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摘? 要:結構素描是素描基礎教學中的基礎性內容,掌握結構素描有利于繪畫出更完美的作品。當期實際教學中,教師忽略結構素描教學,學生缺乏基礎性技能,難以提升素描水平。本文基于結構素描的教學作用加以分析,并針對實際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革對策,為學生的專業(yè)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素描基礎教學;結構素描;作用
素描是最為基礎的繪畫表現(xiàn)形式,隨著時代發(fā)展不斷的進步,成為形象化的圖畫,在繪畫中通過素描表現(xiàn),更有效的感受被畫對象的結構與光影變化,但是此類教學方式過于生硬,不利于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結構素描則是基于整體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活躍抽象思維,更有利于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
一、素描基礎教學中結構素描的作用
結構素描是通過線條塑造繪畫對象,具體繪畫中借助線條在畫面中進行組合、穿插,準確的將繪畫的對象具體空間關系展現(xiàn)出來。結構素描教學需要學生在下筆時進行更多的思考,更加準確的尋找線條的具體落筆位置,根據(jù)整體畫面對繪畫內容加以優(yōu)化,提升畫面的立體感和形體表現(xiàn)力。
學生在初接觸美術時,素描知識相對薄弱,盡管有些學生具備一定繪畫功底,能夠將繪畫的重點表現(xiàn)出來,但是對于線條的處理,以及綜合掌握線條分布比例依舊是繪畫中難突破的問題。結構素描有效引導學生明確繪畫重點,可以正視眼前物體對其進行透視觀察,利用線條充分展示繪畫物體的內部空間結構,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幫助學生明確繪畫重點,對不同繪畫位置進行科學選擇和處理,將繪畫物體更好的展示出來。
結構素描在素描教學中展現(xiàn)的優(yōu)勢有如下幾點:首先,結構素描能夠提升學生繪畫時對物體的觀察能力,初接觸繪畫的學生,繪畫中會被景物外觀吸引,過于注重外表繪畫,對景物的內在結構有所忽略,導致繪畫的作品缺乏立體感,使畫面看著過于平面。通過結構素描拓展學生的抽象思維,從多角度對如何繪畫進行思考,提升學生觀察能力和繪畫能力;其次,結構素描提升學生的立體觀察能力。物體都是立體存在,具有立體性。學生實際繪畫過程中,結構素描幫助學生更準確的掌握物體之間的結構關系,利用線條有效將物體區(qū)分在紙面上。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結構思維,引導學生對物體的立體性進行全面感知。例如通過觀察物體正面,現(xiàn)象背面的結構,從多角度觀察和思考,提升學生的立體觀察思維,為學生繪畫時充分分析和把握物體提供重要依據(jù);基于素描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學生繪畫能力,引導學生更準確的把握觀察物體的結構與形態(tài);最后,結構素描有助于提升學生繪畫的結構塑造能力。結構素描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充分了解物體結構,利用線條的不同表現(xiàn)方式將物體表現(xiàn)在紙面上,通過對物體外觀與內部結構的表現(xiàn),提升畫面的立體性。對此,教師可以加強學生對物體客觀分析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從客觀角度認識物體,并在繪畫中有效把握這種抽象的感受。
學生學習結構素描后能夠對物體有新的認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物體結構進行探索,在繪畫時對物體進行拆分處理,確保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對不同物體進行探究。例如在講解可樂瓶時,可以將結構分解為扁圓柱、椎體、圓柱體,按照固定的順序將物體拆分再組合,使學生對結構構造有新的認知,明確物體內部結構構成關系。
二、結構素描教學的現(xiàn)狀
結構素描是美術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對專業(yè)知識的提取,也是保障學生繪畫能力的基礎條件。當前教學開展的情況來看,學生更習慣傳統(tǒng)教學方式,繪畫史更注重如何快速完成畫作,表現(xiàn)作品的明暗效果。對于物體的結構如何清楚的表達缺乏具體思考,導致該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多是學生對于結構素描理解不夠透徹,或者學生未能理解到結構素描的重要性,對結構素描有錯誤的理解,更注重自身的感覺與喜好,忽略了素描繪畫時的結構表現(xiàn)。
三、高校結構素描教學改革的對策
線條是基于點移動的軌跡表現(xiàn),能夠將物體外在形態(tài)勾勒出來。線條具有長度,但是沒有厚度。作為素描繪畫的重要因素,線條對于畫面呈現(xiàn)有著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從何種表現(xiàn)形式,線條始終是繪畫表現(xiàn)的重要形式。線條的不同表現(xiàn)方式能夠呈現(xiàn)出視覺語言,對物體進行高度概括。平面繪畫,線條的表現(xiàn)形式能夠呈現(xiàn)出不同效果。素描結構中線條的長短與深淺表現(xiàn)不同,能夠將物體與空間的關系準確的展現(xiàn)出來。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學生利用不同的線條形式將物體關系繪畫出來。實際繪畫中,教師應積極觀察學生繪畫的線條,引導學生科學處理同一平面上的線條,例如在接近地面的物體線條應該更深更重一些,側面的線條應適當虛化一些。教師要轉變學生對線條的認識,線條在美術中并不是固定存在的。線條的不同表現(xiàn)能夠有效增強畫面的空間感,引導學生借助線條表現(xiàn)和感受物體的質感。通過控制線條的表現(xiàn)方式,展現(xiàn)不同物體的質感和結構,提升繪畫能力。
對于素描教學來說,應將結構素描的教學原理融合在教學中,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對物體的結構理解。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整合物體外部輪廓與內部結構表現(xiàn),結合兩者進行分析,提升畫面的美觀度。繪畫注重外在形態(tài),會導致內部結構不合理,造成畫面違和感。需要加強透視法的應用,引導學生對物體進行充分的觀察,借助輔助線條展現(xiàn)物體內部結構,掌握形體的基本規(guī)律,更好的融合外在形態(tài)與內部結構,建立完整的形體結構關系。
結構素描教學中,學生對物體結構把握不好,會造成繪畫內容結構比例失調。物體結構是不同物體組合而成,只有充分認知到物體的結構,才能對其內在關系進行有效把控。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物體結構時,需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物體結構如何而來。組織學生練習時,在學生了解人體解剖結構時,將其拆解,通過分割的方式將人體結構進行進一步觀察,并結合分割部分重新展現(xiàn)人體的結構關系,使用線條將物體結構充分展現(xiàn)出來。
四、結論
綜上所述,結構素描是學生繪畫需要掌握的基礎技能,在學生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結構素描立足于學生觀察能力與造型塑造上,對于學生后期的專業(yè)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吳百軍.素描基礎教學中“看”之學問[J].文理導航(中旬),2019(01):94+96.