瘟疫,人類與麻風的斗爭從未?停止。

      初識麻風:令人談之色變的“惡魔”

      古老而可怕的威脅

      多數學者認為,早在公元前14世紀,非洲?就已經出現了麻風。麻風患者輕則皮膚潰爛、損?毀容貌,重則肢體殘疾,喪失生活能力,因此麻?風患者曾有“鷹爪”“垂足”?“人身獅面”的稱呼。

      公元前130。年,古埃及第四代法老王宮遺?址內發(fā)現的陶罐上,就有類似瘤型麻風“獅面”?的刻繪。而在我國,早在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關于麻風的記載?!肚f子》中提到的“癘風”,?即為麻風在中國的舊稱。

      在歷史的長河里,麻風的發(fā)病率曾一直居高?不下,到了?20世紀,麻風的發(fā)病率依舊非常驚人。?由于麻風的傳染性以及人們認知的局限,麻風患?者曾被視為“風吹來的惡魔”。

      1938年,來自英國蘇格蘭的傳教醫(yī)師,也?是為我國麻風事業(yè)做出卓越貢獻的馬雅各,曾?牽頭我國各地的醫(yī)生聯(lián)合開展調查。據保守估

      計,彼時我國的麻風患者有100萬人,這一數字?一直延續(xù)到1949年以后。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估算,全世界約?有1080萬例麻風患者,這個數字仍然非常大。

      隔離:麻風患者曾經的“宿命”

      縱觀人類的發(fā)展歷史,很多國家和地區(qū),都?曾林立著數不清的麻風院,無數患者因為外形可?怖而被強制隔離,拖著殘疾的身體孤獨終老。

      在中世紀,肺結核患者曾一度被歐洲貴族奉?為美麗和身份的象征,但肺結核的“親屬病”——?麻風,卻沒有這么幸運。麻風的傳染性以及它可?致殘、毀容的特點,終究讓它與那種貴族式的浪?漫聯(lián)想無緣,人們對麻風患者只有無法克服的恐?懼感。

      在醫(yī)療水平尚不發(fā)達的年代,全世界對待麻?風患者的方式都是將他們集中隔離在偏遠地區(qū)或?者小島上,對他們進行集中的隔離治療。在中國,?秦代就有專門收容麻風患者的隔離點——癘遷?所??梢姡薪⒙轱L隔離點,是當時防控麻?風的主要方法,但在當時,并不是所有國家或地?區(qū)都有條件采取這種方法。建立集中隔離點,不?但要建立專門的房屋,還要對患者進行定期的調?解和看護,并不是所有的國家或地區(qū)都有能力完?成這些繁重的任務。

      于是,另一種更為粗暴的隔離方式岀現了——將一部分麻風患者“封鎖”在與世隔絕的?村莊或孤島,讓他們“自生自滅”,終生隔離逐?漸成為很多麻風患者的“宿命”。而有一部分落?單的麻風患者,由于生活難以自理、備受歧視,?只能被社會遺棄,獨自流落在街頭。

      在早期社會,麻風不僅是摧殘肉體的疾病,?還是一種可怕的“孤獨病”。一旦確診為麻風,?患者就可能面臨被人群疏離、被社會拋棄的命運,?他們或終老于麻風隔離點,或獨自流浪在社會的?角落,難以回歸正常的生活。

      了解麻風:現代醫(yī)學下的麻風

      引起麻風的“罪魁禍首”——麻風分枝桿菌

      隨著現代醫(yī)學的進步,人們對麻風的了解越?來越深入,麻風神秘而可怕的面紗也終于得以揭?開。1873年,挪威醫(yī)生格哈德·阿瑪爾·漢生?在麻風患者的皮膚結節(jié)中發(fā)現了麻風分枝桿菌,?從此,人們對麻風的認識開始步入科學時代,而?那種只靠隔離,甚至對麻風患者暴力封鎖的處置?方式,真正成為歷史。

      麻風分枝桿菌是麻風的“元兇”,它與導致?結核病的結核分枝桿菌是“親兄弟”,都屬于分?枝桿菌“家族”。分枝桿菌是一類細長略帶彎曲?的細菌,因它具有抗酸染色陽性的特性,因此又?被稱為“抗酸桿菌”。分枝桿菌迄今已發(fā)現百余種,?可分為三大類:即結核分枝桿菌、非結核分枝桿?菌和麻風分枝桿菌。

      麻風分枝桿菌是分枝桿菌“家族”中,目前?已知的唯一能感染人和動物神經的類型。麻風分?枝桿菌比較“低調”,喜歡長期潛伏在患者體內,?待時機成熟后,就會侵犯人類的皮膚、周圍神經、?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睛等,嚴重者可致畸殘。麻風?還會使患者失去痛覺感知的能力,讓患者面臨截?肢的命運。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yī)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麻風病控制中心分枝桿菌實驗室主任?王洪生表示,麻風分枝桿菌不同于它其他“兩兄?弟”的地方,首先在于最適合它生長繁殖的溫度?在33~35°C,因此,麻風分枝桿菌在感染人體時,特別“青睞”于感染皮膚,這也是麻風患者極易 康出現斑塊、丘疹乃至潰瘍等皮膚損傷的原因所在。?此外,麻風分枝桿菌會侵犯皮膚的外周神經,且?至今仍不能在體外進行培養(yǎng)。

      麻風分枝桿菌是如何傳播的

      王主任表示,麻風分支桿菌的傳染是有條件?的。麻風的傳染源是未經有效治療的麻風患者,?已經治愈的麻風患者則不具有傳染性。雖然有學?者報告,在西非的黑猩猩、黑長尾猴以及北美的?野生犰徐中發(fā)現麻風分枝桿菌,但動物作為傳染?源的意義和作用并不大,麻風仍是一個主要限于?人類的傳染病。

      “麻風的主要傳染方式是通過長期密切直接?接觸或經飛沫傳染,其次為間接接觸傳染?!倍?菌型麻風患者的上呼吸道是向外界環(huán)境排菌的最?主要途徑,如果皮損有破潰時,皮膚的破潰處也?可向外排菌。因此,如果健康的人皮膚出現傷口,?且恰好接觸了麻風患者的皮膚破潰處,就很容易?發(fā)生感染?!爸劣陂g接傳染,如接觸了帶有病原?微生物的物品,導致傳染的概率一般很小。”

      雖然麻風具有傳染性,但我們不要盲目地“談?麻色變”,王主任告訴我們,絕大多數人對麻風?分枝桿菌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可以抑制或殺滅麻風分枝桿菌,阻礙它繁殖的進?程,只有少數人由于存在一定的基因易感性,感?染麻風分枝桿菌后容易致病。

      王主任表示,從麻風分枝桿菌進入人體至發(fā)?病,存在一個潛伏期,一般為2~6年?!斑@也充?分說明麻風是一種慢性傳染病,如果患者體內的?菌量較小,就不至于出現癥狀,但此時仍處于一?種隱性感染狀態(tài)。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基因?易感性,麻風分枝桿菌就會伺機而動,待繁?殖到一定數量后,就會使宿主發(fā)生臨床損害?!?h3>識破“偽裝”,及早篩査

      麻風具有早期癥狀隱匿、潛伏期長、易致畸?殘等特點。但是,麻風只有發(fā)展到晚期,才可能?出現畸殘的癥狀,因此早期篩査,在畸殘發(fā)生前?及時接受治療,非常重要。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麻風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如果患者治療不及時,部分麻風患者即使得到治愈,也還是會?留有不同程度的畸殘,嚴重影響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

      麻風也因癥狀隱匿、多樣而被稱為“萬能模?仿者”,這給麻風的診斷與治療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但即便如此,麻風在早期并非無跡可尋。在?感染麻風分枝桿菌后,患者的皮膚和周圍神經會?最早出現癥狀,這是臨床醫(yī)生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的主要依據。因此,麻風的早期診斷,往往需?要依靠臨床皮膚科、神經科、風濕免疫科醫(yī)生在?“最前線”把好第一道關卡。

      王主任表示:“每個人對麻風分枝桿菌的免?疫力不同,麻風的癥狀和體征也不盡相同。有的?患者會表現為皮膚上單一、微小的淺色麻木斑,?甚至出現眉毛脫落、手足麻木等癥狀,此時就要?高度警惕,要到當地皮膚病防治所或綜合性醫(yī)院?的皮膚科就診,必要時進一步接受病理檢測。”?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麻風分枝桿菌就會一步?一步侵犯皮膚外周神經、眼睛、骨骼、肌肉、內?臟,進而導致畸殘。

      臨床醫(yī)生一旦發(fā)現患者有疑似癥狀,應與當?地麻風防治人員聯(lián)系,及時診斷患者,患者一旦?被診斷,其信息就會進入全國麻風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統(tǒng)(LEPMIS),通過這種管理信息系統(tǒng),防?治人員可以對患者的治療、隨訪等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方便患者就地治療、規(guī)范治療。

      聯(lián)合化療,麻風可以治愈

      自古以來,人類對抗麻風的努力從未停歇。我國古代曾有醫(yī)家采用針灸治療和藥物治療來對抗麻風,并在歷史進程中發(fā)揮過積極作用。應用大風子治療麻風的方法始于南宋年間,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對大風子的性狀、功用、炮制方法進行了詳述。后來,隨著西方醫(yī)藥界對大風子研究的不斷深入,大風子油制品日臻完善,大風子治療麻風的方法一直被應用到20世紀50年代。

      值得欣慰的是,時至今日,麻風在醫(yī)學上已“不足為患”。20 世紀40年代,砜類藥物的問世和推廣,使大批麻風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1981 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開始推薦抗麻風聯(lián)合化療方案(MDT),即同時采用氨苯砜(DDS)、利福平(RFP)和氯苯吩嗪(B663)等藥物對麻風患者進行聯(lián)合殺菌治療,這大大減少了麻風患者復發(fā)和耐藥問題的發(fā)生。1986 年,該方案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截至1998 年初,全球已有1070 萬例以上的麻風患者經MDT 得以治愈,目前,全球所有登記的麻風患者均在接受MDT 方案,治療效果非常明顯。

      針對麻風分枝桿菌的耐藥問題,王主任說:“在服藥前,我們可以對患者皮損中的麻風分枝桿菌進行耐藥基因檢測,如果發(fā)現麻風分枝桿菌存在某種抗生素的耐藥基因,我們會及時給患者調整用藥方案?!?/p>

      為了防止麻風患者發(fā)生各種不良情況,王主任建議,患者在治療期間注意休息,避免或減少長時間、高強度的勞動,并戒煙忌酒,保持樂觀積極的治療心態(tài),這樣有利于身體更快地殺滅細菌,避免疾病損害,“此外,需要配合主管醫(yī)生隨訪管理,及時報告病情變化或定期復診,以便及時處理不良病癥,確保更好地康復”。

      一般來說,通過規(guī)范治療,麻風患者能夠在6~12 個月內完全治愈,且已經治愈的患者一般不再具有傳染性。隨著治愈病例的不斷增多,預防知識的不斷普及,如今,我國麻風的發(fā)病率也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戰(zhàn)勝麻風:創(chuàng)造一個沒有麻風的世界

      搭建一座通往外界的橋梁

      王主任表示:“得益于現代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通過早期發(fā)現、規(guī)范服藥,我們已經可以?實現控制麻風傳播、治愈麻風和避免畸殘的目標。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2020年我國新?復發(fā)麻風患者數逐年減少,新復發(fā)患者數由?1228例下降至437例,發(fā)病率在10年間減少了?64.4%。2020年,我國新發(fā)麻風患者406例,復?發(fā)31例,新發(fā)患者的發(fā)現率為0.029/10萬,這?在全球處于低流行水平。目前,我國麻風患者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區(qū),其中云南、貴州、四川三省?2020年共有224例新復發(fā)麻風患者,占全國的?51.4%?!翱偟膩碚f,我國麻風目前處于一種可防?可控的狀態(tài),發(fā)病患者也呈現出少數、散發(fā)特征”。

      做好麻風的防控,最重要的是要讓患者得到?及時治療,并阻止疾病進一步擴散?!搬槍@一?需求,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麻風?防控和救助體系,除了為患者準備充足的醫(yī)療物?資,還為他們提供經濟上的援助?!?/p>

      我國現有麻風院村500余家,駐村患者或休?養(yǎng)員(已治愈的患者)約1.5萬,他們均享受國?家醫(yī)保和低保政策,且醫(yī)療救助費用皆由當地政?府承擔。此外,各地的麻風病防治機構還會對麻?風治愈患者及其家庭人員進行定期隨訪,關注他?們后續(xù)的健康狀況。針對有些外出務工人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麻風病控制中心還開發(fā)了手?機隨訪APP,便于患者及其家內接觸者與防治人?員進行溝通和聯(lián)系,為麻風患者搭起了一座通往?外界的橋梁。

      消除歧視,創(chuàng)造一個沒有麻風的世界

      做好麻風的防控,不僅需要完備的醫(yī)療條?件,幫助人們形成對疾病的正確認知也十分重要。?雖然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已經勒住了麻風的“韁繩”,?長期的隔離已不復存在,但由于幾千年來綿延至?今的誤解和歧視,很多麻風患者及麻風休養(yǎng)員至?今還處在心理上的隔離之中。正是這種心理上的?隔離,讓很多還處在早期的麻風患者承受著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不敢就醫(yī)或拒絕治療。

      王主任表示,目前,我國對麻風患者的診?斷與治療實行免費政策,“如果患者已經確診麻?風,不配合治療,無論對自己還是身邊的親友,?都是百害無益”。麻風患者的家庭接觸者,是麻?風的高危人群,患病風險較正常人群高1000倍。?對此,我國也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普及麻?風的基本知識,幫助公眾了解麻風的常見癥狀?和體征,引導患者配合治療、合理用藥,并呼?吁大眾消除歧視。

      為喚起人們寬容地對待麻風患者,尊重他們?的人格和自由,鼓勵和幫助他們獲得與其他患者?一樣的治療和生活待遇,世界衛(wèi)生組織于1996?年確定將每年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定為“世界?防治麻風病日”。這一天,全球100多個國家舉?行各種活動,慰問麻風患者和防治工作者,動員?社會力量幫助麻風患者及其治愈者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營造社會支持麻風防治工作的環(huán)境。

      1987年11月27日,中國麻風防治協(xié)會在?云南昆明召開的第三次理事擴大會中決定,決定?自1988年起將國際麻風節(jié)也作為“中國麻風節(jié)”。?此后,每年各地衛(wèi)生主管部門和麻風防治機構,?都會在麻風節(jié)期間大力開展麻風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活動,消除人們對麻風的偏見和恐懼,慰問?麻風患者和麻風防治人員。漸漸地,麻風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麻風患者也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在今年第68屆“世界防治麻風病日”暨第?34屆“中國麻風節(jié)”,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國務院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司、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辦公廳、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辦公室聯(lián)合發(fā)出了通知,號召各地有關部?門攜手合作,消除麻風危害,防止因病致貧返貧?發(fā)生,關心尊重麻風病患者和防治工作人員,推?動麻風病防治工作再上新臺階。

      麻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類的漠視和偏見。?當我們的心靈不再懼怕麻風,不再歧視麻風患者?和麻風休養(yǎng)員,才能讓我們離沒有麻風的理想世?界越來越近。

      (編輯 董 玲、楊小龍、車翀)

      猜你喜歡
      麻風病麻風患者
      怎樣和老年癡呆患者相處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11-25 13:49:39
      甲減患者,您的藥吃對了嗎?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7:52
      認知行為治療在酒精依賴患者戒斷治療中的應用
      國際麻風節(jié)
      生命與災害(2018年1期)2018-02-10 00:38:42
      麻風病醫(yī)生肖卿福:忘己愛蒼生
      醫(yī)改如何切實降低患者負擔
      麻風病低流行狀態(tài)下的流行特征與防治對策
      西藏科技(2015年8期)2015-09-26 11:56:01
      貴陽市邊遠農村村民麻風健康知識調查與干預
      甘肅省麻風受累者麻風相關知識知曉率調查
      麻風樹理想的生物質作物
      商洛市| 莒南县| 铜鼓县| 平阳县| 咸阳市| 伽师县| 湾仔区| 枣强县| 江津市| 惠东县| 江山市| 准格尔旗| 浦江县| 拉孜县| 肇庆市| 昔阳县| 柯坪县| 阳城县| 皮山县| 即墨市| 洛宁县| 朝阳县| 运城市| 湟中县| 泾川县| 肥西县| 东丰县| 五大连池市| 巨野县| 庄河市| 罗定市| 达拉特旗| 邓州市| 布尔津县| 梁山县| 台中市| 宁武县| 蛟河市| 东源县| 深泽县| 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